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外号触犯什么法律,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2-04 06:02:36 258 人看过

一、取外号触犯什么法律

取外号触犯民法典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名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源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一)侮辱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

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

(二)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

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

(三)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做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或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因提供新闻材料引起的名誉纠纷,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

(1)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2)因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且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自发表,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对提供者一般不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虽系被动提供新闻材料,但发表时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许的,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n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6日 02: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名誉权损害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一、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包括:1.侮辱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以书面、口头等行使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2.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做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或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二、名誉权损害需要
    2023-07-03
    341人看过
  • 我想了解下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1.侮辱行为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的表现形式有:(1)以口头语言或动作(非暴力)侮辱他人。(2)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3)以书面语言的形式侮辱他人。2.诽谤行为诽谤,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所谓“故意”,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达到贬损他人名誉而仍然散布的行为;所谓“过失”,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假的,但因可以达到攻击目的而贬损他人名誉或因好奇而散布、传播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不是虚假的,散布这些事实涉及隐私,其目的是为了贬损其名誉的,亦可因泄漏个人隐私贬损他人名誉而承担侵权责任。诽谤的表现形式有:(1)语言诽谤。如通过口头语言将捏造的事实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2)文字、漫画诽谤。如通过撰写文章或绘制漫画,捏造事实并加
    2023-08-10
    219人看过
  • 名誉权纠纷如何确定管辖,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一、名誉权纠纷如何确定管辖,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名誉权纠纷确定管辖的方式是应该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而这里的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1.侮辱。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2.诽谤。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二、侵犯名誉权的惩罚侵犯名誉权的惩罚是:1.停止侵害。指侵权人正在实施侵权他人财产、人身的行为,被侵权人可以依法请求其停止侵害行为。2.恢复原状。3.消除影响。指侵权人在侵权范围内,为被侵权人消除不良后果的一种补救措施。4.恢复名誉。指在侵权范围内,恢复被侵权人的名誉。通常与消除影响相联系。5.赔礼道歉。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他人利益造成妨碍或者损害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不当性,对被侵权人表示歉意而
    2023-03-14
    351人看过
  • 侵犯荣誉权的具体行为,侵犯荣誉权的法律救济
    一、侵犯荣誉权的具体行为侵犯荣誉权的具体行为主要是:1.非法剥夺他人荣誉,这一行为的主体一般为荣誉的授予组织。如有的荣誉授予组织在没有法定理由或非经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剥夺他人已获得的荣誉。2.非法侵占他人荣誉,这是指行为人以非法的手段,窃取、强占、冒领他人荣誉的行为。3.严重诋毁他人所获得的荣誉,主要的行为方式包括对他人获得的荣誉心怀不满,向授予组织诬告、诋毁荣誉权人,或者当众摘人荣誉牌匾、撕人荣誉证书,或者公开发表言论诋毁他人荣誉名不符实等行为。4.侵害荣誉权人应得的物质利益,行为主要包括:拒发或少发荣誉权人应得的物质利益,以破坏他人荣誉为目的故意损毁荣誉权人的奖杯、奖品、奖章等。二、侵犯荣誉权的法律救济侵犯荣誉权的法律救济有:1.对权利人应当获得荣誉称号而遭受侵权没有获得的,或已经获得荣誉称号而被非法剥夺荣誉称号的。一经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就认为被侵权方享有该荣誉称号,无须重新颁发、补发
    2023-07-13
    490人看过
  • 企业侵犯劳动者权益的哪些行为会触犯法律
    一、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导致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的;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二、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或缴纳社会保险费,造成严重后果的;三、非法使用或介绍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或死亡等严重后果的;四、违反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严重损害劳动者健康或导致劳动者死亡的;五、违反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造成严重身心损害等后果的;六、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决定并符合申请听证条件的;七、因拖欠劳动报酬以外其他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引发的30人以上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或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突发事件的;八、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2023-06-02
    260人看过
  • 民法典名誉权算人格权吗,哪些行为构成侵犯名誉权
    一、民法典名誉权算人格权吗《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定义】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二、哪些行为构成侵犯名誉权1、侮辱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2、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在文学作品中故意使用他人真实姓名,或者未写明原告的真实姓名和地址,但对人物特征的描写有明显的指向或者影射他人,小说内容存在侮辱、诽谤情节,致其名誉受到损害的,作者和
    2023-04-19
    246人看过
  • 哪些不属于侵害公民名誉权行为,侵犯名誉权属于什么案件
    不属于侵害公民名誉权行为有正当的评论、合法的职务行为、事先同意行为。侵犯名誉权属于民事案件,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如果侵犯到刑事范围的时候,也是需要进行处罚的。一、哪些不属于侵害公民名誉权行为不属于侵害公民名誉权行为如下:1.正当的评论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对可以受到公众评价的事情进行正当的评论,而涉及到对特定人言行的批评,不构成名誉侵权。2.法定范围内的职务行为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在法定范围内的行为,影响到特定人名誉的,不构成名誉侵权。3.特定利害关系人之间的行为在社会群体中,有的民事主体之间:如合伙人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有特殊的利益(利害)关系,法律不禁止他们相互之间基于这种特殊关系,对他人进行传述或评价。4.受害人事先同意的行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公民有权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二、侵犯名誉权属于什么案件侵犯名誉权属于民事案件,侵权指的是侵犯民事权益的行为,一般侵权属于民事案件,但如果情节严重同
