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中止犯罪应该怎样处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9 08:00:56 258 人看过

一、主动中止犯罪应该怎样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显然,中国刑法也同许多国家的刑法一样,对中止犯,是“应当”从宽,并且,从宽的内容也差异极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减轻的待遇。各国对犯罪中止的处罚均远轻于对犯罪未遂的处罚。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东西方文明的激烈冲突,各国法文化传统以及刑法价值观的巨大的差异,在这一点上都烟消云散。各国立法者庄严宣布:对中止犯就应大幅度从宽处理。尤其在中国刑法中,犯罪中止不仅比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的处罚轻,而且与整个刑法所规定的其他法定从宽情节相比,也是独一无二属于最轻的。

二、构成要件

我国现行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这是一条精练概括性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犯罪中止往往和犯罪既遂、未遂等停止形态有复合之处,单根据法条的规定是难以准确认定的,需要对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有一个清楚的把握。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时对这一个犯罪情节也应该有清楚的认识。

随着世界范围内刑法理论的客观主义向主观主义的演变,刑法学家们的视角从以犯罪行为为中心向以犯罪行为人为中心转变,因此,犯罪中止成为顺应这一潮流而在刑事立法中普遍设立的一项制度。我国刑法将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分为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犯罪中止四种具体形态,各种形态之间界限分明。在大陆法系国家立法中,大多数国家的犯罪中止属于犯罪未遂的一种特别情形,犯罪未遂包括障碍未遂和中止未遂两种,但在处罚时对中止有特别规定,如现行《刑法典》第22条规定:“行为人已直接实施犯罪,而未发生行为人所预期的结果的,是未遂犯”,第24条第1项又规定“行为人自动中止犯罪或者主动阻止犯罪完成的,不因犯罪未遂而处罚。”也有少数国家将障碍未遂与中止未遂在立法上明确加以区分。可见我国的未遂犯即大陆法系的障碍未遂,而犯罪中止则是中止未遂。应该说我国刑法将犯罪中止从未遂犯中出来是考虑到了在中止犯罪的构成要件与处罚上都与障碍未遂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

