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放火罪有哪些特征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3 17:40:29 280 人看过

一、放火罪有哪些特征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也就是说,放火行为一经实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难以预料的重大损失。

本罪侵犯的对象,主要是公私建筑物或者是其他公私财物。实施的对象包括工厂、矿山、油田、港口、仓库、住宅、森林、农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物。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财物燃烧的行为。放火的行为方式,可以是作为,即用各种引火物,直接把公私财物点燃;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故意不履行自己防止火灾发生的义务,放任火灾的发生。例如,某电气维修工人,发现其负责维护的电气设备已经损坏,可能引起火灾,而他不加维修,放任火灾的发生。达就是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的放火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由于放火罪社会危害性很大,所以本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放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如果不是出于故意,不构成放火罪。放火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如因个人的某种利益得不到满足而放火,因对批评、处分不满而放火,因泄愤报复而放火,为湮灭罪证、嫁祸于人而放火,因恋爱关系破裂而放火,因家庭矛盾激化而放火,等等。不论出于何种动机,都不影响放火罪的成立。但是,查明放火的动机,对于正确判断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是定罪量刑的关键。

二、如何判断是否构成放火罪

以作为方式实施的放火行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火种;二是要有目的物,即要烧毁的财物;三是要让火种与目的物接触。在这三个条件已经具备的情况下,行为人使火种开始起火,就是放火行为的实行;目的物一旦着火,即使将火种撤离或者扑灭,目的物仍可独立继续燃烧,放火行为就被视为实行终了。

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的放火罪,行为人必须负有防止火灾发生的特定义务,而且能够履行这种特定义务而不履行,以致发生火灾。其特点,一是行为人必须是负有特定作为义务的人;二是根据主客观条件,行为人有能力履行这种特定的作为义务;三是行为人客观上必须有不履行这种特定作为义务的薄实。从义务的来源看,一是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二是职务或业务上所要求的义务,如油区防火员就负有消除火灾隐患,防止火灾发生的义务;三是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所引起的义务,如行为人随手把烟头丢在窗帘上,引起窗帘着火,行为人就负有扑灭窗帘着火燃烧的义务。从司法实践来看,行为人的特定义务,主要是后两种情况。

有些放火案件,从表面上看,是燃烧衣物、家具、农具等价值较小的财物,实际上是以衣服、家具、农具等作为引火物,意图通过燃烧衣物、家具、农具等引起上述重大公私财物的燃烧,这种情况应以放火罪论处。因此,在认定放火罪时,要注意发火物、引火物和目的物即放火行为的侵害对象的区分。

