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应确定为军人个人所有。
发放到军人名下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的,以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乘以年平均值,所得额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一般由夫妻平均分配。
平均值指将发放到军人名下的上述费用总额按具体年限均分得出的数额。具体年限为人均寿命70岁与军人入伍时的实际年龄差额。
家庭财产保险金如何分配
那么,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家庭财产保险金,应该如何分配呢?不论家庭财产投保是以夫妻双方的名义投保,还是以个人名义投保,因保险标的是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该标的的利益是相同的,所以保险金应归夫妻共同所有,为夫妻共同财产。
此外,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投保或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前投保而在婚后获得的保险金,是不是也是家庭的共同财产呢?严格来讲,这种情况不属于家庭保险。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除夫妻另有约定外,一方婚前个人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因此,获得的保险金应归于一方个人而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以夫妻共同财产为一方婚前个人财产缴纳保险费的,其应当以所缴纳的夫妻共同财产的一半价值补偿另一方。
还有一种保险为家庭财产两全保险。它是指投保的家庭按规定向保险人分期缴纳一定数量的保险储金,如保险期限内发生保险事故,则保险人赔付财产损失;如未发生保险事故,合同期满后保险人向投保人返还全部保险储金。这种保险合同期限一般较长,储金累积数额也较大,因为保险人是以投保人所缴纳的保险储金所产生的利息来作为保险费收取的,在性质上类似于银行储蓄,但又不同于银行储蓄,因为银行储蓄的利息是归存款人所有,而保险储金的利息归保险人所有。在解除保险合同时,对于扣除必要费用后的剩余保险储金,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
其实还是有必要先确定了一下该财产究竟是否属于共同财产,如果不属于那也就没有再分割的必要了,因为这是个人的财产,离婚的时候是不可以主张分割的。当然,离婚夫妻要是在这方面产生了什么争议的话,可以先咨询一下专业的律师然后在进行处理。
-
军人的伤亡保险金是军人的个人财产吗?
294人看过
-
国家承担军人伤亡保险的资金
388人看过
-
四总部提高军人伤亡保险金标准
187人看过
-
军人伤亡保险是怎样的
307人看过
-
军人离婚财产如何分配,怎样分割军人离婚财产
86人看过
-
转业军人获得离婚分配
419人看过
保险金是指质物所有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当保险事故发生导致质物毁损或灭失时,投保人有权请求保险人支付的一定数量的金钱保险金的赔偿给付保险金的赔偿给付是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的方法。 原则上保险补偿以现金履行赔偿给付责任。但是,对于财产保险,也... 更多>
-
军人时房产怎么分配,军人离婚保险金怎么分配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26一、军人离婚时房产怎么分配1、按照现行的司法实践,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中一般不对军产房进行所有权分割。如果该房屋由军队房管部门独立管理,对居住使用人有特别的要求,只能由现役军人或者转业军人居住使用的,在分割此房屋时就应遵守该规定;但既然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某一方在得到此房屋的所有权后,另一方应当得到折价补偿,该价格可以参照地方经济适用房的价格进行计算。2、军人住房补贴的分配,部队发放的住房补贴是否属个
-
军人保险金怎么分配,军人怎么分配?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6一、军人离婚保险金怎么分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规定,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应确定为军人个人所有。发放到军人名下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的,以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乘以年平均值,所得额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一般由夫妻平均分配。“平均值”指将发放到军人名下的上述费用总额按具体年限均分得出的数额。具
-
军人伤亡保险金如何分配,有哪些相关规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1-07军人伤亡保险金的分配方式:军人伤亡保险金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应确定为军人个人所有,不能分配给配偶;死亡的,伤亡保险金作为遗产按照军人的遗嘱分配;没有遗嘱的,则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分配。
-
军人伤亡保险金的分配方式是什么,有没有法律依据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14军人伤亡保险金的分配方式:伤亡保险金属于个人财产,应当归军人个人所有,不需要进行分配;军人死亡的,则作为遗产按照军人的遗嘱分配;没有遗嘱的,则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分配。
-
同一事故造成多人伤亡保险保险金会怎么分配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2同一交通事故造成多人伤亡时,通常各受害人的损失总额会超过保险金限额。而且,如果受害人有的起诉,有的不起诉;有的早起诉,有的晚起诉。这种情况下如何分配保险金有的法院认为,根据不诉不理原则,只须判决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对已诉受害人予以赔偿即可,其他的不予处理。但是,如果这样简单化处理,对尚未起诉的受害人不公平。我们认为,在处理上述问题时,应以人为本,充分保障受害人的诉讼权利。在程序上,法院应将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