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立案后怎么消除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3 19:44:09 338 人看过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对诈骗案件立案侦查后,发现案件有没有犯罪事实的、情节显著轻微、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等情形的,应该撤销案件。

相关法律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八十三条经过侦查,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案件:

(一)没有犯罪事实的;

(二)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三)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四)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五)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六)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对于经过侦查,发现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不是被立案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或者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不够刑事处罚的,应当对有关犯罪嫌疑人终止侦查,并对该案件继续侦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6日 02: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共同犯罪相关文章
  • 诈骗罪立案后该怎么处理
    诈骗罪立案后,公安机关对报警人进行口供录取,了解情况,之后会收集证据,进行调查;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判。一、醉驾检察院认罪认罚会起诉吗醉驾检察院认罪认罚,会被起诉。醉驾属于违法行为,根据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二、肇事逃逸怎么起诉如果是情节严重的交通肇事逃逸警方会介入调查移交检察院提起公诉,如果符合自诉的情形可以进行自诉请求法院追究其刑事责任。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3-04-02
    411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立案后怎么办?
    诈骗罪立案后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调查取证、然后由检察机关进行审查起诉、最后由法院进行判决处理的,具体情况下对于诈骗罪的违法事实一般还属于刑事犯罪,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1、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受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的案件情况。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2、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自诉案件的被告
    2023-04-11
    487人看过
  • 诈骗案立案后怎么结案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刑事案件一般要经过刑事侦查、审查起诉、审判这三个阶段。如果案情复杂会相应的延期。要经过侦查阶段,一般最长37天。移送检察院,这期间检察院有两次退侦的期限,一次一个月,移送审查起诉通常一个月,特殊情况可以延长半个月。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一、醉驾拘留当天取保可以吗醉驾拘留当天是不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一般是十
    2023-03-11
    267人看过
  • 诈骗立案后怎么查
    诈骗罪立案后,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诈骗罪立案后处理流程:1、公安局以诈骗罪立案后,应当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与此同时进行刑事侦查,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提起公诉,最后法院依法判决。2、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得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一、恶意欠款属于民事纠纷还是刑事纠纷一、单纯的民间借贷,债务人一般是负民事责任。二、若负刑事责任,要债务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则有可能会构成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1、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2、被害人
    2023-03-12
    117人看过
  • 诈骗罪后立案标准
    一、诈骗罪后立案标准诈骗罪后立案标准是,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应当立案。诈骗公私财物在3000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诈骗公私财物在3000元到1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罪中数额较大的情形。依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诈骗罪多久可以立案诈骗罪多久可以立案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三、诈骗立案后多久抓人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会遭遇诈骗,并且被诈骗后都会及时地报案,有些案件由于被诈骗的金额较大,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因此公安机关也会及时对该些案件予以立案。受害人
    2023-05-22
    162人看过
  • 诈骗罪立案后又说不构成诈骗怎么办
    一、诈骗罪立案后又说不构成诈骗怎么办说明警方经过调查认为不构成诈骗罪的情况,这种情况报案人可以去收集更多资料,之后再重新报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二、诈骗罪从犯如何认定1、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2、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
    2023-04-19
    39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共同犯罪
    相关咨询
    • 诈骗罪立案后怎么消除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24
      1、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 3、诈骗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4、法律规定其他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 诈骗罪立案后怎么消除?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09
      1、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 3、诈骗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4、法律规定其他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
    • 诈骗罪立案后怎么消除的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25
      1、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 3、诈骗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4、法律规定其他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 诈骗罪立案后怎么消除的?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04
      1、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 3、诈骗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4、法律规定其他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 诈骗后怎么消除案底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15
      1、不能消。 2、案底一般指当事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是不能消除的。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条规定,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款规定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