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还财物型受贿中三点争议在实践中待甄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1:00:44 331 人看过

两高《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第九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贿。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后,因自身或者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掩饰犯罪而退还或者上交的,不影响认定受贿罪。实务部门在认定退还财物型受贿过程中,对相关问题存在认识分歧。

■争议问题一:如何认识退还财物的及时性对受贿罪构成的影响?

有观点认为,《意见》以国家工作人员有无受贿故意为核心判断收受财物后退还或上交的性质:及时退交财物的,说明其主观上缺乏故意,不构成受贿。反对意见则主张,只有立即退交财物才能确定地阻却受贿故意。

我们认为,退交财物的及时性判断属于对受贿案件中单一性事实的客观分析,只能据此认定国家工作人员的受贿故意不确定,而不能直接断定其受贿故意不存在。

例如:某烟草专卖局稽查员陈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沈某谋取利益,沈某给付陈某财物后,陈某在两天后上交财物。庭审中陈某供述其当场表示拒收,但沈某坚持不予取回;沈某作证指出陈某并没有明示不想收受财物;其他事实表明,陈某与沈某多次进行权钱交易。

本案中,陈某上交财物行为不可谓不及时,初步结论应当是该节事实的受贿故意不明显或者不确定。但进一步综合陈某多次收受沈某贿赂、行为双方形成先办事后收钱默契的情节,陈某不能提出证据证明客观上存在无法当场退还财物的合理原因的,不应当根据及时上交财物的事实形成其不是受贿的终局性判断。

■争议问题二:如何认定因自身或者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

有观点认为,与受贿有关联的人、事应当是指受贿共犯或者行贿的行为主体或者事实;查处应当是指纪检监察部门调查或者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反对意见认为,不应从严理解该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担心可能查处其受贿行为的,就应当包括在此范围内。

我们主张以受贿故意为核心对关联、查处等要点进行扩张解释。国家工作人员出于以下几种原因退交财物的,应当认定属于因自身或者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

(1)有迹象表明纪检监察部门可能查处本人、与本人有工作联系的其他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或者与本人受贿有关联的人、事;

(2)根据关系网获悉当前有人对自己的违纪、违法、犯罪问题进行举报;

(3)所在区域出现腐败大案,纪检监察部门的调查力度与检察机关的查案力度加强,有可能作为窝案、串案一并查处本人的腐败行为;

(4)国家工作人员、请托人或者与前述主体有工作关系的单位正在调查其他人员的违纪行为,唯恐本人受贿行为败露等。

■争议问题三:基于其他原因或者目的退交财物是否影响受贿罪的认定?

有观点认为,《意见》第九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了一种原因和一种目的,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认为不影响认定受贿罪。反对意见认为,实践中还可以包括基于其他情形、目的等退交财物不影响受贿罪认定的情况。

我们同意后一种意见。基于以下原因而退交财物的,同样不影响受贿罪的认定:(1)行贿人因索贿而勉强给予财物,谋取利益后告知国家工作人员不返还财物即向有关部门告发,国家工作人员怕受到追究而退还的;(2)完成权钱交易后,行贿人试图以该项污点控制国家工作人员为其持续提供不正当利益,国家工作人员为摆脱纠缠而退还的;(3)国家工作人员向行贿人承诺为其谋取利益,但因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障碍未能实现请托事项而退还的,等等。