放火罪的特征其实也就是指构成要件,包括了四方面的内容。应注意的是,放火行为必须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虽然实施了放火行为,但从放火焚烧的对象、时间、地点、环境等方面考察,确实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不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性,不构成放火罪。如果情节严重,需要刑罚处罚的,构成什么罪就定什么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5日 19: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放火罪量刑最新法律规定?
    放火罪量刑的最新法律规定为:行为人犯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一、放火罪和失火罪有什么区别放火罪和失火罪的区别:1、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对象是公共安全,即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失火罪是由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的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观上只能由过失构成,客观上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火灾行为。虽然客观后果可能相同,但由于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2、刑罚也不同。放火罪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重伤、死亡或者公司财产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火灾犯罪的,处三年
    2023-03-26
    121人看过
  • 法律规定该咋构成放火罪?
    1、本罪的社会危害性体现在危害的是公共安全。2、对于本罪的行为人,只要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3、本罪在客观行为上表现为行为人故意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的行为。4、行为人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5-02
    267人看过
  • 法律规定家庭暴力的特征有哪些
    一、家庭暴力的特征有哪些(一)普遍性和严重性。(二)反复性发作。家暴的发生一般呈循环性,其过程为:1、紧张状态阶段:双方出现言语攻击和敌对状态的同时,伴随对受害者自信心的彻底打击。2、暴力阶段:紧张、压抑状态爆发为对受害者攻击、袭击,随着紧张的缓解,施暴者可能表现出对受害者的谦意、温柔。3、亲密阶段:反复攻击的施暴者常表现出深深的良心谴责、悔恨和不再有类似行为发生的誓言,受害者常满怀希望,认为施暴者会改变。(三)形式多样。家暴表现形式多样:肉体损伤,性攻击,精神情感上的折磨。对受害者来说,多种暴力形式常合并出现,且反复发生,越演越重。(四)暴力发生隐蔽。暴力发生隐蔽,难以防备,受害者处于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较长,暴力的发生常常不为人所知,暴力发生时受害者常处于无防备状态。二、怎样才算家庭暴力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了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的通常都
    2023-04-06
    153人看过
  • 刑法规定强奸罪的特征有哪些?
    法律规定中强奸罪的特征:1、必须是违背了妇女的真实意愿;2、行为人必须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妇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3、“其他手段”,是指犯罪分子使用暴力、胁迫以外的使被害妇女不知抗拒、无法抗拒的手段。根据刑法规定强奸罪该如何处罚根据刑法规定强奸罪该应当按照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强奸妇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强奸妇情节恶劣的;(二)强奸妇女、奸淫多人的;(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四)二人以上轮奸的;(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第二百三十七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
    2023-07-23
    467人看过
  • 法律规定故意伤害罪的形态特征有哪些
    律师解答:根据法律的规定。在现实生活中故意伤害他人身份的情形是比较多的,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造成轻伤以上伤情的,就会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的形态特征包括造成被害人轻伤的、造成重伤的、造成严重残疾的、造成死亡的四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或
    2024-04-27
    370人看过
  • 劳务合同有哪些特征及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一、劳务派遣合同是什么意思劳务派遣,指的是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将劳动者送到其他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向劳务派遣单位支付劳务费的一种用工形式。劳务派遣企业向劳务派遣单位支付劳务费,劳务派遣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根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二、劳务派遣单位有什么法定责任劳务派遣单位的法定责任是:1、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劳动合同必备的条款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2、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
    2023-04-05
    290人看过
  • 放火罪构成特征是怎样的
    1、客体要件放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也就是说,放火行为一经实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难以预料的重大损失。这种犯罪后果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往往是难以预料的,甚至是行为人自己也难以控制的。这也是放火罪同以放火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本质区别。2、客观要件放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财物燃烧的行为。放火的行为方式,可以是作为,即用各种引火物,直接把公私财物点燃;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故意不履行自己防止火灾发生的义务,放任火灾的发生。例如,某电气维修工人,发现其负责维护的电气设备已经损坏,可能引起火灾,而他不加维修,放任火灾的发生。这就是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的放火行为。3、主体要件放火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由于放火罪社会危害性很大,所以《刑法》第1
    2023-02-17
    451人看过
  • 放火罪属于过失犯罪吗,有没有法律规定
    放火罪不属于过失犯罪。放火罪的主观方面要求持有故意的心理态度,过失不构成放火罪,而是构成过失放火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放火罪属于过失犯罪吗,有没有法律规定?如果需要经验更丰富的建议或者想在当地找律师的,有2个途径:1.点击#找律师#,可以选择同城、领域、是否在线以及电话咨询服务!!私密咨询个人法律问题。快速解决你的困扰!2.点击#找律师#→按专长找→选择纠纷专长→咨询我→最后点击电话咨询,不
    2023-12-07
    240人看过
  •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特征及法律规定有哪些?
    一、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特征表现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未经权利人同意,侵犯他人专有权利,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其特征表现为:1、无权源首先,行为人之行为无权源,即其行为未经权利人同意或授权。根据我国专利法、商标法的有关规定,专利和注册商标可以通过合法的行使转让,权利人还可以同意第三人使用和享受该权利。因此,专利权人和注册商标权人同意他人使用和享受该权利时,即使程序上不符合法律规定,也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不成立犯罪。只有未经权利人同意,违背了权利人意愿的行为,才可能是犯罪。当然上述行为往往有例外限制,如存在着作权的限制或强制授权等,即使行为人之行为未获得权利人的同意也应视为有正当权源。2、专有权利其次,行为主要侵犯了他人的专有权利,在某些场合下则可能表现为对行政法规范的侵犯和违反。犯罪行为基本表现形式上,只能是作为,即行为人采取了积极的动作而违反刑法的规定。侵犯知识产权罪只
