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一个危害社会的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10:54:20 222 人看过

交通事故中有事故发生后,驾驶人为了逃避可能负担的法律责任而离开事故现场,没有及时报警,没有积极抢救伤者和财产、或者积极抢救却留下假名家联系方式的、向交通管理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事故情况、留守原地事发地点等交通法规所规定应该履行的责任,这种标准将会以此作为判断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标准。

怎么判定是肇事逃逸构成犯罪

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判定如下:

1.主观方面,行为人造成交通事故主观上是出于过失,逃逸行为是直接故意的。

2.主体方面,为一般主体,任何人只要从事对机动车船驾驶的,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3.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逃逸行为。

4.客体方面,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社会交通秩序。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1日 14: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逃逸行为的社会影响
    逃逸是指行驶机动车的车主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但是不想承担交通事故的责任,就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逃逸机动车需要扣十二分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在交通事故中,主要责任人驾车导致他人伤势严重、严重导致死亡的,直接逃逸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发生交通事故逃逸扣多少分一、发生交通事故逃逸扣多少分1、发生交通事故逃逸扣12分。一般肇事逃逸承担事故全责可以处15天以下拘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对于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扣12分。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
    2023-06-30
    179人看过
  • 肇事几个小时为逃逸
    一、肇事几个小时为逃逸?造成交通肇事后如果肇事者害怕法律责任离开现场的,没有时间限定,只要有逃逸行为的都算肇事逃逸。如果如果离开现场是为了请求救援,并且返回现场的,并不算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在理论上,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标准是有离开现场的客观行为和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实践中,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为了逃避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离开事故现场,没有积极履行抢救伤者和财产、向交通管理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事故情况、在现场等候处理等交通法规所规定的义务,以此作为判断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标准,可以将如下情形界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3)行为
    2023-03-06
    51人看过
  • 肇事逃逸受害方怎么索赔,怎样才算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一、肇事逃逸受害方怎么索赔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逃逸的,受害人人身损害相关费用可以由救助基金先行垫付,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四条国家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有下列情形之一时,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由救助基金先行垫付,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一)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的;(二)肇事机动车未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三)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二、怎样才算交通肇事逃逸行为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
    2024-01-10
    146人看过
  • 肇事逃逸行为和肇事逃逸罪区别是什么
    交通肇事罪是法定罪名,交通肇事逃逸罪不是法定罪名,只是交通肇事罪加重处罚的一个情节。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物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2023-02-25
    384人看过
  • 肇事逃逸终难逃!什么情况属于肇事逃逸行为?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一、肇事逃逸的该怎么处罚?一般肇事逃逸承担事故全责可以处15天以下拘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
    2023-05-07
    69人看过
  • 肇事逃逸的行为有哪几种,肇事逃逸情形有哪些
    (一)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二)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三)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四)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五)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六)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七)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八)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一般的肇事逃逸还有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但是醉驾肇事逃逸肯定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有些驾驶员在发生车祸以后,第一时间做的事情并不是积极的去抢救伤者,而是寄希望于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
    2023-08-05
    206人看过
  • 肇事逃逸定为故意伤害吗
    肇事逃逸不是故意伤害,一般是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认定为肇事逃逸的情形有哪些?(一)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二)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三)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四)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五)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六)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七)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八)经协商未能达成一
    2023-08-10
    379人看过
  • 电瓶车肇事逃逸:社会责任与个人行为的平衡点在哪里?
    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不论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肇事后逃逸的,属法定的加重情节,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伤者没有死亡,机动车驾驶员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将撞伤者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伤者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废的,则构成了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骑电瓶车撞到人逃逸公安怎么处置骑电动车撞人走了也属于肇事逃逸,拘留15天以下,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还会追究刑事责任。骑电动车撞人走了也属于肇事逃逸,拘留15天以下,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还会追究刑事责任。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