    2023-07-29
    238人看过
  • 给别人取外号触犯了什么权
    向他人赋予绰号的行为属明确的对他人名誉权造成侵害。这里所说的名誉权,其核心内容即为公民应享有的被外界以取绰号方式进行的侮辱性质行为无疑严重违背了上述原则,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侵害了我国相关法规中所保护的名誉权。基于此,对于此类侵权行为,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名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2024-08-05
    173人看过
  •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法律有哪些规定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有:侮辱:指语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分为口头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诽谤:指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分为口头诽谤和文字诽谤。新闻报道失实。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2024-04-27
    335人看过
  • 什么是侵犯名誉权,名誉权侵犯标准是什么
    一、什么是侵犯名誉权侵犯名誉权是指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赔偿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细节、后果和影响确定赔偿责任。二、名誉权侵犯标准是什么名誉权侵犯标准: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从法理上讲,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没有实际恶意的行为,即使确实损害了公众人物的名誉,也不应认定为侵权。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所谓特定的人是指某个具体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没有特定的人,则在法
    2023-06-07
    121人看过
  • 侵犯名誉权属于违法行为吗
    侵犯名誉权属于违法行为,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侵犯名誉权属于违法行为吗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n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022-07-17
    383人看过
  • 名誉权侵犯的行为主要构成侵权的哪些要件
    一、名誉权侵犯的行为主要构成侵权的哪些要件名誉权侵犯的行为主要构成侵权的要件是:1.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主要包括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名誉损毁、精神或财产上受到损害。且该损害事实是客观真实存在而不是捏造或虚构的。2.行为具有违法性。行为人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强制性规定,以积极作为的方式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其侵害行为才具有违法性。而法律规定的行为人实施损害他人名誉的违法行为主要有三种:暴力侮辱、语言侮辱、文字侮辱。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实施的违法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要存在客观联系。受害人被侵害的名誉,与侵害人侵害行为有关。4.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二、民法典规定名誉权侵权诉讼时效多久民法典规定名誉权侵权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知道之日起算。而由于名誉权处于继续状态,那么即可使用诉讼时效中断,不受三年诉
    2023-09-14
    442人看过
  • 侵犯名誉权管辖法院有哪些
    名誉权案件属于侵权案件,和其他侵权案件一样应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9条规定,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因此,被侵权人可以选择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被告住所地中的任何一家法院起诉,最先受理的法院拥有管辖权。一、网络侵犯名誉权该如何维权?(一)侵犯名誉权的方式有以下几类:其中侮辱和诽谤是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侮辱行为又包括暴力侮辱、以口头语言或者形体语言侮辱以及文字侮辱等形式,而诽谤也分为口头和文字诽谤。另外,假冒他人姓名从事一些不道德或者违法的行为或者以口头、书面形式宣扬他人隐私的行为以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的解释》第七条第四款的规定对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也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1、侮辱:是指用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用大字报、小字报、漫
    2023-03-31
    143人看过
  •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是法律关系的客体吗
    一、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是法律关系的客体吗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不是法律关系的客体,名誉权的法律关系客体是他人的名誉权权益而不是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二、名誉权内容1、权利人有权维护其名誉,要求他人对其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使其在社会中获得应有的尊敬。2、权利人有权排斥他人对其名誉的侵害,并要求加害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三、侵犯名誉权的行为1、侮辱行为。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2、诽谤行为。诽谤,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所谓“故意”,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达到贬损他人名誉而仍然散布的行为;所谓“过失”,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假的,但因可以达到攻击目的而贬损他人名誉或因好奇而散布、传播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不是虚假的,散布这些事实涉及隐私,其目的是为
    2023-05-03
    35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侵犯隐私权和名誉权如何赔偿, 哪些行为属于侵犯名誉权的违法行为?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1-24
      1、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和人身自由权,当事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2、第二个即侵犯了隐私权也侵犯了名誉权;关于赔偿的数额,要依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侵权人的获利情况等考虑等综合考虑决定。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对其应有的社会评价所享有的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包括保护自己的社会良好评价或改善、改变不好评价的权利和维护名誉权不受侵
    • 侵犯名誉权侵犯名誉权是一般违法行为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17
      如果不触及刑事责任范围,则依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而不构成刑事责任。
    • 常见侵犯名誉权哪些行为,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河南在线咨询 2023-11-19
      根据有关法律中的规定,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主要分为了三种类型,而这些主要是对他人名誉进行了贬低。具体有:侮辱、诽谤以及因为严重失实的新闻报道导致他人名誉受到了损害。实践中,只要实施上述任一行为,导致他人名誉权受到了损害的,那么就构成对名誉权的侵犯。
    • 侵犯名誉权的民事案件怎么确定管辖,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3-28
      "侵权指的是侵犯民事权益的行为,一般侵权属于民事案件,但如果情节严重同时触犯刑法,要承担刑事责任,属于刑事案件。 根据《侵权责任法》 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三条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
    • 触犯版权侵权有哪些行为?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13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2、剽窃他人作品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