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劳动者损失的情形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3 21:02:26 167 人看过

赔偿劳动者损失的情形:

(一)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的;

(二)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

(四)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包括哪些

其一,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注意,此工作年限包括《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的工作年限),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其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在十年以内的。

其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过失性解除情形和医疗期满解除、不能胜任解除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违约金赔偿标准是什么

劳动合同违约金赔偿标准如下:

1、经济赔偿金为原经济赔偿金和额外经济赔偿金;

2、赔偿金为应得工资乘25%;

3、赔偿总金额为直接经济损失加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

4、经济赔偿金为工作年限乘月工资。

三、劳动合同违约的处理方式是:

1、用人单位只能在两种情形下约定违约金,即: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与劳动者签订服务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劳动者违反协议规定的,除这两种情形以外,不得约定违约金;

2、社保关系在劳动合同解除后十五日内,用人单位需要配合劳动者转移,否则劳动者可以到劳动仲裁大队投诉,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应当赔偿;

3、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5日 23: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者相关文章
  • 用人单位赔偿金的计算方法以及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损失的情形
    用人单位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是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六个月以上是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是支付半个月工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损失的情形有劳动者违反了劳动单位规定,给单位造成损失等情形。一、用人单位赔偿金的计算方法用人单位赔偿金的计算方式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二、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损失的情形有哪些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损失的情形:1.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2.劳动
    2023-04-26
    305人看过
  •  劳动者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承担损失赔偿?
    1. 用人单位在招聘后故意延迟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推迟续订,这种行为属于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2. 用人单位由于自身原因导致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合同,或者部分无效合同,这种情况下合同的效力存在争议。1.用人单位在招聘后故意延迟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推迟续订,这种行为属于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2.用人单位由于自身原因导致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合同,或者部分无效合同,这种情况下合同的效力存在争议。 用 人 单 位 签 订 无 效 合 同 , 劳 动 者 是 否 有 赔 偿 责 任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则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障标准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社会福利保障标准应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如果没有集体合同或集体合同未规定,则实行同工
    2023-09-24
    457人看过
  • 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不赔偿劳动者的损失怎么赔偿
    没签劳动合同要如何赔偿视情况而定:1、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2、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一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仅要每月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并且应该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2)用人单位用工一年后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11个月两倍的工资,视为已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有什么坏处?1、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主要证明,若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难以证明劳动关系,没有保障。2、因为没有劳动合同约定期限,在未超过一年,未形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关系前,单位可以随时单方终止劳动合同。3
    2023-08-18
    425人看过
  • 劳动者失误造成单位损失如何赔偿
    通常来说,具体情况需要进行详尽的分析与判断。首先,如果劳动合同中对类似事宜有所明确规定的话,我们就应该遵照合同约定实施相应处理措施。其次,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我们可能会选择采取直接从员工薪资中扣除相应赔偿金额的方式,这种做法需要以劳动者实际造成的经济损失作为依据,但是,扣除的比例不宜过高(20%以内为宜),同时,扣除后余留的薪水也必须高于当地政府公布的月度最低工资标准。最后,如果与该名员工友好协商达成共识的话,我们还可以让员工直接承担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以上即是法律层面针对此类问题所做出的相关规定。如若您在此类事情上遇到问题或者希望获取更为专业详实的建议,我们强烈推荐您寻求专业律师团队的帮助。《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
    2024-04-28
    300人看过
  • 劳动者违约离职,劳动者是否应当赔偿单位损失?
    劳动者违约离职,劳动者是否应当赔偿单位损失?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当前,随着用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选择权越来越充分。应当说,劳动者的纷纷跳槽,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的,但是,这种择业劳动者违约离职,劳动者是否应当赔偿单位损失?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当前,随着用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选择权越来越充分。应当说,劳动者的纷纷跳槽,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的,但是,这种择业自由应该以尊重和不违反劳动合同为前提。《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劳动部1995年5月10日发布的《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4条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
    2023-06-10
    387人看过
  • 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损失的各种情况有哪些
    一、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损失的各种情况有哪些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损失的情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服务期协议,劳动者违反约定的,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劳动者因个人原因造成单位经济损失的,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等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
    2023-09-28
    304人看过
  •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需要赔偿劳动者的损失?
    问:我跟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薪金为5000块钱,主要负责公司的外联事务。但等我上班后,公司不仅把薪金降为4000元,还让我做除外联事务之外的很多杂事。我对此非常不满,跟部门经理提出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工资和安排工作,可他对之置之不理。我问:我跟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薪金为5000块钱,主要负责公司的外联事务。但等我上班后,公司不仅把薪金降为4000元,还让我做除外联事务之外的很多杂事。我对此非常不满,跟部门经理提出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工资和安排工作,可他对之置之不理。我现在想提出辞职,想咨询一事。我当时跟公司签合同时,有另一家公司也想跟我签合同,这家公司也知道,他们说会给我更高的工资,我才来到这里。现在他们不按合同办事,给我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我能要求他们赔偿吗?答: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
    2023-06-10
    322人看过
