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不调整非劳动关系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1 18:44:00 342 人看过

根据《劳动法》第2条,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条的规定,下列人员不是《劳动法》上所称为劳动者,不适用《劳动法》。

1、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依法行使国家职权的行为,不是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而国家职权不能作为合同的对象,从而不能把公务员祝为雇员。我国当前采取的是公务员和非公务员分别立法的模式,公务员劳关系,由国家公务员法和其他法律加以规范。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工作人员(如工、青、妇等社会团体的机关工作人员)也不适用《劳动法》。

2、农村劳动者(或称农业劳动者、农民)

毫无疑问,农民属于劳动者的范畴,但农民劳动关系是否由《劳动法》调整,争议很大。现在立法的态度是,农村劳动者通过家庭联产承包合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农民与村民委员会之间不属于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调整。但是,如果作为乡镇企业的职工或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与相应的企业、雇主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仍应是《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3、现役军人

正在服役的军人肩负着保卫祖国和人民安全的重任,这是符合服役条件的公民应尽的义务,所以任何国家均规定现役军人不适用《劳动法》。

4、家庭保姆

家庭保姆是否适用劳动法,各国规定不同,有的国家规定家庭保姆适用劳动法。

一、什么是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和受劳动保护。

二、什么是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同时,也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13日 03: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乡镇企业相关文章
  • 新劳动合同法催生“劳动关系协调师”
    一、职业概况1、职业名称:劳动关系协调员(师)2、职业定义:从事劳动合同管理、参与集体协商、促进劳资沟通、预防与处理劳动争议等协调劳动关系的专业工作人员。3、职业环境:室内、外。4、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协调能力、应急处理能力。5、职业特性:协调员充当润滑剂企业和员工之间发生纠纷,主要是缺乏沟通渠道,导致两者之间无法建立好的劳动关系,最后对簿公堂。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说,其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少,也影响了企业的和谐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这就需要专业的人员从事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关系协调的工作。早在2007年底,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发布了劳动关系协调员这一新职业。明确这一职业指的是从事劳动标准的宣传和实施管理以及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协调、促进劳资沟通、预防
    2023-06-05
    323人看过
  •  劳动关系调整:最新通知及解读
    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是用人单位单方面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的一种方式。当劳动合同有效成立并履行完毕之前或期间,用人单位可以通知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导致合同提前终止并消灭。该行为在法律层面属于形成权,只要通知送达对方,就发生如下法律效力:1、原来签订的劳动合同提前终止,即原来的劳动合同中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2、产生因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导致的新的法律权利义务关系。以下是对您提供的内容进行改写后的文本:根据形式上的分类,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可以被归类为通知书的一种形式。但从实质意义上来看,它是一种劳动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方式。具体来说,当劳动合同有效成立并履行完毕之前或期间,用人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可以通知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从而导致合同提前终止并消灭。这是一种单方面的行为,即仅由用人单位单方面发出通知即可使合同终止。该行为在法律层面属于形成权,只要通知送达对方,就发生如下法律效力:1、原来签订的劳动合同提
    2023-09-02
    311人看过
  • 构建劳动关系的立体调整模式
    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由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化的劳动关系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化、契约化的劳动关系。适应这一变化,如何来构建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模式呢?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相结合、财产性和人身性相结合的特性,这一极其复杂的特性决定了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调整既不是单纯采用民法调整平等关系时所采用的意思自治方式,也不是单纯采用行政法调整行政关系时所采用的立法者直接决定当事人的具体权利(或权力)义务的方式,而是综合运用公法和私法的调整方式,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立体调整模式。正是由于这种创新,劳动法才得以脱离民法,自立门户,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具体来讲,劳动法的调整模式由宏观调整、中观调整、微观调整三个层次构成。进行宏观调整的法律是《劳动基准法》和《劳动监察法》,调整对象是整个国家的个体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劳动基准法》
    2023-06-07
    338人看过
  • 劳动法:“超龄”不存在劳动关系?
    现年54岁的原告侯某,因劳务(雇佣)合同纠纷一事,将北京某酒家有限公司告上法院,本案现已于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审理终结。原告侯某诉称,原告于2007年8月24日到被告公司工作,任职洗碗工,当时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原为750元,2008年1月调整为1000元。2007年8月24日至12月31日期间,原告每月休息四天,国庆节与元旦均未休息,春节放假十天。春节过后,原告便被被告辞退。现起诉要求被告支付原告加班费3986元,并要求被告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1000元及要求被告支付解除的经济补偿金1000元。被告北京某酒家有限公司辩称,2008年1月1日至3日,因公司停业,原告休息。被告于2008年1月4日开业,原告因工作需要每周休息一天。春节被告放假十天,法定节假日为3天,其余7天为加班的补休。被告要求原告初十回京,而原告到2月底才回到公司,被告按规定对原告作出了按自动离职处理的决定。对
