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1、人身权的请求权
2、财产性支配权:包括物权和知识产权
3、抗辩权
4、形成权
5、存款本息的请求权具有无特定履行期限,存款人可以随时请求金融机构兑付的特殊性,如果适用诉讼时效,会关系到民众的生存利益,对于民众的生存利益会带来深刻影响,也不符合这个法律存在的特性,所以存款本息不适用。
6、认购人是基于对国家和对金融机构的信赖购买债权的,他的投资具有类似于储蓄的性质,所以由国债和金融债产生的支付体系请求权不应该适用诉讼时效。
一、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于诉讼时效
物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理由如下:
1、物权请求权是包含在物权权能之中的,是物权效力的具体体现,物权为支配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2、物权请求权是保护物权的一种特有方法,其主要功能是保证对物的圆满支配。如果物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则物权被侵害时,物权人无法行使物权请求权,从而导致物权成为空洞权利的问题。
二、什么是诉讼时效,请求权与不适用的问题
有特殊情形不适用诉讼时效,不能作为抗辩理由。债权人长期怠于行使权力,会使法律关系处于不确定状态,不利于维护社会交易秩序稳定,因此债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依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民事诉讼有一定的时效限制,当事人双方在就民事案件提起诉讼的时候,需要特别的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如果要是超过了诉讼时效的诉讼时效,就不能提起诉讼了,但也有例外。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2、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3、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4、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一般诉讼时效。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特别诉讼时效。指针对某些特定的民事法律关而制定的诉讼时效。特殊时效优于普通时效,也就是说,凡有特殊时效规定的,适用特殊时效,法律对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
-
合同诉讼时效的相关法律条文有哪些?
263人看过
-
法定继承没有诉讼时效哪些法定继承没有诉讼时效
205人看过
-
借条法律诉讼时效几年有效
298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有关追诉时效和起诉时效的规定有哪些?
439人看过
-
诉讼时效最长是多久,法律对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73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止有哪些法律条件,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
247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法律规定哪些诉讼时效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24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4)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
《诉讼时效法律规定》,借条的诉讼时效如何确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07借条的诉讼时效怎么确定: (一)借条最好由借款人书写,而不是由贷款人书写,这样可以防止借款人以贷款人擅自书写内容为由,拒绝承认借条的有效性。 (二)借条尽量简洁明了,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语言。 (三)可以不写借款的原因,因为这个与借条本身无关,如果加入就可能产生附带条件的借贷民事行为,导致借款人引用该条件进行抗辩。 (四)尽量附带借款人和贷款人的身份证号码,体现在借条中,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确认借条当
-
法定继承没有诉讼时效哪些法定继承没有诉讼时效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24法定继承有诉讼时效。 我国法律规定,法定继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自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20年以上,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但是,当出现法定原因时,可能会出现暂停、中断或延长诉讼时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解释(一)》第一条规定,继承始于被继承人的生理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 根据《民法典》第四十八条规定,宣告死亡的死亡日期为继承开始时间
-
行政诉讼规定诉讼时效至少多久,诉讼时效有时效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1-11-18行政诉讼有诉讼时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诉讼。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房地产诉讼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20年以上,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5年以上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2022年诉讼时效是有哪些法律规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0《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