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转移符合什么条件才能生效,有没有法律依据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15 19:33:20 500 人看过

一、债务转移符合什么条件才能生效,有没有法律依据

债务转移符合以下条件时生效:

1、债权人同意债务人转让债务;

2、债务人与第三人签订债务转让协议,且协议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条件。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第五百五十四条规定,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是该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四条

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是该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二、债务转移有效的条件有什么

债务转移有效的条件:

1、须有有效的债务存在;

2、债务转移合同的标的应具有让与性;

3、须有以债务承担为内容的合同;

4、须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债务转让协议后再经债权人同意。同意是当事人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实际上是当事人之间达成协议。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

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三、债务转移合同的要件及生效条件有哪些

债务转移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产生效力。

1、须有有效合同义务存在。债务自始无效或者承担时已经消灭,即使当事人就此定有转让合同,也不发生效力。

2、转让的合同具有可让与性。

司法实务中通常认为下列债务不具有可转让性:

(1)性质上不可转移的债务,它往往是指与特定债务人的人身具有密切联系的债务,需要特定债务人亲自履行;

(2)当事人特别约定不得转移的债务;

(3)合同中的不作为义务。

3、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等条件。只有征得债权人的同意,原合同义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转让合同义务的协议才能对债权人生效。

因此,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债务转让协议,在经过债权人同意的情况下方为有效,否则无效,因为债务人的履行能力、资信状况等与债务能否履行息息相关;

与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所以为保护债权人的债权,必须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才能与第三人签订转让债务的协议。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