(作者单位:上海市长宁区法院、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杨惠新王延祥谢钟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6: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承诺相关文章
  • 认定行贿、受贿方自首在实践中不以先交代为前提
    对于受贿人认定自首能促使受贿人主动、尽快、全面地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然而我国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关于自首的规定,没有充分考虑到贿赂犯罪调查中口供获取的特殊性,再加上规定本身的模糊性,导致司法实践中自首认定较为混乱。实践中,有人认为,认定受贿人是否构成自首主要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司法机关掌握受贿人主要犯罪事实的时间;2、司法机关掌握受贿人主要犯罪事实主要是依赖于受贿人还是行贿人;3、是行贿人先开口交代还是受贿人先开口交代。笔者认为,认定行贿、受贿方自首不应以先交代为前提。实践中受贿人自动投案的情形多属于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笔者对司法解释将这种情形认定为自动投案表示赞同,因为鉴于受贿犯罪的特殊性,实践中,在对受贿人首次讯问之前一般都会有一个纪检监察、审计等机关与受贿人进行谈话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启动对于受贿人来讲,肯
    2023-06-11
    112人看过
  • 财物在受贿罪中的定义是什么?
    受贿罪中的财物是指:1、物,这里仅指能够进行的,有形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2、金钱,即能够实现物质利益的一般等价物;3、可以行使物质利益请求权的凭证。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寻衅滋事罪中毁损财物是指公共财物吗?寻衅滋事罪中毁损财物不单是指公共财物,也包括个人财物,寻衅滋事罪中毁损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的,涉嫌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强拿硬要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的;(二)多次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中华
    2023-07-12
    411人看过
  • 以借为名实为受贿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界定
    一、简要案情:1998年至2005年期间,犯罪嫌疑人张山(化名)在某市担任劳动局局长,与中国通海计算机公司(下称通海公司)建立起了长期的业务采购关系,在经济交往中,为该公司谋取了利益。同时期,张山私人投资证券30万元。2005年3月,张山为儿子购房需现金一事,以借款为名经通海公司郑林之手从通海公司拿取20万元,用于其子购房。2006年,张山从家属处得知自己被有关机关调查后,即赶往通海公司给该公司打了20万元的借条。张山向通海公司所借的20万元至今未还。在查处张山过程中其证券又同时被其他机关冻结。二、分歧意见:对于该案如何定性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张山借款20万元的行为属于以借为名实属索贿行为,应以受贿论处;第二种意见认为其行为不构成受贿罪,不属于犯罪行为。三、分析意见: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认为张山的借款行为不宜以犯罪论处。笔者认为,要认定名为借贷,实为贿赂,证据上应当把握好以下几
    2023-02-27
    401人看过
  • 收受银行卡案件受贿数额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2008年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的收受银行卡受贿数额认定问题提出了认定规则:不论受贿人是否实际取出或者消费,卡内存款数额一般应全额认定为受贿数额;使用银行卡透支的,如果由给予银行卡的一方承担还款责任,透支数额一并认定为受贿数额。由于司法实践中收受银行卡形式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频繁发生,个案表现形式各有差异,《意见》出台后,实务部门对于如何认定收受银行卡案件受贿数额存在认识分歧,有必要结合《意见》进行细致分析,区分情况计算受贿数额。—、卡内存款数额是否—律计入受贿数额在《意见》出台之前的司法实践中,较多观点坚持认为应当以受贿人实际获取的金钱利益计算受贿数额。对于收受银行卡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如果受贿人实际并未使用银行卡进行任何消费的,倾向于在受贿数额中予以扣除。事实上确实有
    2023-06-11
    122人看过
  • 干股型受贿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适用法律、准确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就惩治受贿犯罪活动、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难点问题作出了司法解释。其中规定:干股是指未出资而获得的股份。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的,以受贿论处。进行了股权转让登记,或者相关证据证明股份发生了实际转让的,受贿数额按转让行为时股份价值计算,所分红利按受贿孳息处理。股份未实际转让,以股份分红名义获取利益的,实际获利数额应当认定为受贿数额。该司法解释的出台,有利于严密法网,依法惩治新型贿赂犯罪。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适用法律、准确认定收受干股型受贿犯罪,仍有几个具体问题值得探讨。一、收受干股型受贿犯罪与民事合同中意思自治的区别案例:2007年7月,M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喻某与危险化学品管理科科长王某共同使用化名陈中华,在受其监管的企业M市烟花爆竹有限公司合伙入股。按约定,
    2023-06-11
    73人看过
  • 工伤认定案例在劳动争议中的实践应用
    劳动争议中工伤的分析认定案例案情:2007年5月A县皮革厂将厂房包给建筑个体户毛某承建,毛某将厂房的屋面钢架工程包给A县B建筑公司,A县B建筑公司提供材料又将屋面钢架工程包给吴慈仁和贾社有承建,吴慈仁和贾社有组织魏友等人施工。2007年7月A县皮革厂检劳动争议中劳动争议中工伤的分析认定案例案情:2007年5月A县皮革厂将厂房包给建筑个体户毛某承建,毛某将厂房的屋面钢架工程包给A县B建筑公司,A县B建筑公司提供材料又将屋面钢架工程包给吴慈仁和贾社有承建,吴慈仁和贾社有组织魏友等人施工。2007年7月A县皮革厂检劳动争议中工伤的分析认定案例案情:2007年5月A县皮革厂将厂房包给建筑个体户毛某承建,毛某将厂房的屋面钢架工程包给A县B建筑公司,A县B建筑公司提供材料又将屋面钢架工程包给吴慈仁和贾社有承建,吴慈仁和贾社有组织魏友等人施工。2007年7月A县皮革厂检查发现屋面下沉,要求A县B建筑公司
    2023-07-02
    122人看过
  • 处理原则在劳动争议解决中的实践应用
