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到底是不是什么事实都可以实行?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0 09:23:14 290 人看过

法定继承属于事实行为,继承方式还包括遗嘱继承,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一、兄弟姐妹之间有继承财产的权利吗?

兄弟姐妹之间是可以继承财产的,可以通过法定继承或者遗嘱继承的方式。

1、法定继承:在没有第一顺位的继承人时,兄弟姐妹作为第二顺位的继承人,可以继承财产。

2、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3、遗嘱继承: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过设立遗嘱来继承财产。

二、什么是遗产继承顺位

遗产继承顺位是指继承开始后,按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或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协议办理。被继承人死亡后,如果嘱或者与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应当按照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的内容处理遗产。没有遗嘱或者协议的,依法继承。按法定继承处理时,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无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包括无第一顺序继承人有第一顺序继承人但全部放弃或丧失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三、不来往的父母可以继承遗产吗

不来往的父母可以继承遗产,情况如下:

1、如果长辈立有遗嘱的,则优先依照遗嘱分配遗产;

2、如果长辈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方式来分配遗产,遗产继承的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虽然父母已经不来往,但按照法定继承方式是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可以继承其遗产;

3、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4日 15: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定继承相关文章
  • 实践中到底什么是工伤认定
    一、什么是工伤认定劳动者在工作或视同工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造成了对人身的侵害,为了鉴定该侵害的主体而对过程进行的定性的行为。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一般由劳动行政部门来确认。工伤认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确认行为。确认的结果有四种:是工伤,非工伤,视同工伤,不视同工伤;须申请的行政行为。“不申请,不认定”是工伤认定程序的特点;单位、职工或其直系亲属一方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结论不服的可以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属于前置程序。二、工伤认定的主观标准包括什么工伤认定的主观标准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从用人单位而言,工伤赔偿责任以无过错责任为原则。工伤赔偿责任最初普遍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即劳动者遭受伤害后,必须证明雇主有过错才能得到雇主赔偿,如不能证明雇主有过错,那么劳动者就无法得到雇主赔偿,雇主因对伤害无过错(无证据证明)的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这样的归责原则,表面上符合法律
    2023-02-13
    66人看过
  • 什么是继承权实现
    一、什么是继承权实现继承权的实现,亦称为继承权的兑现,指继承人依法取得继承权后,根据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的方式取得遗产的法律后果。继承权的实现要具备几个前提条件:1.被继承人死亡并留有遗产;2.没有合法有效的遗赠扶养协议存在;3.被继承人没有留有遗嘱。要实现继承权,首先应明确自己是否具有继承主体资格,有遗嘱按遗嘱,没遗嘱按法定继承。继承开始后,任何一方继承人均有权提出分割遗产。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则可向人民法院提起遗产继承诉讼。二、继承权的主体有哪些继承权的主体有:1.法定继承人,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2.遗嘱指定继承人。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
    2023-04-25
    356人看过
  • 法院认定的事实是什么事实
    法官如何认定案件事实如下:1、众所周知的事实;2、自然规律及定理;3、根据法律或者说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另一事实;4、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确认的事实;5、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人民法院的主要职能: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主要履行下列职责:1、依法审判法律规定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和其认为应当由自己审判的刑事、民事、行政、海事等第一审案件;2、依法审判法律规定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刑事、民事、行政、海事等第二审案件;3、依法核准死刑案件、具有特殊情况的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和因特殊情况决定假释的案件;4、受理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各类申诉和再审申请,对其中确有错误的,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5、依法审判由最高人民检
    2023-08-11
    451人看过
  • 民法典事实婚姻是否可以继承财产,相关法律规定
    一、民法典事实婚姻是否可以继承财产目前我国已经不承认事实婚姻关系,如果没有办理结婚登记的,一方死亡后,按同居关系处理。在法定继承人情况下,不能继承对方的遗嘱,如果订立遗嘱,就可以继承。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结婚登记】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
    2023-04-19
    129人看过
  • 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放弃继承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遗嘱继承人是可以放弃继承的,放弃后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来办理,法定继承人应当在遗产分割前,书面表明放弃继承;遗嘱受遗赠人应在六十天内表明是否接受赠与,超过期限视为放弃。一、遗产应如何继承遗产可以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二、有遗嘱的遗产继承顺序是什么呢如果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
    2023-04-06
    137人看过
  • 事实上法庭是不是只可以申请承认出轨
    承认出轨的,在法庭也是算证据的,一般可以算是当事人陈述。除此之外,当事人还可以搜集的证据有:要求其写下与出轨有关的保证书;保存好其与第三者的聊天记录、电子邮件往来等;拍摄对方与第三者被捉奸的录像或者照片;记录对方与第三者在公众场合亲密的录像、有婚外情一方承认自己出轨的相关录音。出轨离婚是不是分不到财产出轨离婚不是分不到财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双方离婚时,一方个人财产不予分割,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023-07-31
    444人看过
  • 实践合同是什么意思实践合同到底是什么意思
    实践合同又称要物合同,是指除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外,还须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现实交付才能成立的合同。一、买卖合同为什么是诺成合同买卖合同多是诺成合同,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一般而言,当事人就买卖达成合意,买卖合同即成立,而不以标的物或者价款的现实交付为成立的要件。这在有的国家的法律中是明确规定的,如法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就标的物及其价金相互同意时,即使标的物尚未交付、价金尚未支付,买卖即告成立。但是,买卖合同当事人也可以在合同中作出这样的约定,标的物或者价款交付时,买卖合同始为成立。此时的买卖合同即为实践合同,或称要物合同。二、保险合同是诺成合同吗?保险合同是诺成合同。诺成合同又称不要物合同。实践合同的对称。指仅以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为成立要件的合同。诺成合同自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可成立,不以一方交付标的物为合同的成立要件,当事人交付标的物属于履行合同,而与合同的成立