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第五百五十一条 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n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19: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个人借条怎么样写才有效,有没有法律依据
    个人借条如具备以下内容,且符合法律规定的效力要件,则有效:1、标题书写为“借条”;2、借款人、出借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3、借款的币种、金额、期限、利息等;4、借款人签字、填写日期。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六百六十八条规定,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
    2024-05-14
    190人看过
  • 合同债权转让需要符合什么条件?债权转让的生效条件有哪些?
    1、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债权且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前提。以无效的债权转让他人,或者以已经消灭的债权转让他人,就是转让的标的不能。这种限制性规定的意义在于防止受让人受损,也防止国家、集体的利益受损。在司法实践中,有人为逃避法律的制裁处罚而转让债权。比如,某甲单位与某乙单位之间违反国家金融法规规定,达成了企业之间的借贷协议,某甲单位借给某乙单位资金20万元,借期2年,收取高额年息20%.某甲在已经收取了一年的利息后,某乙逾期未偿还借款本金和其他利息。某甲这时如果起诉法院,要求某乙偿还本息,法院虽然会依法判决某乙偿还借款本金,但也会对某甲已经收取的利息和对某乙约定取得的利息予以追缴。某甲如果将这笔债权转让给某丙,某丙以受让人的身份起诉,要求某乙偿还转让后的债权。这样转换后,案件由原来的应处罚的企业之间拆借资金纠纷摇身变为合法的债权追偿纠纷。法院不能再对某丙给予处罚。这将极
    2023-02-19
    133人看过
  • 符合离婚条件的法律依据
    一、符合离婚条件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但是军婚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如果军人不同意离婚,即便是存在精神出轨行为,配偶提出离婚诉讼因为没有军人精神出轨的证据,因此很难批准离婚。二、法律婚姻但未事实婚姻可以离婚吗可以离婚,已经形成法律婚姻的,就必须通过离婚登记来解除婚姻关系。事实婚姻是一
    2023-05-06
    96人看过
  • 遗嘱有效条件,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遗嘱有效条件,法律依据是什么遗嘱有效条件一般有:1、遗嘱人要具有遗嘱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得订立遗嘱;2、遗嘱人的意思表示要真实,遗嘱是遗嘱人对其死亡后的财产的预先处分,遗嘱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3、遗嘱的内容要合法,遗嘱只能处分遗嘱人的个人财产,不能处分他人财产,否则处分他人财产部分的遗嘱内容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温馨提示】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
    2024-01-10
    353人看过
  • 债权转让怎么才能生效,债权转让生效条件有哪一些
    债权转让的条件如下:1.必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2.债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就债权让与达成合意。3.转让的债权必须具有可让与性。4.必须有转让通知。债权转让要注意下列问题:1.债权转让要通知债务人。2.债权人转让债权须与受让人达成转受让债权的协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2024-05-08
    413人看过
  • 有借条债务人不还债该怎么办,有没有法律依据
    有借条债务人不还款的债权人还可以搜集其他证据来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如知情人的证人证言;双方当事人关于借款的聊天记录或转账记录等,搜集好证据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可。《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
    2024-04-20
    370人看过
  • 怎么样的租赁合同才是有效合法,有没有法律依据
    一、怎么样的租赁合同才是有效合法,有没有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租赁合同,是有效且合法的: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商品房租赁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一)属于违法建筑的;(二)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三)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四)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一)属于违法建筑的;(二)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三)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四)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搜索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找专业的律师咨询,点击咨
    2024-04-10
    105人看过
  • 债务转让协议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生效
    一、债务转让协议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生效由于债务的转移可能会损害债权人的债权,因此法律对债务转让的条件做了严格的规定,具体包括以下条件:1.须有有效债务存在。债务有效存在是债务承担的前提,债务自始无效或者承担时已经消灭,即使当事人之间约定了债务的移转,也不发生债务移转的效力。2.被转移的债务应当具有可转移性。3.形式要件。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依照其规定。4.第三人须与债务人就债务的转移达成合意。民法典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部份转移给第三方,应当经债权人同意。5.债务承担须经债权人的同意。只有征得债权人的同意,原合同义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转让合同义务的协议才能对债权人生效。这主要是因为债务作为一种义务乃是债务人必须履行的,而且合同义务的履行直接关系到债权人权利的实现,如果允许债务人随便处分或者转让其债务,债权人权利的实现就
    2023-10-18
    374人看过
  • 遗书符合哪些条件才有法律效力
    遗书符合具有法律效力需要符合的条件包括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遗嘱人所立的遗嘱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处分权的;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一、遗嘱书无公证有法律效力吗?不公证的遗嘱具有法律效力。订立有效的遗嘱需要的条件:1、遗嘱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遗嘱人所立的遗嘱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3、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处分权的。4、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5、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6、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二、什么情况下立遗嘱是有效的作为有效的遗嘱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2023-06-20
    311人看过
  • 符合哪些条件才能转让债权
    关于债权转让,需满足以下几个必要条件:首先,必须是经过法律门槛严格确认的有效债权,且不能背离公共利益原则;其次,在进行转移过程中,不能轻易改变债权基本内容;再次,债权转让方和受让方需要共同签署正式的合约来实现转让行为;此外,被转让的债权必须具备绝对的可转让性;最后,为了保护债务人的权益,债权转让后务必要通知债务人。《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2024-07-24
    397人看过
  • 房屋转租需符合哪些条件才合法有效
    一、房屋转租需符合哪些条件才合法有效合法进行房屋转租的条件有:1.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可以转租的;2.租赁期间承租人征得出租人同意进行转租的;3.出租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承租人转租在六个月内未提出异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一十八条出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承租人转租,但是在六个月内未提出异议的,视为出租人同意转租。二、转租合同该如何签订1.合同约定的租赁期限不能超过原二房东和大房东的合同(主合同)约定的期限;2.合同中约定事项不能超过主合同;3.明确转租期限、房租支付时间和付款方式,并要求出租方提供租金收据;4.明确违约责任和违约的补偿标准;5.对可以终止合约的情况做出约定;6.约定租赁物损害的维修责任。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内,征得出租人同意,可以将承租房屋的部分或全部转租给他人。出租人可以从转租中获得收益。转租需要房主的同意。三、转租合同无效后的法律后果有哪些转租合同无效后的法律后果有:1
    2023-09-21
    432人看过
  • 欠条没有转账记录有没有法律依据
    一、欠条没有转账记录有没有法律依据有欠条没有转账记录有效,但是如果对方不承认可能导致欠条无效,因为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在出借人提供了借款的时候成立,当事人订立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二、欠条纠纷管辖法院合同案件的管辖法院是合同履行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所谓合同履行地,有约定的依照约定,没有约定的,给付货币的,在接收货币的一方,就是说你所在地是履行地。你可以在你所在的法院起诉,也可以在被告所在地,即被告的户籍所在地起诉。《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
    2023-07-31
    403人看过
  • 债务转移的成立条件有哪些债务转移的法律后果
    一、债务转移生效的条件:1、须有有效债务存在。2、被转移的债务应当具有可转移性。3、形式要件。4、第三人须与债务人就债务的转移达成合意。5、债务承担须经债权人的同意。二、债务转让的法律后果1、第三人取得债务人的法律地位。2、抗辩权随之移转。3、从债务一并随之移转。三、债务转移注意事项1、债务的可转让性。当事人之间转让的债务必须具有可转让性,否则达成的协议将无效。2、债务转移的内容。在债务转移协议中必须约定清楚债务是全部转移还是部分转移。3、债务转移须经债权人同意。未经债权人同意,债务转移无效。《民法典》第553条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原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债权的,新债务人不得向债权人主张抵销。
    2024-04-13
    259人看过
  • 债权债务转移的生效条件是什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一、债权债务转移的生效条件是什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债权债务转移的生效条件:1、转让的是合法有效的债权债务;2、转让的债权不属于不得转让的范围;3、转让人与受让人需达成有效的债权转让协议;4、债权转让需通知债务人,债务转让需要征得债权人同意;5、转让必须遵守一定程序。《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二、债权债务诉讼时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
    2024-01-22
    48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债务人将债务转移给第三人是否合法,有没有法律依据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8-14
      涉及到债务转移的问题,首先必须由原债权人通过才能够认为是属于合法行为,否则就是属于无效债务转移,其债务还是在原来的债务人手中,其次针对债务转移必须是有效债务,并且第三人有能力进行还款才能够进行转移。
    • 符合什么条件的借款条据才能具有法律效应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3
      双方自愿,真实意思表达,不违返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禁止性规定。借款数额、借款双方、利息、还款日期、违约责任等。建议找就近的律师代写。解答如对您有所帮助,请给予评价。
    • 债权转让生效的条件有哪些,法律依据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3-10-07
      债权转让生效的条件有:该债权是合法有效的,不属于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不属于根据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不属于根据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等。
    • 符合哪些条件债权转让才能够生效呢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29
      1、债权转让须有有效的合同存在 2、转让的债权须有可让与性 3、债权人与受让人须达成债权转让 4、债权转让必须通知债务人 5、债权转让必须遵守一定程序。
    • 使债务转移生效有什么条件,法律上的具体规定
      澳门在线咨询 2023-10-20
      存在合法有效的债务关系,债务是具有可转移性的,债务的转移行为经过了债权人的同意,并且第三方和债务人已经针对债务的转移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债务转移应该签订书面的转移合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债务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