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就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刑事案件中聘请律师的五大误区
在刑事案件中,委托人在聘请律师时会存在认为不需要请律师、未到请律师的时候、请律师仅是走走程序等各种误区。如何请律师?请什么样的律师?决定着整个案件的辩护效果,在此笔者浅谈一些委托人在聘请律师前后可能陷入的误区。
误区一:认为不需要聘请律师
信息时代,每个人都能通过网络获得大量的知识、资源,我们也曾遇到不少委托人,认为法律只是一些条条框框的规定,只要按步聚跟着走,普通人也可完成整个刑事辩护工作,并据此认为,根本没有聘请律师的必要。
然而,法律是一门博大精深、专业性极强的学问,许多法学专业的科班生对法条的理解尚会偏差,更何况是普通人况且,许多法律程序均是不可逆转的,大多有利的辩护观点也仅在刑事诉讼进程中的某一时间节点才能实现最优的辩护效果。譬如刑事律师常说,自被刑事拘留后的37天,是决定犯罪嫌疑人命运的关键时刻。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上述话语中所蕴含的法律法规、实务经验,同样也无法就此进行操作。若认为自己可以依样画葫芦模仿律师进行辩护工作,这往往是害了自己的亲人。
误区二:犯罪嫌疑人未被逮捕就不必请律师
笔者曾办理的不少案件,在初入刑事诉讼程序时,委托人会存在我亲人只是协助调查,不是犯罪、等真的被逮捕后再请律师吧等不同的看法。但正是由于这些看法,导致案件进入辩护工作较难开展的困境中,甚至导致案件烂尾。
在某种意义上,刑事案件是一项阻击工作,律师需要在不同阶段作出不同的法律分析,提出不同的律师意见,一步步实现较好的辩护效果。因此,刑事案件中律师介入越早越好。实务中一些较为谨慎、聪明的委托人,甚至在听到风声、看到蛛丝马迹时,便开始咨询律师相关法律问题,并通过专项法律顾问委托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工作,此时,律师提供的意见往往让委托人、当事人获益良多,不仅可以让随后的辩护工作获得一个良好的开头,甚至能够让事情在刑事诉讼进程开始前便完美解决。
误区三:仅请律师前往会见一次
如前文所述,刑事案件存在由拘留变更为逮捕的诉讼程序,许多委托人会认为可以先请律师进去会见一次,打听一下情况,随后再决定后续工作。这种方式看似性价比较高,但笔者对此并不推崇。
律师的会见工作并非简单的沟通案情,更包括了对案件的整体分析、步骤、计划等,会见一次最多只能了解事实的经过以及为当事人提供简单的法律分析,并不能让在押人员了解办案部门的态度以及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等。相对于委托会见一次,全程委托或按阶段委托律师,能让律师从大局上统筹安排辩护工作、一步步实现辩护目标。
误区四:轻信关系
看守所门外,常会有法律人士驻点,向在看守所顾送、查询的家属解答法律问题。细听他们的话语,如一周便可办好取保、我与看守所有关系,可以打听内部情况、这个罪名花点钱打点即可放人等并不鲜见。许多委托人因处于救人心切、焦虑的心理环境下,可能会轻信这些法律人士,并交付钱财让他们去办事。
笔者且不论这些人是否如此神通广大,在刑事诉讼进程中,通过关系达至目的,本来便是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置于风险当中。实务中不少委托人因轻信关系,被相关人士以各种借口骗取财物,导致人财两空,后悔不已。因此,笔者建议在聘请律师时,切勿轻信关系,应请专业的律师办理相关事项。
误区五:不对律师说实话
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委托人可能有各方面的考量或顾忌,在陈述案件事实或相关情况时,只陈述对自己有利的事实、隐瞒部分实情或认为某些事实不重要。
然而,即便是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律师亦可据此分析、推测侦查机关对此的态度以及公诉机关可能存在的认定罪名的切入观点;而在案件中,任何蛛丝马迹均可能影响最终结果,因此并不存在不重要的事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委托人应详尽地告知律师相关事实,以便开展工作。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
犯罪嫌疑人何时能聘请律师,刑事辩护请律师有何好处
496人看过
-
如何聘请刑事辩护律师及律师在案件中的作用
77人看过
-
刑事律师应该在何时介入案件比较好
274人看过
-
大家用哪个律师介入刑事案件最好
252人看过
-
最佳时间刑事案件律师何时介入最为适宜
227人看过
-
什么时候是刑事辩护律师最佳的介入时机
325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律师何时介入案件最好, 律师此时介入案件有什么好处, 有什么好处?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11律师介入越早越好,根据律师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此时介入刑事案件的好处:犯罪嫌疑人被讯问时或被采取强制措施后,侦查机关处于相对控制地位。从制衡侦查机关侦查权行使的角度来说,犯罪嫌疑人需要有专业人士为其提供法律服务。犯罪嫌疑人虽然涉嫌
-
请问刑事案件辩护律师会在办案间介入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20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
-
辩护律师可以直接介入刑事案件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3-01-26律师介入刑事案件的时间规定是,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法律其他规定。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
-
律师介入案件好不好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9根据你所说的情况,涉嫌刑事案件。 本律师成功办理多起同样案件,均为当事人辩护无罪或申请取保候审。 1、侦查阶段 (1)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 (2)会见犯罪嫌疑人,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 (3)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对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代理申诉、控告; (4)根据犯罪嫌疑人所涉及的案情,律师可以接受其本人或家属的委托为其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