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业秘密罪追诉期为十年。诉讼时效是民事诉讼中的概念。
《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侵犯商业秘密罪客体】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方面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方面
由于我国刑法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规定过于概括,在本罪的主观构成要件究竟是故意还是故意、过失均可构成的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认识。有的人认为,“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是出于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亦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造成严重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侵害商业秘密或者在受到暴力胁迫为紧急避险或因客观不可抗力的原因而侵害他人商业秘密,不能作为犯罪处理。”“侵犯商业秘密的主观方面,行为人均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侵犯商业秘密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态。”有的人认为,直接侵犯商业秘密的犯罪行为只能由故意构成,“以侵犯商业秘密论”的行为主观方面可以是故意或者过失,还有的人认为刑法列举的四种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中,除第一种只能由故意构成外,其余的均可以由故意或过失构成。
行为人在实施第(1)至第(3)项行为时,其主观方面显然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商业秘密,会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关于这一点没有太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法律所列举的第(4)种行为,即“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的行为的主观方面。对于第三人过失是否可以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人们有不同的评价。有的人认为,“这在理论上十分重要,商业秘密虽然是一种信息,但它是一种未进入公知领域的信息。商业秘密权利人通过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已经表明依法行使权利的意图。其专有权不能对抗的仅仅是他人独立开发、反向工程或其他善意行为的结果。其专有权决定了未经允许,其他任何人都不得故意使用不正当手段或者因疏忽未尽合理注意而从权利人那里获取商业秘密。仅仅禁止故意获取是不够的,行为人对权利人保护商业秘密的意愿或措施,还必须有尽合理注意的责任。”但也有人认为“将‘应知’这种过失状态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规定为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极为严厉的”,“将过失也作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状态,本身已非常严厉,再不将其限定于重大过失,就更为严厉。因此,将此种‘应知’解释为重大过失,更为妥当。”还有人认为“尽管关于第三人责任的规定亦有过于严厉之嫌,但总的来说,这种规定有利于商业秘密的安全性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笔者认为,对于第三人在过失状态下实施的侵害商业秘密的行为,如果作为犯罪处理,确实太过严厉,理由如下:
第一,在这种情况下,商业秘密的性质等同于赃物,而我国刑法第312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销售或者代为销售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在窝藏、转移、收购、销售罪中主观方面明确规定为“明知”。两种性质相同的行为,在主观方面的要求却相差甚远,难以实现罪与罪之间的平衡,也违反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第二,这样的规定造成逻辑上的混乱。从我国刑法219条所规定的四种行为来看,第三人无论是故意还过失皆构成侵权,而第一种行为即直接获取商业秘密的人,却只有在故意的情况下才构成侵权,是否有违逻辑?
第三,这样的法律规定其实是向第三人提出了程度更高的注意义务。第三人并非商业秘密的直接获取人,在正常的市场流转中要谨慎地注意他人是否是商业秘密的合法持有人,其负担显然高于第二人对明知非自己所有的商业秘密而不去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的负担。
第四,这样的法律规定并不利于全面保证市场安全。保证商业秘密的安全固然是保证市场安全的一部分,但是第三人在市场活动中的交易安全也是证市场安全的一部分,不可保此废彼。
第五,从其它国家关于商业秘密犯罪的立法来看,都严格限制过失形态的侵犯商业秘密罪。
综上所述,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什么是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几年
229人看过
-
商业秘密侵权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147人看过
-
【侵犯商业秘密罪客体】侵犯商业秘密罪之立法意图以及商业秘密之界定
343人看过
-
侵犯商业秘密罪怎么认定,侵犯商业秘密怎么处罚
308人看过
-
窃取商业秘密算犯罪吗,侵犯商业秘密罪是什么?
102人看过
-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具体量刑,侵犯商业秘密罪如何处罚
307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诉讼侵犯商业秘密律师费用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06计时收费:200-3000元/小时。不涉及财产的行政诉讼:3000-20000元/件;涉及财产的行政诉讼收费标准:在收取基础费用1000-8000元的基础上再按其争议标的额分段按比例累加计算收取:5万元以下:免加收;5万-10万(含10万元),8%。
-
侵犯商业秘密,侵犯商业秘密该怎么维权江苏在线咨询 2021-12-21商业秘密侵权维护措施:一般来说,经营者可以通过和解、调解、诉讼等方式主张民事责任。也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投诉,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货物。并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
侵犯商业秘密罪怎么量刑,商业秘密罪及相关甘肃在线咨询 2021-11-24侵犯商业秘密罪既遂的处罚量刑是:行为人有法定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侵犯商业秘密罪如何处罚,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处罚是怎样江苏在线咨询 2021-11-17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通过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或者获得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十一十九条的规定,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限徒刑,并处罚金:(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
-
侵犯商业秘密怎么判断是不是侵犯商业秘密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0-03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企业经营都会有自身的商业秘密,但并不是所有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都构成商业秘密,商业应当符合四个要件: 一、不为公众所知悉,即不为不特定的人所知的秘密性; 二、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即一定的经济价值性; 三、具有实用性,即商业秘密一定要具有现实的使用价值,而不权仅停留在理论的水平上; 四、权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