    2023-06-10
    68人看过
  • 关于劳动关系调整与政府作为的思考
    和谐社会需要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与稳定,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协调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长远看,不只存在于原国有企业的下岗工人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中,更多的存在于非公企业雇主与新生的产业大军的关系中。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非公企业中曝露出不少劳动关系矛盾隐患,劳动关系不和谐,甚至恶化的现象也有发展蔓延趋势。因此,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已成当务之急。我国劳动关系中的突出问题应当说,在我国劳动关系总体稳定的同时,劳资双方的矛盾与纠纷也日益尖锐和复杂。(一)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劳动关系存在矛盾。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制后,明晰了企业产权,改变了劳动者身份,转换了企业机制,促进了企业发展。但是,改制后的企业,由于产权关系、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造成劳动要素重新配置下的利益关系大调整。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与分配所导致的矛盾与纠纷
    2023-06-05
    380人看过
  • 劳动法律关系调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争议处理方法探讨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争议具体处理如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诉讼或者协商解决。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的调解原则。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超龄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该如何维权?近年来,已达退休年龄的超龄工人在劳务市场上越来越常见,但他们在遭遇欠薪、工伤等事件时,不能申请劳动仲裁,只能通过民事诉讼途径维权。维权成本高、耗时长,令他们苦不堪言。【案件回放】赵女士今年57岁,去年经人介绍到南京一家公司打工贴补家用,约定月工资4000元。上了大半年班,她却只拿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与对方沟通未果后,赵女士希望通过仲裁维护自身权益。对方却表示:我们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去仲裁也没
    2023-07-11
    85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哪一种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哪一种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一种人身与财产相结合的社会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调整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既包含人身关系又包含财产关系,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
    2023-08-18
    400人看过
  • 什么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最基本形式
    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依据调节手段的不同,主要分为七种,即通过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劳动合同规范的调整;集体合同规范的调整: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的调整;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的调整;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调整#劳动监督检查制度的调整。一、劳动关系的基本内容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工作事件、休息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劳动纪律及奖惩、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等方面形成的关系。2、此外,与劳动关系密不可分的关系还包括劳动行政部门与用人单位、劳动者在劳动就业、劳动争议以及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关系。3、工会与用人单位、职工之间因履行工会的职责和职权,代表和维持职工合法权益而发生的关系等等。《劳动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
    2023-02-26
    184人看过
  • 哪些由劳动法调整
    根据我国《劳动法》有关规定,劳动法调整范围如下: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一、劳动法规定的用工年龄《劳动法》用工年龄为16岁。根据《中华人
    2023-03-19
    59人看过
  • 公司私自调动劳动关系可以吗?
    根据劳动法,企业能随意调动员工的职位吗1、公司调动你的岗位,应有合法理由,根据劳动法,企业不能随意调动员工的职位。2、公司无权单方面调你的岗位,有权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否则你可以不去新岗位,你若离职,要跟你协商达到一致,每工作一年补偿你一个月3、公司有权利对对员工工作岗位进行变动,但由于我国《劳动法》强调书面劳动合同,所以公司在变动员工工作岗位时首先要受到与员工所签的劳动合同的约束。4、如果合同没有规定企业可以随意掉岗,企业可以随时调动。如果没有规定,企业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调动岗位。不能,应该双方协商一致才行,当然,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的除外。5、按劳动法规定调动岗位属变更劳动合同需双方协商一致才行6、公司私自调换岗位违反劳动法的,用人单位调岗应和员工协商一致的。7、《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
    2023-04-19
    465人看过
