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原告陈某某。
被告东莞市劳动局。
第三人东莞市望牛墩威士塑胶制品厂。
原告陈某某于1999年8月份至2000年7月份受聘于第三人东莞市望牛墩威士塑胶制品厂,原告每月工作28天,每天工作10小时。
2000年7月31日,原告陈某某向东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第三人东莞市望牛墩威士塑胶制品厂支付加班工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及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赔偿金、押金及补偿社会保险费。同年9月25日,东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原告的仲裁申请已超过申请的时效为由,驳回了原告的申请。
原告陈某某对仲裁不服,以第三人东莞市望牛墩威士塑胶制品厂为被告,向东莞市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请求判决东莞市望牛墩威士塑胶制品厂:
1、支付其加班工资13687.06元、经济补偿金3421.77元、赔偿金85544.15元;
2、退还押金1200元、经济补偿金300元、赔偿金7500元;
3、补偿其社会保险费1375元;
4、支付仲裁处理费600元;
5、赔偿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950元、额外经济补偿金475元、赔偿金7125元。东莞市人民法院于2000年10月8日受理了原告的起诉,并于同年12月19日作出了
(2000)东民初字第2530号民事判决。(2000)东民初字第2530号民事判决以原告的第1项诉讼请求已超过申请仲裁的60日期限为由驳回了原告的该项诉讼请求;原告的第2至第5项诉讼请求经过实体的审理全部被驳回。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2001年1月4日,原告陈某某向被告东莞市劳动局提出申请,请求被告责令第三人东莞市望牛墩威士塑胶制品厂:1、支付其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克扣的工资报酬及经济补偿金、赔偿金;2、缴纳其工作期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3、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及赔偿金;4、支付仲裁费用600元、诉讼费50元。当日,被告东莞市劳动局对第三人东莞市望牛墩威士塑胶制品厂作出《劳动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限期整改。同月17日,被告东莞市劳动局致函原告,其个人的工资待遇申请,不予受理。
2001年3月21日,原告陈某某向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判令被告东莞市劳动局责令第三人威士塑胶制品厂支付其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金、赔偿金及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赔偿金及缴纳社会保险费。
被告东莞市劳动局答辩,其已对第三人东莞市望牛墩威士塑胶制品厂作出《劳动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限期整改。至于原告个人的工资待遇申请,属于劳动争议,原告已就此劳动争议申请了劳动仲裁,并提起了民事诉讼,东莞市人民法院对原告的劳动争议已作出了判决,其无需对原告的劳动争议再作处理。
第三人东莞市望牛墩威士塑胶制品厂支持被告的意见。
[审判]
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原告陈某某的诉讼标的已被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的效力所羁束,其提起的诉讼不符合行政诉讼受理的条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十)项的规定,裁定驳回原告陈选文的起诉。
原告陈某某不服一审裁定,提起上诉。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劳动行政部门的职权范围。上诉人认为被上诉人不履行法定职责,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上诉人的诉讼请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五)项及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应当予以受理。本案上诉人与第三人的劳动争议纠纷虽经仲裁机关仲裁和人民法院民事判决,其诉讼标的是劳动争议,而上诉人被上诉人的诉讼示的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即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两者诉讼标的和法律关系均不同。原审法院认为原告诉讼标的已被生效判决的效力所羁束,提起本案的诉讼不符合受理的条件,因而作出驳回原告起诉的行政裁定,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应予纠正。上诉人上诉有理,应予采纳。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十八条的规定,裁定撤销原审行政裁定,由原审法院继续审理本案。
[评析]
笔者同意一审法院的处理意见。
本案涉及六重法律关系:1、原告与第三人的劳动法律关系;2、原告与仲裁机械的劳动仲裁法律关系;3、原告与法院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4、原告与被告的申请履行行政职责法律关系;5、被告与第三人的行政法律关系;
6、原告与法院的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的规定,劳动者认为其上述佥权益受到用人侵害时,有权请求行政救济,即申请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接到劳动者的申请或举报后,应当对用人单位是否存在上述侵害劳动者佥权益的事实作调查,根据查明的事实,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作出行政处理。但请求行政救济并非劳动者唯一的法律救济途径,劳动者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经劳动仲裁后再选择司法救济,即提起民事诉讼。然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经行政救济或民事诉讼均最终导致行政裁决或民事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因此劳动者就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选择行政救济或民事诉讼具有唯一性。本案原告就其与第三人之间的劳动争议已依法申请了劳动仲裁,原告对仲裁裁决不服,又依法提起了民事诉讼,法院受理了原告提起的民事诉讼并作出了民事判决,该民事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原告与第三人之间的劳动争议已受该生产的民事判决的效力所羁束。原告对法院的民事判决不服,又向被告东莞市劳动局申请行政救济,被告依法应当不予受理。原告以被告行政不作为为由提起本案的行政诉讼,一审法院以原告诉讼标的已被生效判决的效力所羁束为由,驳回了原告的起诉是正确的。
二审法院的处理意见值得商榷。二审法院认为原告与第三人的劳动争议虽经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民事判决,其诉讼标的是劳动争议,而原告诉被告的诉讼标的是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即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行政法定职责,两者诉讼标的和法律关系均不同。从表面上看,两者的诉讼标的确不同,一个是劳动争议,另一个是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但本案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劳动争议,即原告与第三人之间的劳动权益纠纷,与原告提起民事诉讼的标的完全一致。
-
陈巧诉某高校劳动纠纷案
390人看过
-
陈建国与东莞市劳动局工伤认定行政诉讼一案
300人看过
-
张某某诉大连银行劳动纠纷案
278人看过
-
陈某诉某汽车运输公司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案
468人看过
-
陈某诉市交警支队公安行政争议案
104人看过
-
罗某诉某市电缆厂支付待岗生活费案
123人看过
行政裁定是指诉讼期间,人民法院针对行政程序问题作出的裁判。行政裁定是与行政判决具有同样法律效力的裁判形式。 行政裁定主要是针对行政诉讼程序上的争议事项作出的,它能保障诉讼活动正常地按顺序结束。在诉讼不同阶段对不同的程序问题,都可以制作行政裁... 更多>
-
劳动局工伤待遇支付范围安徽在线咨询 2023-04-03属于用人单位支付的,用人单位不支付,可以申请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被用人单位克扣的,向劳动监察投诉,劳动监察可以通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先行支付。 《社会保险法》关于社保局工伤待遇支付范围 第四十一条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
-
由劳动部门责令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云南在线咨询 2023-01-15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
-
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后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加付赔偿金的标准是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05在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后不支付的,加付赔偿金的标准,是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劳动者也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