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胎儿的权利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5 10:10:13 341 人看过

我国《民法典》中现已经规定了对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主要在遗产继承、赠与方面。如何更加细致全面的保护胎儿的权利还需要进一步的根据实践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三条【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起止】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第十四条【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第十六条【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胎儿预留份】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0: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遗产分割相关文章
  • 关于胎儿利益保护与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有什么关系
    关于胎儿的利益保护与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关系问题,国内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的观点认为,对胎儿利益的保护并不必然以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为前提。承认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在继承和侵权中如何保护胎儿利益的问题。在坚持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不承认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的法律框架内,也是可以通过作出特别规定达到对胎儿利益保护的目的。1、关于继承中的胎儿利益保护问题,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为胎儿保留必要份额的规定可以达到保护胎儿利益的目的。2、胎儿在未出生之前,其健康生存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是侵权责任问题。胎儿在母体中遭受侵害,应当区分具体情况来加以考虑:如果胎儿出生后是活体的,则可以作为主体独立请求,有权就其受到的损害独立提出赔偿请求,但可以在时效方面作出特别规定,即在出生前诉讼时效中止;如果是死体,则由其母亲提出请求,把对于胎儿的侵害视为对母亲的侵害,母亲可以身体健康
    2023-08-12
    163人看过
  • 胎儿权利的探究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胎儿亲子鉴定胎儿亲子鉴定怎么做在孕妇怀孕满8周后通过阴道穿刺取绒毛进行DNA检测;做胎儿DNA鉴定的最佳时间是在怀孕满16周后通过腹部穿刺取羊水进行鉴定。但是采集胎儿绒毛相对风险较大;怀孕16-30周可以采集胎儿羊水,这个是孕期相对而言较安全的鉴定方法;一般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且是可以鉴定清楚的。与父亲的带毛囊的头发、用过的牙刷或血液一起通过邮寄的方式送检,一般是不需要任何证明的,如果亲自去检查就需要被鉴定人的身份证、结婚证明、孩子出生证,由法院、检察院、公安部门或律师事务所签发的亲子鉴定委托书,费用一般是3000-4000元。《民法典》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
    2023-07-06
    417人看过
  • 胎儿利益保护:探讨与实践
    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胎儿相关概念的界定对胎儿在医学上的界定主要有时间的长短而定,胎儿在母体的时候,时间不同,其的称谓也不一样,最初的称谓是受精卵和胚胎期,受精卵经发育,最先的两周是孕卵;随着器官的渐渐成形,叫胚胎;人的样式的显现是在胚胎的六周后,胎儿的称呼是在八周后。因此,胎儿具体是指妊娠晚期子宫不生育子女或后代,然后主要器官和系统往往形成。医学上关于胎儿的释义更于精准。因此,胎儿特指生命被孕育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在此之前的皆不是胎儿。胎儿在法律上的界定更是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标准语尺度予以衡量和把握,更别说对其的法律上的专门保护,学术界对胎儿的讨论也是人云亦云,有些大家认为生命体是在母体胎盘中的是胎儿,视为生命发
    2023-08-14
    493人看过
  •  胎儿利益保护方面的最新进展
    胎儿人身利益的保护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胎儿亲属法上的身份利益、胎儿的身份利益、胎儿的卫生保健利益和胎儿的生命利益。这些利益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胎儿人身利益的保护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胎儿亲属法上的身份利益,包括亲权利益和亲属权利益,以及监护权中基于亲属法的部分内容而产生的利益,这些利益也应该得到保护。2.胎儿的身份利益,这是指胎儿在法律上应享有的权利和利益,例如受精卵的形成、胚胎的发育和诞生等。3.胎儿的卫生保健利益,这是指胎儿在出生前和出生后所享有的医疗保健权利,包括产前检查、分娩和儿科服务等。胎儿在母体中为第三人外力所伤,胎儿健康受到损害,也应予以延伸保护,是为先期健康法益;4、胎儿的生命利益。胎儿不能说具有人的生命,但其具备人的生命的若干条件,是即将成为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形态,法律对其生命利益也应予以延伸保护。 胎 儿 健 康 保 护 : 先 期 健 康 、 延 伸 生 命按
    2023-09-04
    471人看过
  • 其他国家对胎儿利益的保护范围
    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来看,瑞士、匈牙利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对胎儿利益采取总括的保护方式,没有限定具体的范围。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只在涉及赠与、遗产继承、损害赔偿等某些事项上,对胎儿的利益进行保护。其他国家的上诉期限不同国家法律关于不同性质的诉讼案件上诉期限的规定不完全相同。在德国,对刑事案件提起上诉,必须是在宣告判决之后1周内。在日本,审级不同,上诉期限也不同,对地方法院、简易法院或家庭法院的判决不服,上诉期限为14日;对高等法院做出的第一审或第二审判决不服,上诉期限为10日。上诉期限的起算,许多国家从收到法院判决、裁定之日起算,如奥地利等国家。上诉期限届满,判决、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通常法律规定,由于法定原因延误上诉期限,可以在其原因消失后,扣除妨碍的期限不超过原上诉期限仍可上诉,但须经法院审查决定。有的国家允许在说明延期理由或原因后延长上诉期限提出上诉,不需要由法院批准,如
