(1)在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方面,主要考虑标准的先进实用、系统配套和贸易发展需要。一要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加大标准清理和修订力度,解决标准陈旧、技术指标落后、配套性和可操作性差、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等问题;二要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将现行强制性标准转化为技术法规;三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对标准实施动态管理。
(2)在标准化生产体系构筑方面,主要考虑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的需要。一要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解决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结构同质化的问题,把各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发挥出来;二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种植(养殖)和标准化生产;三要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标准化生产方面的带动作用,解决小农户与标准化生产的矛盾;四要严格规范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开展清洁生产技术研究,解决常规实用技术的使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矛盾;五要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为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创造条件。
(3)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方面,主要考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贸易发展的需要。一要健全和完善技术法规体系,加快制定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核心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农业投入品登记许可和淘汰制度、例行监测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等基本制度,为农产品质量认证、检验检测和监管工作提供法律制度保障;二要在整合现有农产品质检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WTO规则中的绿箱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检验检测技术研究,提高质检人员素质,并根据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重点投入、满足工作需要的原则,尽快形成层次清晰、布局合理、职能明确、反应快捷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和农业贸易活动提供技术支撑;三要建立以产品认证为重点、产品认证(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主要类别)与体系认证(以GMP、GAP和HACCP为基本类型)相结合的认证体系,遵循客观性、独立性、权威性、标准化和公开性原则,实行统一的国家认可制度,尽快培育一批运作规范、社会信誉高、符合国际通行规则要求的农产品认证机构,并努力寻求质量认证的国际合作和国际相互认可,促进农业贸易的开展;四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等长效、稳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提高预防和控制能力;五要加强对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的管理,以规范其行为,确保检验检测和认证工作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
-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完善
189人看过
-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
58人看过
-
安徽十项措施完善就业政策体系
141人看过
-
磐安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328人看过
-
名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
394人看过
-
《产品质量法》将修订中国特色产品质量监督体系更趋完善
202人看过
农产品质量是指农业生产出的食品、原料等在一定标准下的综合表现。其定义包括产品的安全性、营养价值、风味、外观等多个方面。 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无害、优质、合规。这包括对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污染等方面的控制。农... 更多>
-
对于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完善完善的主要措施及完善措施有哪些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10当前税收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风险管理理念有待更新。税收风险管理理念作为国际上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我国税收管理实践的时间还不长,税务人员对税收风险管理理念的学习和认识还有一个过程,税收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思维模式中,风险管理还没有普遍运用到税收征管中去,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还没有从根本上树立起来,纳税人忽视税法遵从和风险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税收征管程序有待规范。现行税收征管程序是根据原
-
推动产品质量安全监督行政部门的调解措施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12负责产品质量争议调解的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进行调解时,应当征得申诉人和被申诉人的同意,调查核实申诉情况,认定有关事实。负责产品质量争议调解的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经调解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制作产品质量争议调解书,由申诉人和被申诉人自觉履行。
-
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什么区别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7首先,食品安全法,是针对所有食品,包括,食用农产品。只要在中国大陆境内经营食品,必须遵守食品安全法。其次,农产品,是属于食品的的初级类别,也就是种殖或养殖类,是初级环节,比较特殊,因此,国家对这一类或这一环节制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这就意味着,该类别食品在遵守食品安全法的同时,还必须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打个比方,保健食品,也属于食品,但属于特殊环节,在遵守食品安全法的同时还必须遵守保健食品管理办
-
-
国家对建设农村集体农田时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如何完善其工程质量管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13要坚持“节水优先”方针,进一步突出重点,加快推进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南方节水减排等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适当兼顾面上其他农田水利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切实加强项目前期设计、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工程验收等各环节工作,要严格工程现场勘测,充分听取受益群众意见,加强实施方案审查论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原材料、设备进场检验,强化中间产品、隐蔽工程质量监管。按照“先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