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机关是指人民政府派出的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一定区域内设立派出机关。
我国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主要有三种类型:
(1)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行政公署;
(2)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区公所;
(3)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街道办事处。除此之外,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也属于派出机关,派出机关不能构成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而是派出它的那一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分支机构,但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
什么是派出机关
派出机关,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有关机关批准后,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行政机关。具体包括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行政公署、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设立的区公所、和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设立的街道办事处。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八条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设立若干派出机关。
县、自治县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
刑法罚金制度的历史演变
452人看过
-
善意取得制度的历史演变
234人看过
-
营运证扣分制度的历史演变
329人看过
-
仲裁员回避制度的历史演变
291人看过
-
民国时期土地制度的历史演变
280人看过
-
我国现行退休制度的历史演变
164人看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国务院秘书长在总理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国务... 更多>
-
我国历史上的户籍制度四川在线咨询 2023-02-13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中国历史上的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家族、宗族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现代户籍制度是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当代中国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13
-
限制性规定的历史历史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5商品经济发展早期,人们认为债是特定人之间发生的、基于特定的人身和信任的一种特殊关系,因而对债权转让和债务转移持否定态度。“罗马法以债权为连结债权人与债务人之法锁,变更任何某一端,则债权失其同一性。”故在当时,债权是不可转让的,债权两端的双方当事人是不可变更的。英国普通法的早期也不允许债权转让。按照普通法规定,债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不应允许第三人介入。第三人的介入势必引起法律上的诉讼。A等人主张
-
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演变是怎样的?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9劳动合同期限是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时间。劳动合同订立后,双方当事人便建立了劳动关系,各自要依据自己的劳动行为来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但是,这种权利义务关系不可能无头无尾,成为永恒不变的关系,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流动是必然的。劳动关系可能是较长期限的,也可能是短暂的,到底要维系多久,必须通过一定的具体时间表现出来,这就产生了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如果没有期限,双方当事人享
-
我国建国以来土地制度经历了哪些历史变迁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9土地改革:封建地主剥削的所有制-农民小所有制农业合作化:农民小私有制-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人民公社化:一大(规模)二公(公有化程度)改..。
-
我国对于累犯制度存在历史变化的优缺点,我国对累犯的量刑是怎样的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09累犯制度源远流长,是一项法理上争议颇多、法制上变化较大的制度。我国关于累犯的最早记载,可见于《尚书》中怙终贼刑的规定。时下,对于累犯制度的研究,学者们多着力于累犯的成立条件、法律后果等制度层面上的建构和累犯司法实践疑难问题的解决,而对累犯制度设立根累犯制度源远流长,是一项法理上争议颇多、法制上变化较大的制度。我国关于累犯的最早记载,可见于《尚书》中“怙终贼刑”的规定。时下,对于累犯制度的研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