    2023-07-05
    480人看过
  • 肇事逃逸是否会影响个人社会地位?
    肇事逃逸会有案底,公民的案底一般是由于其受到过法律制裁所留下的,任何案底都会进入个人的档案,而进入个人档案之后,案底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工作,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择校。一般是由公安机关或相关部将公民所犯的罪行记录在其个人档案中,记录到档案中的案底,一般不会被消灭,或者是抹去,除非有其他特殊的司法解释进行规定。如果交通肇事后,给他人带来财产损失,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当对肇事者,除以一定的行政处罚,那么其处罚决定也应记录在其个人档案中。肇事逃逸拘留15天会有案底吗我国的刑法规定,通常情况下,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如果肇事者还存在有逃逸行为,那么会对肇事者加重处罚。如果肇事者公安机关拘留了15天,那么该拘留应该只是属于行政拘留,不是刑事拘留。一般行政拘留都不用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该肇事者也不会有刑事案底。一般的治安处罚是不会有案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
    2023-07-04
    272人看过
  • 行政不作为的社会危害
    行政不作为可以构成行政侵权,并应当承担行政侵权责任。但是中国《国家赔偿法》关于行政赔偿中,并未明确规定行政不作为造成相对方损害的行政赔偿责任。(一)行政不作为行为是行政腐败的重要表现。行政不作为与滥施权力、乱作为不同,滥施权力者是利用权力做出超出合法权限或不依法定程序的事,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而行政不作为则是不做或少做权限内该做的事,该为而不为法定职责,严重阻塞国家法令的畅通,使国家本应发挥重大作用的法律法令削弱、收缩,使行政相对人乃至社会公共利益得不到应有的维护。从这些方面不难看出,行政不作为是行政上的另一种腐败行为。(二)造成政府职能错位,不利于依法行政。在现代,政府本应承担起为市场、企业提供服务、信息,协调社会秩序的角色。如果行政不作为行为大量存在,政府就背离了公共权力机构的这一职能,另一方面政府经常越俎代庖,直接介入市场交易关系,对市场进行指挥而不是指导,该管的不管、不作为;不该管
    2023-06-02
    334人看过
  • 了解肇事逃逸的行为范畴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的;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倒车撞到人当时没事,但第二天对方报警,算是肇事逃逸吗发生交通事故后对方已经和解的情况下,不算肇事逃逸。但是遇到这种情况需要留有证据,必须要有证据证明对方已经表明不再追究责任了。为了
    2023-07-05
    119人看过
  • 刮车逃逸是否属于肇事逃逸行为?
    刮车后走了不一定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要经交警部门调查才能定性。在确定属于肇事逃逸后,如事故中没有人员重伤或死亡,逃逸的驾驶员要负事故全部责任,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认定为肇事逃逸的情形有:(一)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二)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三)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四)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五)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六)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七)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八)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
    2023-07-12
    337人看过
  • 肇事逃逸和逃逸肇事是一样吗
    没有逃逸肇事的说法,只有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院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释全文第二十九条《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节
    2023-01-07
    87人看过
  • 社会危害有哪些行为
    法律综合知识
    一、社会危害有哪些行为危害社会的行为主要包括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行为;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的行为;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的行为;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二、社会危害性是指什么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社会和人民利益的危害性。这是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其程度的大小轻重是划分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错误行为的基本依据。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因社会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故社会危害性的大小,
    2023-09-10
    8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肇事逃逸,肇事逃逸对自身有什么危害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17
      肇事逃逸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对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应该给予怎样的惩罚呢?肇事逃逸的后果是什么呢?请大家阅读下面的文章了解有关肇事逃逸的知识。 肇事逃逸也会作为入罪的必要条件。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现场的情形时,即构成交通肇事罪。 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具有极大的社
    •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如何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否构成肇事逃逸罪?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6
      一、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应符合以下条件:1、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2、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
    • 危险物品肇事逃逸后果严重会对哪些危害?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2-14
      如果行为人违反毒害性物品管理规定,也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但这种罪是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的重大事故,且只能由过失构成;而投放危险物质罪则不受
    • 醉驾肇事逃逸怎样处罚醉驾行为存在哪方面的危害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7-16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量刑档次):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根据《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
    •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后逃逸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1-07-14
      交通事故逃逸行为是当事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出于逃避法律责任、避免受到受害人家属殴打、恐慌等主观心理而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逃逸行为客观上表现为事故发生后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主观上表现为逃避法律追究、避免受到攻击、恐慌等心态,逃逸行为的主客观内容与事故责任认定的主客观内容完全不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行为构成,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时段。总之逃逸是事故发生后行为人对法律追究和法定救助义务的逃避,是逃逸行为人对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