    解决劳动争议应遵循的原则:1、着重调解的原则;2、及时处理的原则;3、重在基层解决的原则;4、依法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5、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然在行政上存在隶属关系,但在解决劳动争议过程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劳动争议处理原则(一)所谓劳动争议是指在有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为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所产生的一些争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处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这一规定确立了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即调解原则;及时处理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这是处理劳动争议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二)根据《劳动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八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
    2023-07-05
    133人看过
  • 如何理解受贿罪中及时退还财物之“及时”?
    2007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贿。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后,因自身或者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掩饰犯罪而退还或者上交的,不影响认定受贿罪。两高的司法解释,把触动上交和未触动上交作为罪与非罪的界限,基本解决了司法实践中的不同认识,但及时的概念仍然是模糊的,几天算及时?这时如何理解及时二字就成了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及时的汉语意思,是来得及,赶得上,还不晚的意思,不同于即时。《人民法院报》2007年11月14日第6版《受贿罪中及时退还财物之认定》一文中认为,《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条的及时,依据1988年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礼品登记的规定》,可将及时理解为该规定明确规定的礼品上交期限一个月内。司法实践中,有时出现行为人收
    2023-04-25
    363人看过
  • 在审计实践中有什么建议
    看、听、谈、排是督察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的有效方法。1。多了解一些企业的基本情况,有利于迅速进入审计的角色,开拓思路。要详细阅读企业账簿、会计报表、审计报告和纳税申报资料,重点关注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是否偏离报表反映的数据,特别注意审计报告和会计年报中本年和上一年数据的剧烈变化,看审计报告中是否有说明,以便在限期内迅速了解企业经营情况。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比对和确认,可以从财务数据中发现疑点,从而快速形成检查思路。在审计工作中,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看待,抓住最关键的环节和最关键的审计节点,发现疑点绝不放过。比如对餐饮业来说,其审计的重点应该是“出纳岗”,即资金直接进出的地方。把握好这一关键点,就能了解被检查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实际营业额。再比如,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审核的关键节点是“仓储部”,因为仓库是货物(包括原材料和产成品)进出的关键部门,反映的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2。倾听从不同岗位、
    2023-05-08
    64人看过
  • 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认定
    [案情]2004年起,被告人徐红金担任鄱阳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分管人事、土地利用和土地交易工作。2004年5、6月间,玉山县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鄱阳分公司负责人刘海陆来到鄱阳,欲购买鄱阳县农机公司的土地搞房地产开发,于是刘海陆找到被告人徐红金,询问了土地出让有关政策及农机公司土地的价值情况,徐红金作了详细的答复。2004年7、8月份,刘海陆再次找到徐红金,要求徐红金在土地评估之后,徐红金提供了土地分类、用地性质及基准价格的有关情况。因鄱阳县农机公司经法院依法查封,委托江西联创评估咨询有限公司评估。2004年9月份,刘海陆通过竞买购得鄱阳县农机公司的土地,十余天后,刘海陆来到鄱阳,找电话叫被告人徐红金到鄱阳镇饶州大酒店刘海陆住处,刘海陆将事先用牛皮纸袋装好的四万元现金送给了徐红金,并说感谢徐在期购地过程中帮的忙,还要求徐在土地过户及日后其开发过程中给予关照。2005年11月、2006年3月,
    2023-06-11
    434人看过
  • 实践中加班争议应该如何处理
    实践中的加班争议应该采取下列方式来处理:由争议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去提请仲裁;不服仲裁结果的,则可依法去起诉解决。一、劳动争议后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劳动争议后的处理方法有:1、协商解决;2、企业有委员会组织的,职工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30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3、当事人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60日内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不成的,当事人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先调解劳动争议,调解不成后再裁决;4、当事人不服裁决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基层法院提起诉讼。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有哪些基本流程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和机构:首先可以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和解;
    2023-06-23
    385人看过