    2023-06-08
    133人看过
  •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特征有哪些?1、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1)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具有三层含义:一是一切规范性文件都要依据宪法制定,是宪法的具体化。二是一切规范性文件都不能和宪法相抵触,或则要被撤消和宣布无效。三是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以及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3)宪法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2、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综观世界各国宪法,对公民权利通常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例举式。另一种是限制式。3、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所谓政治力量的对比,首先是阶级力量对比。具体表现两个方面:一是阶级力量强弱的对比关系。二是阶级力量强弱悬殊程度的对比关系。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义务有哪些内容公民义务是指权利主体应当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如享有一定权利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应负的责任。公民义务是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之一,要
    2023-08-04
    458人看过
  • 放火罪怎么认定法律如何处罚放火罪
    一、放火罪怎么认定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因此,它们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从理论上说,界限不难区分。但在司法实践中,在处理具体放火案件时,对于某种放火行为是一般放火行为,还是构成放火罪,有时发生意见分歧。放火犯通常以烧毁目的物为犯罪目的。但是,判断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不应以犯罪目的是否达到为标准,而应以行为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放火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本法律对于放火罪的规定有两个条文,即本条和第115条。根据刑法理论,结果加重的条款是不发生犯罪未遂问题的,只有该条文规定的严重结果发生了,才能适用该条文。所以,认定放火罪的既遂、未遂,应以本条规定的放火罪的构成要件为标准。根据刑法修正案,该条已经被修改为危险犯,即达到可能造成危害的危
    2023-04-04
    323人看过
  • 放火罪的量刑规范有哪些
    1、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
    2024-05-02
    160人看过
  • 行政裁决的法律规定的特征有哪些?
    1、行政裁决的主体是法律授权的行政机关。行政裁决是经法律授权的特定行政机关,而不是司法机关,但是并非任何一个行政机关都可以成为行政裁决的主体,只有那些对特定行政管理事项有管理职权的行政机关,经法律明确授权,才能对其管理职权有关的民事纠纷进行裁决,成为行政裁决的主体。如《商标法》、《专利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对侵权赔偿争议和权属争议作出规定,授权有关行政机关对这些争议予以裁决。2、行政裁决的民事纠纷与行政管理有关。当事人之间发生了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是行政裁决的前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扩大,行政机关获得了对民事纠纷的裁决权。但行政机关参与民事纠纷的裁决并非涉及所有民事领域,只有在民事纠纷与行政管理密切相关的情况下,行政机关才对该民事纠纷进行裁决,以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3、行政裁决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争议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
    2023-04-18
    232人看过
  • 放纵走私罪的特征有哪些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海关法及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其海关缉私的正常管理和工作秩序。(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形态:1、放纵走私犯罪的;2、因放纵走私致使国家应收税额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3、放纵走私行为3起次以上的;4、放纵走私行为,具有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情节的;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行为人必须具备海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其他人不具备本罪主体的资格。(四)本罪在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徇私舞弊、放纵走私会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而仍然为之,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故意行为。放纵走私罪既遂怎么判刑1、犯放纵走私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3、情节特别严重,是指:(1)放纵重大的走私犯罪分子;(2)放纵走私给国家造成特别巨大的经济损失等。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一条
    2023-08-06
    44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构成放火罪有哪些特殊的规定
      贵州在线咨询 2023-11-09
      法律分析 放火罪包含如下构成要件: 1、主体应当是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为故意; 3、侵犯的客体为公共安全; 4、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 放火罪是什么意思放火罪的概念特征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09
      一、放火罪是什么(一)放火罪的概念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二)放火罪的构成特征从犯罪构成的角度来看,放火罪包含如下构成要件:1、犯罪客体放火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一种,其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既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权。2、犯罪客观方面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并且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4、犯罪
    • 放火罪怎么判刑?有哪些法律规定?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10
      放火罪既遂判刑规定为:犯放火罪,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或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不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当放火行为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 放火罪有什么法律规定
      安徽在线咨询 2023-10-20
      放火罪的处罚: 1、构成放火罪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因其放火的犯罪行为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则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 如何正确认识放火罪,法律有哪些规定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9-27
      法律分析 可以根据下列标准来正确认识放火罪: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方面持故意的心态; 3、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 4、客观上行为人实施放火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