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成年子女是否还有抚养费呢
民法典中成年子女不一定还有抚养费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子女抚养费可以变更吗
离婚后,因为情势的变更,子女抚养费也可以变更。因为双方离婚后,对于抚养子女的一方来说,可能会遇到来自生活中的各种各样无法预见的新情况,比如实践中,很多婚姻家庭部经常碰到的子女突患重病、升学导致的教育费和生活费的陡增、子女侵害他人造成的经济索赔、年龄的增长而随之增加的生活支出以及物价因素导致原定抚育费不足等情形。此时,抚养子女的一方或者子女本人往往会提出增加抚育费的要求。
当然,如果双方能平心静气的就变更抚养费协商一致,是最好的结果。
三、离婚后争夺抚养权具体如何取证
争夺抚养权的取证方式是:取证能够证明自己的经济实力、生活环境更适合抚养孩子的证据。如果孩子已经年满八周岁的,那么要争取孩子的同意,人民法院在判决时会听取孩子的意见。
1.经济条件:抚养子女必然涉及到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一系列费用的支出,证明自己收入情况良好,对争取子女抚养权较为有利。
2.身体状态:若一方身体患有传染病等不适宜抚养子女的疾病,法院一般情况下会判决抚养权归身体状态良好的另一方。
3.生活习惯:抚养方的生活习惯会直接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若对方存在吸毒、赌博等不良嗜好,应当及时注意取证。
-
民法典中抚养费里是否包括子女医疗费
355人看过
-
民法典中债务是否优先于子女抚养费
257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子女成年后能否追偿抚养费
464人看过
-
民法典中未抚养子女是否赡养老人
425人看过
-
民法典中没有支付能力是否承担子女抚养费
385人看过
-
民法典中未成年子女抚养期限多久,抚养费怎么计算
119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民法典中抚养费能否要求子女返还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13不可以要求子女返还抚养费。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由此可见,抚养子女是父母应尽的义务,所以不能要求子女返还抚养费。
-
民法典中未给子女抚养费子女具体是否有赡养义务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11、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前者并非后者的前置前提条件,即使没有对您子女尽抚养义务,子女也应尽赡养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的抚养义务和子女的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
-
民法典中子女抚养费是否要付父母父亲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2-28成年子女付给父母的不是抚养费,而是赡养费。 根据法律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
民法典中父母没有抚养子女是否需要赡养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051、《民法典》中父母没有抚养子女是需要赡养的。 2、因为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的赡养是法定义务,不会因为任何事由解除。 3、《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的抚养义务和子女的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
民法典规定父母离婚,子女成年后可否索要拖欠抚养费呢?天津在线咨询 2023-07-21孩子已经成年,孩子自己不可以索要成年以前的抚养费,但帮忙代养或者寄养的人可以向孩子亲生父母索赔,要求一次性支付。父母抚养孩子的义务截止到孩子十八周岁。一般情况下,超出十八周岁,父母没有法定抚养义务。包括孩子上大学期间的抚养费,父母已无法定支付的义务。最高院的司法解释明确指出,孩子超过十八岁,尚须父母履行抚养费义务的情况,是指: (1)孩子尚接受高中及以下教育; (2)孩子非因主观原因无法维持正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