  •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近亲属”在实践中的认定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以及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但是由于近亲属的范围在我国刑事、民事、行政法律中的规定不统一,再加上刑法中没有具体确定范围,引起了司法实务界、学术界的激烈争论。有学者认为,该罪主体中的近亲属应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十二条所确定的近亲属的范围为准,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还有学者认为,这里的近亲属应该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2010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制定了3个试行办法(中组发〔2010〕8号),其中之一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第四条明确规定:领导干部的近亲属,是指与领导干部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
    2023-06-11
    428人看过
  • 财产保全在实践中存在的弊端
    1、人民法院依职权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很少。据笔者了解,由于当事人没有主动申请财产保全,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很少有主动依职权主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究其原因,主要原因是普遍存在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另外,一些主办法官业务水平偏低下,对于什么时候人民法院能够主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拿捏不准,害怕承担责任导致不敢为。2、一些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主动申请财产保全的条件把关不严,对于申请人提供的担保财产审查较为宽松,一旦申请人败诉,而申请人提供的财产不能够变现,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措施财产受损失而要求赔偿的,作出财产保全的人民法院很可能被动为申请人买单。3、在立案前或者诉讼中,一些法官往往一揽子对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涉及的财产全部给予了查封、扣押或者冻结,对一些财产权属不明的财产在没有充分调查的情况下也进行了查封、扣押、冻结,有可能损害案外人利益。4、一些法官对于案外人提出的异议,没有及时主持有关当事人进行听
    2023-03-22
    389人看过
  • 在司法实践中,要怎么认定行贿罪
    一、要怎么认定行贿罪(一)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中,主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次要客体是国家经济管理的正常活动。另外,行贿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这里所说的财物,与受贿罪中的财物相同。(二)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上述行为须达到一定界限才能构成犯罪。(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是收买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关自己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而实施这种行为,意图谋取不正当利益。二、行贿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行贿罪,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费、手续费的行为。鉴
    2023-06-25
    262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承诺
    词条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承诺
    相关咨询
    • 行贿和受贿实践中有什么区别?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2-20
      这个,主要是考虑到结案率的问题,一般受贿人都不会主动交代,也有可能时间久远已经忘记了;为了破案,给予行贿人一些定罪、量刑的优惠、优待,可以使案件尽快结案,节省国家司法资源。 虽然大部分不能执行,但是不能说在实践中未得到实行,因为刑法定罪,一方面有犯罪行为,一方面还要看责任能力,犯罪情节,自首,立功等都有可能影响量刑情节。总之一句话,定罪和量刑是两回事。
    • 导致司法实践中重受贿轻行贿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12
      刑法第390条规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一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往往成为侦查人员攻克行贿人心理防线的法宝,由此我想到可否借鉴这一规定,在受贿犯罪的法律规定中作出对等规定:“受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受贿行为并说出行贿人的,可以减轻处罚,受贿数额在一定程度(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由各省确定)以下的,可以免除处罚。”而不是像现行刑法那样只规定行贿人说出受
    • 实践中加班争议应该如何处理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1-06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安排职工加班加点,应当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当协商不一致,发生劳动争议时,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 三权在实践中如何被限制?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31
      这么简单:立法权归XX,所有行政措施必须合乎法律程序,另外XX负责拨款,没钱!什么事你也别想干。司法权归法院,司法独立,不管是谁违法法院都可以传唤,总统也不例外。法院一但裁定政府政策措施违法,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将无效..。
    • 实践中定金能退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29
      最高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司法解释规定,“出卖人通过认购、订购、预订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受定金作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担保的,如果因当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按照法律关于定金的规定处理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买受人。”准确理解和把握该解释的含义,当我们买房时交付定金后有些时候还是可以退的。 首先,要明白定金是怎么产生的,定金或者说认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