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都办理房子过户的流程
1、夫妻离婚涉及房屋转移的,一般由双方共同申请登记,双方就财产达成协议到民政部门办理就可以了,但一定要及时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房产过户手续,即办理买卖过户,即按照正常买卖程序办理,一周左右时间即可。
2、对于离婚房产过户中,需要办理析产登记。夫妻离婚析产并不需要办理多少手续,只需按照房管局有关规定办理离婚析产登记。析产登记是一种常见的房屋登记种类,与继承登记及赠与登记也有一定的区别。析产登记主要适用于离婚析产。
3、顾名思义,离婚析产是夫妻双方因离婚后彼此就个人对房屋所占的份额进行转移的一种登记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双方免收交易税费。房产基本步骤:到公证处办理析产公证(注:如有离婚判决书的话则无需办理公证);到交易中心办理转绘;到房管局办理免征契税申请;办理析产登记手续并缴交登记费;取证。
二、离婚房产过户需要的手续材料
夫妻离婚涉及房屋转移的,需要提交以下资料:房产证;身份证明及复印件;协议离婚的提交,离婚证及复印件,离婚财产归属协议,权利人一方申请登记的,需要提交经公证的离婚财产归属协议;法院判决离婚的提交生效的法院判决书及复印件,判决书中明确房产归属的可由权利人一方申请登记。
办理离婚析产登记的必备资料:
1、离婚判决书或离婚协议书或离婚证;
2、房地产证(如有共有证的,包括共有证);
3、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4、房地产登记申请书;
5、委托书。
对于通过民政局协议离婚后的房产过户,双方当事人需携带离婚证、自愿离婚协议书等相关证明亲自到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如果遇到离婚后一方当事人不配合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的情况,问题就变得麻烦的多了。
可在司法实践中,这种情况偏偏居多。其原因在于: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急于离婚或赌气离婚,离婚之后开始对房产分割反悔,从而拒绝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你跟律师商量一下,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
成都市离婚办理房子过户需要什么程序2023
346人看过
-
四川成都市离婚过户房产有什么程序
268人看过
-
四川成都市离婚满足程序有哪些2023
122人看过
-
四川成都市二手房过户有哪些程序2024
440人看过
协议离婚,又被称作登记离婚或者合意离婚,是日常生活中较常适用的一种离婚方式。协议离婚主要是指,夫妻双方在达成合意的条件下,共同亲自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解除原有的婚姻关系。... 更多>
-
2023四川成都电子警察违章处理有哪些流程江苏在线咨询 2023-04-25成都电子警察违章处理流程: 1、带上所需要的证件,包括身份证、驾驶证、违法车辆行驶证前往交警大队违法处理地点,可就近选择。 2、排队拿号,然后有序进入多媒体教室进行登记学习三十分钟。这主要是让驾驶员进一步熟知交通法,避免再次违反。 3、持三十分钟的学习证明以及身份证、驾驶证、违法车辆的行驶证到业务台办理并开具“处罚决定书”。 4、带上“处罚决定书”前往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指定的银行缴纳相应的罚款
-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户口办理条件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13以下就是成都成华区户口办理的相关回答。申报人向办理人员递交相关材料,办理人员当场审核《申请表》和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对材料齐全的,当场登记受理《申请表》、婚姻状况公证书、健康证明原件和相关材料复印件,退回相关材料原件,并发给《〈成都居住证〉申请材料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凭据;对材料不齐全的,不予受理,申请材料全部退回申请人,并发给不予受理凭据,写明理由,并在收到《申请表》和申请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
-
四川省成都市有哪些地方有孩子的陪产假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20正常产假98天,最多可休158天。 法律规定: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六条: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延长女方生育假6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20天。生育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
-
2017四川省成都市产假规定有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3-03-16正常产假98天,最多可休158天。 法律规定: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六条: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延长女方生育假6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20天。生育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
-
四川成都落户条件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03-25四川成都落户条件如下:1、具备国民教育同等学历的人员及留学回国人员、最近连续3年在本市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基数高于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2倍以上的可以落户;2、全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均可迁入本市落户;3、专业人才落户和技能人才落户;4、依法注册登记并正常经营的市场主体,其法定代表人、员工和个体经营者可迁入本市落户;5、本市户籍人员,均可申请其直系亲属投靠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