    2023-08-18
    269人看过
  • 胎儿人身利益的延伸保护是什么
    1、胎儿亲属法上的身份利益,包括亲权利益和亲属权利益,这种身份利益存在于胎儿受孕之始,当其成功地怀于母体之中时起,事实上就已存在了该胎儿与其父母及其他亲属之间的身份关系。2、胎儿的身份利益。如他人非法利用胎儿死体,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对死者遗体、遗骨保护规定的立法精神,应认定为侵害胎儿先期身体法益,追究侵害人的民事责任。3、胎儿的健康利益。胎儿在母体中为第三人外力所伤,胎儿健康受到损害,也应予以延伸保护,是为先期健康法益。4、胎儿的生命利益。胎儿在母体中因第三人外力致伤而堕胎,在剖腹产手术过程中因医生的过错行为而致胎儿丧失生命特征,均为侵害胎儿生命法益,应承担侵权责任。《民法典》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024-05-01
    95人看过
  • 民法典胎儿是否具备民事权利,民事权利的保护有哪些
    一、民法典胎儿是否具备民事权利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未出生的胎儿是具有一定的民事权利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二、民事权利的保护有哪些1、民事权利的保护,是指为保障权利不受侵害或恢复侵害的民事权利所采取的救济措施。2、民事权利的保护分为自我保护和国家保护。3、民事权利的自我保护,又称为私力救济,是指权利人自己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来保护其权利。自我保护的方式主要有自卫行为和自助行为两种。4、实施自助行为的条件为:1、须为保护自己的权利;2、须情事紧迫来不及请求国家保护;3、须采取法律许可的方式;第四,须事后当即请求国家保护5、民事权利的国家保护,又称公力救济
    2024-01-25
    401人看过
  • 胎儿的生命权是否受宪法保护
    一、胎儿的生命权是否受宪法保护胎儿的生命权受到宪法的保护,宪法规定生命权属于人格权。生命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生命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生命是公民作为权利主体而存在的物质前提。二、什么是健康权健康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身体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身体健康是公民参加社会活动和从事民事活动的重要保证。保护公民的健康权,就是保障公民身体的机能和器官不受非法侵害。健康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最基本人权。是公民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之一,如果健康权得不到保障,那么公民的其他权利就无法实现或很难实现。保护公民的健康权是我国刑法、民法等多项部门法的共同任务。非法侵害公民的健康权,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三、生命健康权受到侵权应该怎样去维权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公民享受其他权利的基础。生命健康权包括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未成年人享有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侵害
    2023-05-03
    294人看过
  • 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规定,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
    一、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规定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规定即指胎儿继承份额的保留制度,在分割遗产时,如果有胎儿(该胎儿出生后应属于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范围)的,应当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对胎儿保留份额的处理,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还是活体而不同:1.如果胎儿出生时是活体的,则该保留份额为该婴儿所有,可由其母亲代为保管。2.如果胎儿出生后不久即死亡,则该保留份额为该婴儿所有,但应由该死婴的法定继承人按法定继承处理。3.如果胎儿出生时即为死胎,则该保留的份额由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再分割。二、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胎儿民事权利能力具有“单向性”的特点,仅限于“为保护胎儿的利益”的方面,具体要从如下方面理解:1.保护胎儿的遗产继承利益,胎儿享有继承权。2.保护胎儿的赠与利益。如胎儿出生前其祖母赠与其50万元,其父母可代为接受,但此时胎儿对该50万元享有权利。3.胎儿身份利益的保护问题。如胎儿出生前,其生母甲因乙的交通
    2023-06-06
    340人看过
  • 法律是怎样保护未出生胎儿的利益
    一、法律是怎样保护未出生胎儿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十六条【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胎儿预留份】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二、胎儿出生是死体遗产由谁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
    2023-04-13
    240人看过
  • 尊重胎儿的生存权利
    法律综合知识
    很久以前看过一个香港鬼片,里面有一个情节很吓人,一些小鬼到处捣乱,害人,他们都是一副支离破碎被缝补起来的样子,一个通灵的人把这些恶婴供奉在一个小殿里。他们都是被打掉的胎儿,投不了胎,只能成为恶鬼。有一个怨气特别重的恶婴因为数次投胎都没成功,所以不再安心等待机会,疯狂报复那些随意打胎的男女。故事最后当然是有人收服了这个恶婴消去了他身上的戾气,帮助他投胎做了人。这是一个很蹩脚的鬼故事,但这个恶婴的桥段我却一直记得。很少有人会从一个胎儿的角度去考虑打胎这个问题。很少有人去讨论胎儿人权的问题,我们都习惯了把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作为可以享受人权的对象,而一个依附于母体生存的胎儿,只能算是母亲的附属。当习惯了以我们自己的角度去考虑一件事的利弊,胎儿的利益就成了可以忽略不计的问题,这么做跟想吃一只鸡而去杀掉一只鸡何异?鸡母精问,一个不到七个月大的胎儿算不算是人?我想了很久,慎重回答,算。胎儿在27周就基本
