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过失犯罪的概念及其两种形式: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危害,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导致行为实际上造成了这种危害,属于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的形式: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分别指什么?
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两种不同的过错形式。疏忽大意的过失指的是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并轻信能够避免该结果的发生,以致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行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则是指行为人由于过于自信而轻信自己的能力,能够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以致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行为。这两种过失形式在法律上都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无论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都可能导致行为人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危害。因此,我们应该时刻警惕自己的行为,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潜在的风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正。
《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能否在过失犯罪中确定共同犯罪?
364人看过
-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构成犯罪范围是什么
65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范围
367人看过
-
在犯罪过程中犯罪中止是犯罪吗
499人看过
-
过失犯罪的罪过形式的特征
351人看过
-
什么是过失犯罪,自然人过失犯罪的处罚
252人看过
-
过失犯罪量刑范围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03刑法有规定的,如重大交通事故、安全责任事故等应负刑事责任;刑法没有规定的不负刑事责任。 因为行为人本来应该也能够正确地认识一定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但他却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极不负责的态度,从而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国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支配之下
-
服刑罪犯的特赦范围是什么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09一是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服刑罪犯。对这类罪犯予以特赦,目的在于突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主题,体现本次特赦的历史意义。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参加过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对外作战的服刑罪犯,但几种严重犯罪的罪犯除外。符合上述条件的服刑罪犯曾经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作出过贡献,符合本次特赦目的。草案规定对上述罪犯中犯贪污受贿犯罪,
-
职务犯罪的特征,过失犯罪是什么样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11中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的形式: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
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范围香港在线咨询 2023-03-06过失犯罪是可以成立共同犯罪的,条件如下: 1、各行为人都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共同注意义务。 2、数人实施或促成了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行为,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 3、行为人在主观上都是过失。不论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或两种过失的竞合,均不影响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
-
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的犯罪特征是什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3-01-15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由于过失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其犯罪构成的特点是: 1、客观方面表现为由于行为人的作为或不作为,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一般发生在劳动生产或日常生活等场合,对他人的生命安全缺乏应有的注意,以致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 2、主观方面是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