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毒品犯罪标准有: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足200克、海洛因、甲基苯丙胺不足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构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2、非法持有鸦片200克以上不足1公斤、海洛因、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不足50克或者其他大量毒品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3、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如何,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并给予刑事处罚。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哪些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犯罪
贩卖毒品的行为多种多样。下列行为应属于贩卖毒品的行为:
1、将毒品买入后又转手卖出,从中牟利的;
2、将家中祖传下来的毒品卖出牟利的;
3、制造毒品后销售的;
4、以毒品为流通手段交换商品和其他货物的;
5、以毒品支付劳务费或者偿还债务的;
6、赊销毒品的;
7、介绍毒贩,从中牟利的;
8、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单位和人员,违反国家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员提供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
判定毒品贩卖罪的依据
314人看过
-
毒品犯罪的相关法律依据
229人看过
-
贩卖毒品罪中毒品数量的判定依据
312人看过
-
判断非法持有毒品罪是否为故意犯罪依据
459人看过
-
毒品犯罪依据的最高刑是多少
330人看过
-
数罪并罚中毒品再犯的判定依据是什么?
67人看过
毒品犯罪是指,破坏毒品管制活动,违反国家和国际关于禁毒法律、法规,必须受到刑法处罚的违法犯罪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等都属于毒品犯罪。无论数量多少,只要走私、贩卖、运输和制造毒品,都会被追究刑事... 更多>
-
毒品犯罪有什么法律依据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03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
-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判几年的呢?依据是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0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规定,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是指明知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其罪行,或者帮助其毁灭罪证,以使其逃避法律的制裁的行为。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一)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作虚假证明,帮助掩盖罪行的 2.帮助隐藏、转移或者毁灭证据的 3.帮助取得虚假身份或者身份
-
生产有毒食品罪犯罪构成依据是什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3-11-17生产有毒食品罪的犯罪构成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食品卫生的管理制度以及人的身体健康权利;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生产有毒的食品原料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
审判毒品犯罪分子的刑罚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241. 凡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皆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2. 若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情节严重,则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
毒品犯罪司法解释,法律依据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4-10-07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毒品犯罪案件的地域管辖,应当坚持以犯罪地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地管辖为辅的原则。“犯罪地”包括犯罪预谋地,毒资筹集地,交易进行地,毒品生产地,毒资、毒赃和毒品的藏匿地、转移地,走私或者贩运毒品的目的地以及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地等。被告人居住地”包括被告人常住地、户籍地及其临时居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