    2023-06-08
    69人看过
  • 胎儿民事权利能力有哪些对,胎儿保留份额的处理
    一、胎儿民事权利能力有哪些胎儿民事权利能力主要有遗产继承权以及接受遗赠的权利,其他情况下胎儿不享有民事权利。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所以,只有胎儿出生时是活体才有相应的权利。二、对胎儿保留份额的处理对胎儿保留份额的处理:1.如果胎儿出生时是活体的,则该保留份额为该婴儿所有,可由其母亲代为保管。2.如果胎儿出生后不久即死亡,则该保留份额为该婴儿所有,但应由该死婴的法定继承人按法定继承处理。3.如果胎儿出生时即为死胎,则该保留的份额由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再分割。一方面,从继承的角度,要为胎儿保留必要的继承份额,体现了特留份制度。同时,还保障了胎儿接受赠与等方面的利益。另一方面,造成侵权之后,例如在出生前因不当行为导致胎儿的出生缺陷等,胎儿出生之后可以独立请求赔偿。传统民法对自然人权益的规定,通常是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胎儿利益保护在这种立法模式之下就无从谈起。而《民法典》
    2024-03-17
    171人看过
  •  胎儿权益的延伸:法律如何保障其权益
    胎儿亲属法所涉及的权益包括亲权利益和亲属权利益。胎儿自受孕之时起便存在,成功植入母体时,便形成了胎儿与其父母和其他亲属之间的身份关系。胎儿的身份利益、健康利益和生命利益受到侵害时,应予以延伸保护。1.胎儿亲属法所涉及的权益包括亲权利益和亲属权利益。这种权益自胎儿受孕之时起便存在,当胎儿成功植入母体时,事实上就已经形成了胎儿与其父母和其他亲属之间的身份关系。2、胎儿的身份利益。如他人非法利用胎儿死体,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对死者遗体、遗骨保护规定的立法精神,应认定为侵害胎儿先期身体法益,追究侵害人的民事责任。3、胎儿的健康利益。胎儿在母体中为第三人外力所伤,胎儿健康受到损害,也应予以延伸保护,是为先期健康法益。4、胎儿的生命利益。胎儿在母体中因第三人外力致伤而堕胎,在剖腹产手术过程中因医生的过错行为而致胎儿丧失生命特征,均为侵害胎儿生命法益,应承担侵权责任。胎儿亲属法胎儿亲属法是一种保护胎儿权益的
    2023-10-29
    491人看过
  • 如何在遭受家暴的同时保护自己和胎儿?
    对于构成犯罪的家庭暴力,受害妇女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暴力造成重伤、死亡的,受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被害人因强制、恐吓等原因不能告知或者因年老、病、盲、聋、哑等原因不能亲自告知,其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可以代为告知。家暴孕妇什么程度可以判刑家暴孕妇须达到轻伤程度,才可以判刑。如果经警方指定司法鉴定机构给出的鉴定结论为轻伤,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所谓“家庭暴力”的受害人与犯罪嫌疑人为夫妻关系,那么受害人可以在故意伤害的纠纷解决之后,再次发起离婚诉讼,将故意伤害的判决书或者司法鉴定机构给出的轻伤鉴定结论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
    2023-07-07
    479人看过
换一批
#遗产继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遗产分割是指继承开始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继承人共同继承遗产时,依法律规定的分配原则或者遗嘱指定的数额的遗产所进行的分配。根据中国民法典的规定,分割遗产首先应当贯彻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由当事人协商处理。... 更多>

    #遗产分割
    相关咨询
    • 胎儿该如何保护?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2-14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未存活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对胎儿保留份额的处理,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还是活体而不同: 1.如果胎儿出生时是活体的,则该保留份额为该婴儿所有,可由其母亲代为保管。 2.如果胎儿出生后不久即死亡,则该保留份额为该婴儿所有,但应由该死婴的法定继承人按法定继承处理。 3.如果胎儿出生时即为死胎,则该保留的份额由被继承
    • 胎儿的利益是怎样保护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7-26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未存活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对胎儿保留份额的处理,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还是活体而不同。如果分娩出事死体,则从一开始无法继承。
    • 胎儿应当保护什么样的利益?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7-13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未存活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对胎儿保留份额的处理,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还是活体而不同。如果分娩出事死体,则从一开始无法继承。
    • 民法典中对胎儿利益的保护
      江苏在线咨询 2023-11-27
      法律分析 《民法典》关于胎儿利益的保护主要有: 1、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未存活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 怎样保护胎儿的基本权益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07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未存活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对胎儿保留份额的处理,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还是活体而不同: 1.如果胎儿出生时是活体的,则该保留份额为该婴儿所有,可由其母亲代为保管。 2.如果胎儿出生后不久即死亡,则该保留份额为该婴儿所有,但应由该死婴的法定继承人按法定继承处理。 3.如果胎儿出生时即为死胎,则该保留的份额由被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