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不能履行的情况有:
1、合同标的灭失;
2、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
3、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法院执行;
4、合同无效等情况。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签订合同后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确保另一方的权益不受损害。合同成立后,由于双方原因的变更,合同基础动摇或丧失,当事人可以变更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时,也可以解除合同,减少双方造成的损失。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况有哪些
1、劳动合同期满的;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4、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
5、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6、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如何应对政府因素导致的合同无法履行?
114人看过
-
合同条款无法履行的情形有哪些合同无法履行如何处理
286人看过
-
合同因甲方原因无法履行?
492人看过
-
研究合同履行不充分的因素
420人看过
-
行政处罚无效的因素有哪些?
224人看过
-
分析合同无效的原因:哪些情形可能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369人看过
继续履行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和期限履行合同义务。 继续履行可以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和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在出现违约行为时,双方应当及时协商解决,并根据合同约定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 更多>
-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因素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或者无法履行的事由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5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能预见是指当事人对某一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不能避免是指当事人客观上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不能克服是指当事人对于意外发生的客观情况所造成的后果不能排除。而客观情况,是指当事人不可抗拒的外来力量,如地震、水灾等。不可抗力是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时的法定免责事由,但当事人主张免责,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1.不能履行合同包括完全不能履行、
-
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合同终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可抗力因素指哪些因素指哪些?上海在线咨询 2024-09-25不可抗力一般指: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调整。但不可抗力其实是可以约定的,有些时候,双方会把罢工等事件也约定为不可抗力因素。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时不能够预见、不能够避免并不能够克服的客观情况。构成不可抗力必须具备以下要件: A.不可预见的偶然性。 不可抗力所指的事件必须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可预见的事件,它在合同订立后的发生纯属偶然。 B.不可控制的客观性。
-
拒绝履行合同的要素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1-07-14有权拒绝履行合同的条件有: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因素有哪些施工合同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09以下事项发生,发承包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调整合同价款: 1、法律法规变化; 2、工程变更; 3、项目特征不符; 4、工程量清单缺项; 5、工程量偏差; 6、计日工; 7、物价变化; 8、暂估价; 9、不可抗力; 10、提前竣工(赶工补偿); 11、误期赔偿; 12、索赔; 13、现场签证; 14、暂列金额; 15、发承包双方约定的其他调整事项。
-
行政处罚无效的因素有哪些?香港在线咨询 2021-07-10无法定职权、无有效意思、无事实根据、无法律依据。 1、原因:⑴具体行政行为明显或重大的违法情形(如要求从事违法犯罪行为)⑵实施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不明确或行政主体无权、种类越权实施具体行政行为⑶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或者要求从事客观上不可能实施的行为⑷明显缺乏法律依据。 2、效力:⑴该无效行政行为自始地、当然地不发生法律拘束力和执行力⑵相对人不受其拘束,可自行决定不履行其所设定义务⑶行政机关也不得予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