    2023-06-27
    497人看过
  • 代位继承权到底是什么?
    代位继承效力如下:1、由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该已死亡的被继承人的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分配该已死亡的子女可以分得的遗产份额。2、代位继承没有辈数的限制。3、代位继承人如果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或者对被继承人尽过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以多分。4、继承人丧失继承权,并且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丧失代位继承权。一、什么是房屋遗产继承法律规定,被继承人生前未立有遗嘱的,按法定继承办理。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2、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3、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
    2023-03-24
    275人看过
  • 自然人去世后遗产继承是不是事实行为
    继承是事实行为。理由如下:1、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继承自被继承人死亡即宣告开始,不以继承人的意思表示为条件,所以是事实行为。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继承根据法律规定的规定进行,而非依据继承人的意愿来进行,所以是事实行为。3、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法律行为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只要是法定继承人即可以继承,不需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婴儿等未成年子女均有继承权。因此继承属于事实行为。一、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别有哪些?第一、两者发生法律效果的方式不同。法律行为依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发生法律效果,这一法律效果源自法律行为对行为人意思自治的容认,即法律对法律行为产生的意思后果只能给予合法性评价,而非在内容上的事先假设和规定。第二、法律行为只能产生法律效果,事实行
    2023-02-25
    106人看过
  • 事实继承人是如何的
    遗产法中没有事实继承。我国《民法典》中关于继承的种类:分为遗嘱继承、遗赠扶养协议继承及法定继承三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公民可以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继承人继承已成事实后能改变吗其中包括几种情况:1.如是合法继承,在当事人自愿的情况下可以改变。2.如继承不合法,可以通过起诉,由法院判决。3.如对继承有异议,当事人可以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相关知识补充继承人是指依法继承财产的人,分为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法定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
    2023-04-21
    206人看过
  • 在我国有四种继承遗产的方式以及继承是法律行为还是事实行为
    一、在我国有四种继承遗产的方式在我国有四种继承遗产的方式:1.遗嘱继承:就是说在死者生前写下遗嘱,指定人继承自己的遗产。2.遗赠:遗赠与遗嘱继承相似但是对象不同。遗赠是指死者在生前写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赠给国家、社会团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3.遗赠抚养协议:即死者和抚养人之间签订协议,在死者死后自己的财产归抚养人所有;但是抚养人在死者生前需要承担死者的赡养义务,在死者死后要负责死者的丧葬事宜。4.法定继承:即死者在生前没有对自己所有的财产没有坐出安排,在继承遗产时法律会根据死者亲属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确定死者遗产继承的顺序。在这四种继承方式中,法定继承的效力最低,第三种的法律效力最高。二、继承是法律行为还是事实行为继承是事实行为。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
    2023-06-23
    421人看过
  • 民法典事实婚姻是否是合法继承人
    在1994年2月1日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法定结婚的条件,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为事实婚姻,男女双方互有继承权。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结婚登记】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1994年2月1日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经补办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有继承权;未补办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无继承权。民法典事实婚姻是否可判不准离婚民法典规定,我国已经不承认事实的婚姻关系,事实的婚姻关系按同居关系处理,所以事实婚姻关系不存在离婚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婚姻无效和被撤销的法律后果】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
    2023-08-12
    231人看过
  • 事实婚姻是不是就可以自行解除
    事实婚姻关系不能自行解除。因为我国相关法律规定,1994年2月1日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未办理结婚登记,并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按事实婚姻处理。即应当采取补办结婚登记后,申请离婚登记,或直接向法院起诉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事实婚姻关系如何解除事实婚姻关系解除方法如下:1、同居的时间发生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公布实施以前,按事实婚姻处理,这种情况除非双方愿意补办结婚登记,否则只能到人民法院起诉离婚,不能到婚姻登记部门办理协议离婚;2、另一种是同居的时间发生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公布实施以后,这种情况不属于事实婚姻,属于非法同居,不存在离婚的问题;3、但是一方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非法同居关系,并主张财产分割或子女抚养问题,法院可以受理。如果单独向法院主张解除非法同居关系的,法院不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条未依据民法典第一
    2023-07-27
    476人看过
  • 行政事实行为与民事事实行为是什么
    行政事实行为与民事事实行为我国的行政法学脱胎于民法学,因此研究行政行为不可避免的要先研究民事行为法学理论。民事法学作为比较成熟的法律体系,对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要件为标准,将其分为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相关法律知识:1、意思表示方面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行为人设立法律关系的外在表示。而事实行为则不以意思表示为其构成的基本要素。2、法律效力方面法律行为以行为人的预期不同的意思表示内容而产生不同的法律效力。事实行为不以当事人预期的意思表示发生法律效力,行为人的客观活动构成事实行为,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就在当事人之间形成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3、基本规则方面根据意思表示的不同法律行为的基本规则分为表意人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自愿真实、意思表示内容合法、意思表示不违反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意思表示符合法定的形式要求等内容。而事实行为的基本规则则包括:主观心理状态、行为的客观内容、行为所引
    2023-06-11
    289人看过
换一批
#遗产继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定继承是指,如果被继承人在生前没有立有遗嘱的情况下,根据法律相关规定,按照一定的顺序开展继承的一种遗产继承方式。 法定继承必须遵循法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人的继承顺序以及遗产分配规则等原则。... 更多>

