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一方将对方或者对方的货物从起运点运输到约定地点,对方当事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其中承担运输义务的一方当事人称为承运人,对方当事人称为旅客或者托运人。
运输合同分客运合同和货运合同,客运合同不存在留置的问题,只有货运合同的承运人在托运人或者收货人不支付运费或者其他费用时,对相应的运输货物有留置权。所谓货运合同,是指承运人将托运人交付的货物运至约定的地点交付给托运人或者收货人,由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运费及其他有关费用的合同。
一、行使留置权的注意问题
运输合同常见的纠纷就是承运人运输完成货物后,收不到货款,承运人可以行使留置权,承运人在行使留置权时,应当注意下列问题:
(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承运人可以自行留置货物,不必通过法定程序留置货物。
(二)留置“相应的货物”包括两层含义:
1、对于可分的货物,承运人留置的货物应当合理和适当,其价值应包括未支付的运费、保管费以及其他运输费用加上可能因诉讼产生的费用,而不能留置过多的货物;
2、对于不可分的货物,承运人可以对全部货物进行留置,即使承运人已取得了大部分运费、保管费以及其他运输费用。
(三)当事人如果在合同中约定在运费、保管费以及其他运输费用没有付清的情况下,承运人不能留置货物的,承运人就不能留置货物。如果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提供了适当的担保,承运人也不能留置货物。
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有下列特征:
1.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都享有权利,同时负有义务。
2.是有偿合同。承运人是以将货物由一港运至另一港所提供的运输服务为代价,同时取得运费报酬;而托运人在目的港收取货物,则以支付运费为代价。
3.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当事人虽然只有双方,但却直接涉及第三者,即收货人。
4.通常属于要式合同。
-
运输合同中留置权担保的情形
109人看过
-
运输合同留置权行使条件
186人看过
-
运输合同中承运人有留置债务人货物的权利
242人看过
-
留置权适用于保管合同和运输合同中的货运合同的区别
487人看过
-
如何成立运输合同,运输合同怎样成立
93人看过
-
运输合同留置担保纠纷案
408人看过
留置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所享有的留置其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其中,债权人为留置权人,占有的动产为留置财产。 留置产生的前提,必须是在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而且一方占有他方财产,只能是依照合同合... 更多>
-
留置权可以用于运输合同中的货运合同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1-07-28按照货物运输合同,承运人应将托运的货物运送到指定地点,并交给收货人,托运人应当给付规定的运输费用。如果承运人将托运的货物运到指定地点后,托运人在一定期限内始终不给付运输费用,那么承运人可将托运的货物留置,折价或变卖求偿。
-
运输合同中的留置转让是什么意思?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30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对已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在债权未能如期得到清偿前,留置该动产作为担保和实现债权的权利。 留置是我国经济生活中较普遍存在的一种合同担保形式。其设定的目的,是督促债务人及时履行义务,在债务人清偿债务之前,债权人有占有留置物的权利。当规定的留置期限届满后,债务人仍然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折价或者拍卖、变卖留置物,并从所得价款中得到清偿。如果债务人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了义务,债权
-
运输合同如何成立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12要约是一方当事人向特定相对方当事人所作出的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要约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取得法律效力: (1)必须表明一经对方承诺即受拘束的意旨 (2)内容必须具有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件 (3)必须是特定的合同当事人所为的意思表示 (4)必须具有缔结合同的主观目的 (5)必须向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相对人发出。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的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的条件包括: (1)必须
-
签订运输合同是否等于劳动关系成立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15劳动关系的确立并非一定以签订了劳动合同为前提。如果当事人双方签订的是运输合同,但行为往来符合了劳动关系成立的条件,则双方劳动关系成立。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
-
成立留置权的方法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22根据民法典法律制度的规定,留置权成立的要件包括: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动产,且债权人需合法占有债务人动产;债权已届清偿期;动产的占有与债权属同一法律关系;企业之间留置不受同一法律关系之限制。 物权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等途径解决,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为保护物权,权利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确认权利、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请求损害赔偿。上述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