  • 劳动者违约离职应赔偿哪些损失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当前,随着用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选择权越来越充分。应当说,劳动者的纷纷“跳槽”,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的,但是,这种择业自由应该以尊重和不违反劳动合同为前提。《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由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系执行法定义务,加之劳动者经培训后通过劳动已为单位创造了一定价值,因此,培训费用的赔偿应当依据培训费的总额及劳动合同期限和劳动者为用人单位实际服务的时间来合理确定数额。(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即用人单位既得利益的损失。(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2023-06-13
    130人看过
  • 在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必须赔偿劳动者损失
    用人单位存在以下情形之一,造成劳动者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法违规的;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其他。一、劳动合同无效应该如何处理劳动合同无效的处理如下:1、劳动合同确认无效,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金额参照本单位同一或者类似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2、劳动合同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订立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缺乏有效要求,导致全部或者部分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二、无效的劳动合同的民事责任无效劳动合同的民事责任: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的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按下列规定赔偿劳动者损失:(一)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
    2023-03-24
    442人看过
  • 劳动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形有哪些
    1、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等,经治疗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单肢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2)两肢或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含3级)。(3)双手或双足全肌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4)完全性(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5)非肢体瘫的中度运动障碍。2、长期重度呼吸困难。3、心功能长期在Ⅲ级以上。左室疾患左室射血分数≤50%。4、恶性室性心动过速经治疗无效。5、各种难以治愈的严重贫血,经治疗后血红蛋白长期低于6克/分升以下(含6克/分升)者。6、全胃切除或全结肠切除或小肠切除3/4。7、慢性重度肝功能损害。8、不可逆转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期。9、各种代谢性或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所导致心、脑、肾、肺、肝等一个以上主要脏器严重合并症,功能不全失代偿期。10、各种恶性肿瘤(含血液肿瘤)经综合治疗、放疗、化疗无效或术后复发。11、一眼有光感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
    2023-04-16
    403人看过
  • 单位辞退劳动者赔偿情形有几种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共有20种情形,包括劳动者被迫辞职和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8种情形: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3、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6、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7、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8、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
    2023-06-17
    399人看过
  • 医疗保险损失不赔偿情形
    一、医疗保险损失不赔偿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统筹基金、附加基金和个人医疗帐户资金不予支付:(一)职工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配药或者在非定点零售药店配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二)职工就医或者配药时所发生的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用药范围和支付标准的医疗费用;(三)职工因自杀、自残、斗殴、吸毒、医疗事故或者交通事故等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四)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情形。二、什么是医疗保险医疗保险一般指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集聚了单位和社会成员的经济力量,再加上政府的资助,可以使患病的社会成员从社会获得必要的物资帮助,减轻医疗费用负担,防止患病的社会成员因病致贫。三、医疗保险的分类医疗保险
    2023-06-16
    204人看过
  • 劳动者离职是否需要赔偿单位损失
    一、劳动者离职是否需要赔偿单位损失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当前,随着用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选择权越来越充分。应当说,劳动者的纷纷“跳槽”,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的,但是,这种择业自由应该以尊重和不违反劳动合同为前提。《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二、劳动者违约离职如何赔偿损失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由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系执行法定义务,加之劳动者经培训后通过劳动已为单位创造了一定价值,因此,培训费用的赔偿应当依据培训费的总额及劳动合同期限和劳动者为用人单位实际服务的时间来
    2023-04-28
    330人看过
  • 劳动者在哪些情况下无需向用人单位赔偿损失?
    劳动者出现以下情形,属于用工单位不用给予劳动赔偿的:1、在试用期间经过培训、学习仍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了规章制度的,例如泄露了保密的内容;3、存在严重的不可挽救的失职行为,给用工单位造成巨大损失;4、同时与其他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用工单位造成严重影响,劳动者拒不改正;5、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不能进行工作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
    2023-07-16
    369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用人单位有哪些情形需要赔偿劳动者损失的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5-30
      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损失的情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服务期协议,劳动者违反约定的,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劳动者因个人原因造成单位经济损失的,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等情形。
    • 劳动者损失赔偿规定
      宁夏在线咨询 2024-12-15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若出现以下行为之一,对劳动者造成损害,则需承担赔偿责任: 1. 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在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 2. 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劳动合同订立无效,或者订立部分无效。 3.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的合法权益。 4.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
    • 劳动者辞职的情形及赔偿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28
      一、关于离职:您已按照法律规定提出辞职要求,完全可办离职手续。 劳动者辞职的情形如下:1.协商解除劳动者提出,经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关于赔偿问题:由于你和公司未签订培训协议,未约定服务期,相当于公司放弃培训服务期的权利,你
    • 什么情况下不能认定赔偿劳动者损失
      陕西在线咨询 2021-10-23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使用者有以下情况之一,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1)使用者故意拖延不签订劳动合同,即招聘后故意不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更新劳动合同的;(二)因使用者原因签订无效劳动合同或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三)使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侵犯女性员工或未成年劳动合同权益的;(四)使用者违反规定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约的;
    • 2022年哪些情况下应该赔偿劳动者损失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10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赔偿劳动者损失: 1、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的; 2、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 4、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