    #法定继承
    相关咨询
    • 到底什么是事实婚姻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6-29
      1、事实婚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事实婚姻泛指具有婚姻意思的男女,有夫妻共同生活的实质条件,且群众一般也承认其夫妻关系,但是未履行法定的结婚登记形式。包括符合结婚实质条件而未登记的事实婚姻和不符合结婚实质条件的事实婚姻两种。我国法律有条件的承认符合结婚实质条件的事实婚姻。即1994年2月1日前成立的符合结婚实质条件的事实婚姻。 2、狭义的事实婚姻仅指1994年2月1日前,双方符合结婚的实质
    • 事实婚姻到底可不可以离婚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26
      可以的,事实婚姻需要通过诉讼方式办理离婚。因为事实婚姻没有结婚证,所以是不允许在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的。如果双方为事实婚姻要离婚的话,必须到法院起诉,事实婚姻起诉时要提供双方何时开始同居生活的相关证据,这样法院依法认定是否构成事实婚姻,以及婚姻关系的起始时间,再进一步认定哪些属于婚内的共同财产,并依法进行分割。
    • 继承继承到底是以什么顺序继承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02
      继承的顺序如下: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是第二继承人。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继承和遗赠继承的,按照遗嘱和遗赠进行办理;如果没有遗嘱和遗赠的,按照法定继承进行。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
    • “捏造事实,实名反击”到底是什么罪?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10
      犯诽谤罪。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 继承权到底可不可以约定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24
      法定继承权可以约定。法律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民法的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还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所以被继承人可以通过立遗嘱的方式约定法定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