案件的犯罪者应积极的配合我国办案机关的调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对这类案件进行调查,还应考虑案件受害人的实际情况,和案件的影响情况进行办理。对这类人员造成的犯罪案件,根据法律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0日 10: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故意犯罪相关文章
  • 法律规定犯罪中止应该怎样判?
    一、法律规定犯罪中止应该怎样判?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不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而以上说的是其自动放弃犯罪.量刑: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二、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概念:是故意犯罪过程中未完成犯罪的一种停止形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特征:1客观特征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犯罪行为不同于犯意表示犯意表示:以口头、文字或其他方式对犯罪意图的单纯表露。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2主观特征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地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从主观上看是违背行为人意志的。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概念: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
    2023-06-03
    374人看过
  • 犯罪预备中止是否应该受到刑事处罚?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怎么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1、概念不同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2、处罚不同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3、停止的时间点不同犯罪预备是犯罪着手之前开始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时候;而犯罪中止则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时间段中都可以发生。4、停止的原因不同犯罪预备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造成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行为人自己自动放弃犯罪而造成的。前者是“欲而不能”而后者是“能而不欲”。《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
    2023-07-04
    367人看过
  • 犯罪中止是否属于法定不诉,犯罪中止怎么样处罚
    一、犯罪中止是否属于法定不诉犯罪中止不属于法定不诉,法定不诉包括已过追诉时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情形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
    2024-01-14
    241人看过
  • 犯罪预备与预备中止该应该怎样区分
    一、犯罪预备与预备中止该应该怎样区分1、概念不同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2、处罚不同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3、停止的时间点不同犯罪预备是犯罪着手之前开始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时候;而犯罪中止则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时间段中都可以发生。4、停止的原因不同犯罪预备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造成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行为人自己自动放弃犯罪而造成的。前者是“欲而不能”而后者是“能而不欲”。二、哪些行为属于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根据司法实践和刑法理论,可以
    2023-04-20
    453人看过
  • 被教唆人犯罪中止教唆犯应该怎样判?
    一、被教唆人犯罪中止教唆犯应该怎样判?被教唆人中止犯罪,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的,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刑法》第24条和29条中有规定。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1、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2、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3、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犯罪中止的主观原因,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二)行为人
    2024-02-09
    112人看过
  • 应该如何对犯罪中止进行判罚?
    犯罪中止应该按以下规定判: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的成立要具备三个条件:1、犯罪中止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这是犯罪中止的时间性条件;2、犯罪中止是行为人自动地中止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自动性条件。这里的自动中止必须是彻底的;3、犯罪中止是行为人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这是犯罪中止的有效性条件。犯罪中止的特征是什么(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
    2023-07-18
    344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主犯刑事责任应该怎样
    一、什么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换言之,主犯就是在犯罪活动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人。根据刑法的规定,主犯可以分为三类:(一)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领导、策划作用的犯罪分子。(二)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领导、策划作用的犯罪分子。(三)在犯罪集团或一般共犯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可以是实行犯,也可以是教唆犯)二、主犯的刑事责任应该怎样由于刑法规定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主犯,与之相对应,刑法也对三种主犯规定了不同的刑事责任:(一)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处罚原则:应当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而不是按“全体成员”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换言之,集团成员超出集团犯罪计划,独自实施的犯罪行为,不属于集团所犯的罪行,首要分子对此不承担责任。(二)其他主犯的处罚原则:对于组织、指挥共同犯罪的人(如聚众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应当按
    2024-01-22
    221人看过
  • 犯罪中止的认定条件有哪些?犯罪中止处罚是怎样的?
    一般我们所理解的犯罪中止是犯罪实施者在犯罪过程中主动放弃犯罪行为的一种状态,常见的犯罪中止包括在犯罪预备中放弃准备犯罪工具,打消犯罪念头或在犯罪实施过程中停止对受害人进行犯罪行为,且未造成严重的后果。一、犯罪中止的认定条件(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犯罪中止的主观原因,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
    2023-06-11
    357人看过
  • 劫匪被劝降算犯罪中止吗,劫匪构成抢劫罪应该怎样处罚
    一、劫匪被劝降算犯罪中止吗劫匪被劝降不算犯罪中止,因为劫匪被劝降并不是其自动放弃犯罪,主观上不具有犯罪中止的决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劫匪构成抢劫罪应该怎样处罚劫匪构成抢劫罪的,会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具有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或抢劫行为致人重伤、死亡的,将会被加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
    2024-01-30
    411人看过
  • 被教唆人中止犯罪教唆犯怎样处罚
    1、被教唆人中止犯罪,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的,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处罚。2、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九条一、教唆可以构成共同犯罪吗教唆能构成共同犯罪。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活动构成教唆犯的,教唆犯与实施具体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会构成共同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教唆他人犯罪会判多少年刑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2023-03-07
    465人看过
  • 共同犯罪该怎样成立犯罪中止
    1、应当具备及时性;2、全体共同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停止可以进行下去的并能产生犯罪结果的的行为,可以成立犯罪中止;3、必须具备有效性,必须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并且有效的防止和阻碍犯罪结果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024-04-20
    370人看过
  • 在刑事犯罪中止阶段怎样处罚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中止的成立必须具有下列条件。(1)应当具备及时性,共同犯罪的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和犯罪实行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实行终了犯罪结果尚未发生以前。但是犯罪结果一旦繁盛,无论其结果是由全体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成的,还是由部分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成的,共同犯罪已经即遂,就不能存在犯罪中止。这是时间的条件。(2)全体共同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停止可以进行下去的并能产生犯罪结果的的行为,可以成立犯罪中止。部分共同犯罪人中止犯罪以后,对另一部分共同犯罪人进行劝说阻止,另一部分共同犯罪人接受了劝说,在能够继续进行犯罪的条件下,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全体共同犯罪人都可成立犯罪中止。(3)必须具备有效性。必须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并且有效的防止和阻碍犯罪结果的发生。这个有效性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主观上,中止犯罪的共同犯罪人自动切断与其它共同犯罪人的共同故意的联系,并且将中止的意图以言行的
    2023-02-28
    227人看过
  • 如何处罚犯罪中止
    我们从一个案例来看犯罪中止如何判决的问题:小明打完麻将回家途中,看到路边有一头水牛正在吃草,小明四处张望发现没有人看守,于是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尼龙绳,准备把牛牵回自己家中。当他慢慢靠近牛身旁时,牛突然向他甩了一下腿,小明受到惊吓,于是扔掉绳子迅速跑回了家中。过了一会儿,牛主人老张返回准备将牛牵回家中,老张在牛身旁发现了一根尼龙绳,老张吓得赶紧向公安局报了警。问:小明会被判处刑罚吗?律师解答: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小明在实施盗窃行为中主动放弃了盗窃行为,且其行为没有造成损害,应当免除处罚。而对于造成损害减轻的幅度,则需要法官自行裁量。一、盗窃未遂与盗窃中止有什么区别(一)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
    2023-03-11
    335人看过
  • 洗钱罪犯应该怎样受到处罚?
    洗钱罪处罚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收入及其收入。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上述犯罪的所得和所产生的收入,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金额5%以上20%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洗钱金额5%以上20%以下的罚款;1、提供资金账户;2、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3、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4、协助将资金汇入境外;5、以其他方式掩盖和隐瞒犯罪收入及其收入来源和性质的。如何认定洗钱罪(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他既侵犯了金融秩序,又侵犯了社会经济管理秩序,还侵犯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活动及外汇管理的相关规定。(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1、提供资金账户:是指为犯罪人开设银行资金账
    2023-07-03
    15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故意犯罪
    相关咨询
    • 犯罪中止后怎样处罚犯罪中止犯应该如何处理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5-09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犯罪中止的刑罚后果,犯罪中止应该怎么处罚?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3-29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这样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原则。由于犯罪中止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减轻了其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因此,法律对中止犯的处罚,采取了“应当免除”或“应当减轻”进一步从宽的原则。这是因为对犯罪分子判刑的目的在于改造罪犯。既然犯罪分子自动放弃了犯罪,又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说明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已经消除或者减弱,罪犯已经悔罪,容
    • 犯罪中止应该按什么样的处罚行为来处理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7
      1、对于犯罪中止的,没有造成损害的,不予刑事处罚,就是不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害的,应减轻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继续性犯罪的犯罪中止后面犯罪中止应该就可以减轻处罚吧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6-2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怎样免除犯罪后中止处罚?
      陕西在线咨询 2021-12-22
      暂停免除犯罪处罚的条件是,犯罪分子不造成实际损害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情况下,司法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有关犯罪事实进行法律处理,避免法律适用错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中止犯罪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行为。中止犯罪不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中止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鼓励的行为;中止犯罪是犯罪状态,应当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