  • 企业放纵非法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5条的规定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案例:李某是某公司财务部的出纳人员。2009年7月,李某与公司的劳动合同到期,人力资源部于6月向其发放了一份续签劳动合同通知书,写明公司将继续以原劳动合同内容与李某续签3年的劳动合同。李某认为自己已经在公司工作了3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距离上一次调薪已经2年,这次续签劳动合同应当提高薪酬,于是便拒绝了公司的续签要求。2009年12月,李某发现自己的薪酬毫无上调的可能,便向公司提出辞职。李某离职没几天,公司就收到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开庭通知,李某要求公司向其支付2009年7月至12月之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公司认为,未续签书面合同是因为李某本人拒绝,而不是
    2023-06-12
    460人看过
  • 非劳动关系合同中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联系与区别
    一、非劳动关系合同中两者在性质上有着根本区别1、劳动关系,从劳动法意义上讲,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关系。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者无有效书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劳动用工关系。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2条和第17条的规定,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可认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关系是指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通过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用工关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依法通过订立、履行、变更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合同关系。2、劳动合同,根据
    2023-04-29
    393人看过
  • 我国的劳动关系是调整哪两者之间关系的?
    一、我国的劳动关系是调整哪两者之间关系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和受劳动保护。用人单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同时。也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二、如何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证明可以从工资领取单上找,或者是从企业签到簿上找,或者是人证方面找,最好到劳动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人员进行调查取证,对企业未签订劳动合同等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事实进行监察取证并进行处罚。1、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确
    2023-04-29
    185人看过
  • 委托与劳动关系不能形成劳动关系的说法
    委托关系未必能形成劳动关系。首先,双方需要满足建立劳动关系的条件。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用人单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同时。也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集体劳动关系与个别劳动关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专家认为劳动关系的一般定义可以界定为: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为实现生产过程所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从宏观而言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所谓个别劳动关系、集体或团体劳动关系、社会劳动关系或产业关系。这三个层面的关系,既是一种互相联系的逐级包容关系,又是在性质和法律特征上有所区别的具有相
    2023-08-05
    465人看过
换一批
#农业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指由农民举办的集体、合作、个体企业。乡镇企业一般具有固定(或相对固定)的生产经营场地(所)、设备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人员;具备独立核算的条件,或虽非独立核算单位,但有单独的账目,承担经济责任和纳税义务。 常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季节性生产经营活动... 更多>

    #乡镇企业
    相关咨询
    • 劳动关系调动协议中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河南在线咨询 2023-11-09
      劳动关系调动协议中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通过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劳动合同规范的调整;集体合同规范的调整;民主管理制度的调整;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调整;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调整;劳动监督检查制度的调整。
    • 劳动关系调整是合并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1
      我们不清楚双方具体情况,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争议的,可以通过仲裁申请调解,临沂市社保直属申请流程如下,。县区企业职工联系县区人社局明确。
    • 只调整员工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可行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7
      首先看你是否有事业编制,没有的适用劳动法,可以申请仲裁。
    • 劳动关系确立要注意哪些方面劳动法主要调整对象劳动关系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15
      劳动法的主要调整对象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力由另一方用于同其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生产关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5月25日颁布的《关于确定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对“劳动关系成立”的界定做了比较明确的界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
    • 本溪市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问题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25
      本溪市劳动关系的调转,凭离职证明前往当地社保局和公积金中心办理就可以的。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解除之后,此时劳动者是应当处理好相应的问题的,以保证自己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