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公司治理经历了公司治理理念的导入,《中国公司治理原则》、《独立董事制度指导意见》、《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系列公司治理实务规则的制定和实行过程。随着公司治理实践的深入,实践当中出现的一些治理问题需要以法的形式对其进行总结和提升。
而今,新《公司法》和《证券法》的出台,以及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的发布标志着中国企业改革已经进入到公司治理改革的新阶段——合规阶段。此次《公司法》修改抓住了公司制度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重大问题与现实问题,尤其是公司治理问题。
公司治理的水平高低关系到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更关系到公司和民族的竞争力。相对现行公司法而言,新公司法在完善公司治理基本制度方面有颇多建树。显然,公司治理方面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将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从本次修改的内容来看,新公司法在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规范和优化了公司治理:
提升股东大会权利。公司治理权的根基在于股东权,而股东权发挥作用的主要平台是股东大会。新《公司法》第103条第2款确认了股东提案权,避免了大股东或董事会独占股东大会的提案权,从而使小股东关注的问题也能在股东大会上引起众股东重视。股东首次获得了股东会的自行召集权和主持权,而非仅仅享有原《公司法》规定的召集请求权。
同时规定股东会在法定权力之外,还可以行使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也就是说,如果股东们对于董事会信任不够,可以在章程中扩大股东会的权利。可见新《公司法》复原了股东大会本应有的基本功能,从而有利于使其成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避免成为橡皮图章或“大股东会”。
完善董事会职权与会议制度。新《公司法》顺应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发展潮流,突出董事会在公司内部治理中的科学决策功能,增加“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作为董事会的职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法律框架下的公司自治权力,将有助于公司根据市场变化灵活便宜从事。
修改后的公司法还同时细化了董事会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董事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做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董事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董事会决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
重新定位董事长角色与作用。为消除董事长滥用权力的根源,避免在董事会形成“一言堂”局面,新《公司法》削弱了董事长的决策权,规定在公司内部宏观的决策权归股东会所有,只有微观的决策权才归董事长所有。
同时免除了董事长在董事会闭会期间代表董事会行使决策权的权利。倘若董事长怠于履行职权或没有能力履行职权,副董事长或者由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的一名董事可自动代行董事长职责,而无需董事长的授权或者指定。
强化监事会监督职能。监事会是公司内部的重要监督机构。关于监事会的“去”或“留”及其职能的定位一直是被关注的问题。新公司法充实了监事会职权,第54条新增的职权包括:弹劾权,监事会有权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
股东会的召集权与主持权,监事会有权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提案权,监事会有权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起诉权,监事会有权对违反诚信义务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设专节规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为进一步严格对上市公司的治理要求、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新公司法在“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一章中,设立专节“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对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和关联交易等做出规定。
例如,新《公司法》第123条规定上市公司实行独立董事制度,明确将独立董事制度写入公司法;新《公司法》第124条确立了董事会秘书制度,上市公司设董事会秘书负责公司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筹备、文件保管以及公司股东资料的管理、办理信息披露事务等事宜。
加强对股东权益的司法保护。本次公司法修改对此十分重视,将借助司法权威来加强对股东合法利益的保护。
例如,确立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该法第152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法执行职务,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持股达到一定比例、一定时间的股东可以要求监事会(监事)提起诉讼;
监事会(监事)逾期拒绝起诉的,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起诉将会给公司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股东可以代位公司,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还有强化了股东利润分配权、完善了股东信息知情权、赋予了股东公司解散权和导入了累计投票制度等方面的规定都加强了公司法对股东权益的司法保护。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修改后的公司法将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的完善,治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进而使公司决策更加科学化。
-
改制重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12人看过
-
新公司法完善公司治理
376人看过
-
新《公司法》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规定
426人看过
-
新公司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119人看过
-
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432人看过
-
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完善
88人看过
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协调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以确保公司行为的合理、公正和效率的机制。公司治理涉及多个方面,如股东、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会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在公司治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机制和程序,以确保公司的决策科学... 更多>
-
制约监督机制如何完善司法公正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06对于遏制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而言,监督机制可以从通过完善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从制度监督来说,制度中包含了对于制约监督机制的保护和设计,将会使得制约监督作为机制存在于各个不同的国家机器的运转中,这也必然包括了司法的运转,也必然会对司法腐败产生的制约,为实现司法公正提供保障,制度上对于制约监督机制的认可和接纳,是制约监督的存在的前提和根本。第二,从法律监督来说,当前依法治国的推进和法治社会、法
-
公司法与公司治理在治理结构方面是怎样规定的青海在线咨询 2023-03-31关于公司法与公司治理中的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goveance,又译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它不仅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例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而且明确了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降
-
公司法人治理体制不完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27我国上市公司体制缺陷的根本原因是形成了董事长“***”的法人治理结构,如果错失了正在进行的修改《公司法》的机会,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体制的完善又将遥遥无期! 1994年7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部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正式颁 布实施。十一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完善公司法人治理体制的问题。 然而,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的现实情况如何呢?我国公司的法人治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体制缺
-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香港在线咨询 2022-05-04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可以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理解。 首先,不同的股权结构与不同的治理模式之间是一种自然的匹配关系。 其次,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的整个制度安排中,可以被视为该制度的产权基础; 它首先决定了股东结构和股东大会,进而决定了整个内部监控机制的构成和运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中的内部监控机制直接发生作用,并通过内部监控机制对整个公司治理的效率发生作用。
-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哪些特征,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哪些主要特征和原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14一、法人治理结构有的特征: 1、职权分明又相互制衡: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对公司的一切重大事务具有最后的决定权,其权力由股东直接行使;董事会作为股东(大)会的常设机构,依据股东(大)会决议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经理班子执行董事会的决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进行指挥和领导;监事会则代表股东和职工对公司活动实行监督。这些机构之间自上而下层层授权,又自下而上层层负责,每个机构的职权都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