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结果发展阶段,是犯罪全过程中的一部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2 09:04:58 328 人看过

认定犯罪中止只能存在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显然是把犯罪结果发展阶段排除在作为犯罪中止必须具有的时间条件的犯罪过程之外。因此,我们有必要把犯罪结果发展阶段与犯罪过程之间的关系搞清楚。

我国刑法意义上的犯罪结果,是指犯罪行为对我国刑事法律所保护的客体造成的损害。而犯罪结果发展阶段,则是指犯罪行为对已造成的损害朝继续扩大、加重方面推进的一个时空区域。犯罪结果发展阶段,不是每个犯罪都存在或必经的时空区域,但也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以消灭得了的犯罪客观事实。因为犯罪是一个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复杂社会现象,犯罪分子所追求的犯罪目的,并非都能够在实施犯罪行为时一步到位。在许多案件中,犯罪分子的行为虽然已经对刑法所保护的客体造成了损害,刑法意义上的犯罪结果已经发生,但犯罪分子所追求的目的并未实现或者没有全部实现。此时如果没有外力的影响、主观思想的变化,犯罪分子绝不会善罢甘休,会将犯罪行为继续进行下去,使已经造成的损害进一步扩大和加重,以此来实现其犯罪目的。这种犯罪现象,自然拉长了犯罪过程,形成一个自造成损害之后的犯罪结果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就本质而言,犯罪分子继续在实施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产生前的犯罪行为比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时空而言,是犯罪实施完毕前的行为,是犯罪全过程中的一个后阶段。由此可见,犯罪结果发展阶段,是犯罪全过程中的一部分,犯罪过程蕴含了犯罪结果发展阶段。对于刑法第二十四条所指的犯罪过程,应当理解为是犯罪的预备阶段、犯罪的着手实行阶段和犯罪结果的发展阶段集合而成的一个过程。

在犯罪结果发展阶段可以成立犯罪中止,符合我国刑事立法的精神

我国刑法将犯罪中止作为一项制度,单列一条,在叙明犯罪中止成立的条件之后,接着规定了对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这里的减与免都是坚决和必须的,没有灵活的余地,充分体现了立法的目的旨在鼓励犯罪分子中止犯罪行为,尽可能减少和降低犯罪造成的社会危害。同时,使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哪怕是犯罪行为终了前的最后时刻,随时都可看到法律给他留下了回头是岸的希望之光,不至于一意孤行,有利于分化瓦解犯罪集团中的犯罪分子和犯罪人的犯罪意念。反之,如果我们将犯罪人在犯罪结果发展阶段,因悔悟而自动放弃继续犯罪的积极行为,排斥于犯罪中止之外,势必堵住犯罪分子在这一阶段走弃暗投明、改邪归正之路,反而使其破罐破摔,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这与我国刑法制定犯罪中止这一制度的立法原意大相背离,与我们党一贯奉行的挽救、教育政策亦格格不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7日 11: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目的相关文章
  • 犯罪中止发生在犯罪的那个阶段
    犯罪预备阶段、犯罪实施至犯罪既遂之前的阶段,均可成立犯罪中止。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一、
    2023-03-23
    87人看过
  • 犯罪中止发生在犯罪的那个阶段
    一、犯罪中止发生在犯罪的那个阶段犯罪预备阶段、犯罪实施至犯罪既遂之前的阶段,均可成立犯罪中止。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
    2023-04-28
    475人看过
  • 犯罪中止发生的阶段是哪个
    一、犯罪中止发生的阶段是哪个犯罪预备阶段、犯罪实施至犯罪既遂之前的阶段,均可成立犯罪中止。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应当
    2023-04-16
    250人看过
  • 犯罪中止发生的阶段是哪个
    犯罪预备阶段、犯罪实施至犯罪既遂之前的阶段,均可成立犯罪中止。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一、
    2023-03-25
    441人看过
  • 犯罪中止是否可以发生在犯罪的任何阶段?
    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任何阶段,《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包括预备阶段和实行阶段。犯罪实行阶段也就是犯罪行为尚未实施完毕的情况下。此外,在实行行为终了之后如果犯罪既遂状态未能随即产生,在“行为终了”到既遂状态出现之前这一阶段也存在犯罪中止的可能性。如投毒杀人投下毒药后,又采取积极的措施未使被害人吃下毒物,或者在被害人中毒后将其积极抢救而未使其死亡,就是故意杀人罪实行终了的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的特征犯罪中止有如下特征: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3.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这里的犯罪过程,包括预备犯罪的过程、实行犯罪的过程与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
    2023-08-05
    99人看过
  • 犯罪预备阶段的什么是中止犯罪
    视情况而定。如果在犯罪预备阶段主动放弃了犯罪计划的,成立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可以存在在犯罪预备阶段,也可以成立在犯罪过程中,但是不能在犯罪后。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预备,犯罪活动中自动放弃犯罪,消除犯罪后果的行为。一、杀人但是送医院构成犯罪中止吗杀人但是送医院不一定会构成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指的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1、犯罪中止发生在犯罪过程中。犯罪中止是故意犯罪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犯罪形态,它可能发生在犯罪的预备阶段,也可能发生在犯罪的实行阶段。所谓“犯罪过程中”是犯罪既遂之前的整个犯罪过程中。犯罪既遂后的任何主动弥补损失的行为都不是犯罪中止,只是悔罪的表现;因此,杀人既遂后送医院的,不能构成中止。2、犯罪中止必须是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所谓“自动放弃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主动放弃犯罪意图和为犯罪创造条件
    2023-03-06
    148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目的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所追求的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可以是违法的结果,也可以是不法状态本身。犯罪目的对犯罪动机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它支配着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的选择和对危害结果的追求。... 更多>

    #犯罪目的
    相关咨询
    • 发生犯罪中止阶段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09
      刑法第24条第一款[2]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
    • 什么阶段犯罪犯罪中止发生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2-21
      犯罪暂停发生在犯罪完成前的阶段。犯罪暂停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暂停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有害结果的行为。中止犯罪后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不造成损害的,不承担刑事责任。
    • 犯罪中止的阶段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04
      中止犯罪可以发生在:1。犯罪的准备阶段;2。犯罪的实施阶段;3。犯罪行为尚未完成。《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中止犯罪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为中止犯罪。《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为中止犯罪。中止犯罪不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
    • 犯罪中止阶段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1]。 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
    • 犯罪中止的犯罪中止预备阶段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2-09
      是的,中止犯罪可以发生在:1。犯罪的准备阶段;2。犯罪的实施阶段;3。犯罪行为尚未完成;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中止犯罪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预防犯罪结果的,是中止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