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中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期限不是法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百零六条
强制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被强制医疗的人进行诊断评估。对于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应当及时提出解除意见,报决定强制医疗的人民法院批准。
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有权申请解除强制医疗。
一、强制医疗的意义
强制医疗是出于避免社会危害和保障精神疾病患者健康利益的目的而采取的一项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人身自由予以一定限制并对其所患精神疾病进行治疗的特殊保安处分措施。
强制医疗是针对精神病人的一种社会防卫措施,而非刑罚措施。精神病人犯罪,往往是受病理作用的影响导致其在丧失辨认与控制能力的情况下实施了犯罪行为,因此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及对其适用通常意义的刑罚措施。然而,由于很多精神病人具有严重的暴力性攻击倾向,人身危害性极强,如果不对这些精神病人进行强制医疗,他们可能会继续危害社会。因此,不追究刑事责任、不处以刑罚并不意味着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放任自流;相反,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我国刑事诉讼法特别规定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强制医疗的适用条件有以下三个:
(一)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或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行为
立法将强制医疗的适用对象局限于具有暴力倾向以及主动攻击意识的精神病人,这在客观上要求行为人实施暴力行为并造成一定危害结果,即对公共安全造成了危害或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
(二)经法定程序鉴定属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有权启动精神病鉴定程序。在审判阶段,针对控辩双方有争议的鉴定意见进行核实时,法院可以启动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近亲属在审查起诉阶段有权申请启动精神病鉴定程序,对于侦诉机关已经进行的鉴定应当将鉴定意见告知犯罪嫌疑人或被害人、被害人死亡或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的,应告知被害人的近亲属或法定代理人,犯罪嫌疑人或被害人(被害人死亡或丧失诉讼行为能力时其近亲属或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
(三)有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也就是说还有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性。强制医疗程序只有检察院才能向人民法院申请启动,只有人民法院才能决定是否启动。
二、刑事案件强制医疗的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百零二条
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
第三百零三条根据本章规定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由人民法院决定。
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
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第三百零四条人民法院受理强制医疗的申请后,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人民法院审理强制医疗案件,应当通知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第三百零五条人民法院经审理,对于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
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强制医疗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第三百零六条
强制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被强制医疗的人进行诊断评估。对于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应当及时提出解除意见,报决定强制医疗的人民法院批准。
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有权申请解除强制医疗。
第三百零七条人民检察院对强制医疗的决定和执行实行监督。
三、刑事案件强制医疗办案流程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的启动:
1、公安机关办案过程中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检察院。
2、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检察院应当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
3、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
审查处理:
1、检察院接到公安机关移送的强制医疗意见书后,应当及时审查,符合条件的依法向法院提出申请;不符合条件的,依法作出不提出强制医疗申请决定。
2、法院接到检察院申请的,依法有权管辖的,应及时组成合议庭审查,作出同意或不同意强制医疗的决定(裁定)。
执行:
1、法院作出强制医疗决定的,应立即执行,交由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医疗。
2、法院作出无须强制医疗决定的,如无特殊情况,应当立即释放,责任监护人严加看管并医疗。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的解除
1、强制医疗机构对于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应当及时提出解除意见,报决定强制医疗的人民法院批准。
2、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有权申请解除强制医疗。
强制医疗的解除程序如下:
(一)强制医疗机构的定期评估
强制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被强制医疗的人进行诊断评估。
对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应当及时提出解除意见,报决定强制医疗的法院批准。
(二)解除强制医疗的申请
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申请解除强制医疗的,应当向决定强制医疗的法院提出。
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提出的解除强制医疗申请被法院驳回,6个月后再次提出申请的,法院应当受理。
(三)对解除强制医疗意见或者申请的审查
-
刑事诉讼法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程序有哪些
498人看过
-
强制医疗防“被精神病”
228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有时间限定吗
70人看过
-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案件由什么法院管辖
458人看过
-
精神病人需要强制医疗的情形
79人看过
-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地点在哪
51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精神病强制医疗的立法西藏在线咨询 2021-11-121、由于强制医疗程序是一个新的程序,许多法官对强制医疗决定的格式和内容仍有疑问。这和普通判决的格式和内容没有太大区别:格式只是在标题上做改变,即公诉机关改为申请人,被告改为被申请人;内容主要是对法定要求的审查和推理。比较特殊的是法院直接决定强制医疗。因为这里没有申请人,可以直接写明被申请人。2、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规定强制医疗程序是否可以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区分两种情况:如果强制医疗程序是法院在审理案
-
强制医疗的精神病人如何出院天津在线咨询 2024-09-06当身患精神疾病患者在接受强制医疗期间,已经获得了全面而有效的治疗并取得明显好转,同时他们已不再具备任何对他人产生人身威胁的可能性时,根据专业评估结果显示其无需继续进行强制医疗,那么此时便可允许患者出院回家。对于那些经专业判断认为不再需要强制医疗的患者,他们以及家属有权向负责作出强制医疗决定的人民法院提交解除强制医疗的申请。
-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具体要求青海在线咨询 2024-11-14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精神病人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并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其不负刑事责任,但仍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强制医疗。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百零二条和第三百零三条的规定,对精神病人实施强制医疗的决定由人民法院作出。如果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应当出具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如果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或者
-
-
对精神病人应当如何适用强制医疗制度,法律对待精神病人行为的规定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6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由人民法院决定。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