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这是两个法律概念。意外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造成当事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造成人身伤害的,当事人也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作为一种防卫行为,严重构成犯罪,也存在未遂和既遂的情况。在故意偶然防卫的场合,当行为人预期的结果发生时,故意犯罪既遂就成立了。在基于过失的偶然防卫场合,如果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失,客观上阻止了非法侵害的发生,则不认为是犯罪;如有严重过失,应追究行为人的过失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犯罪,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成功的,是犯罪未遂。实施行为的开始: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些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是实施行为的起点。要从主客观统一的意义入手:主观上,行为人实施犯罪的意志已经通过客观实施行为开始显现;客观上,行为人已经开始直接实施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偶然防卫和正当防卫的区别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偶然防卫,是指故意或者过失侵害他人法益的行为,符合了正当防卫的情况,客观上起到了人身防卫的效果。
-
偶然防卫论
175人看过
-
偶然防卫之防卫新释
352人看过
-
偶然防卫属于犯罪未遂是否构成犯罪
264人看过
-
偶然防卫怎么判
332人看过
-
据说偶然防卫这一概念是正当防卫吗?
129人看过
-
偶然防卫和假想防卫的区别
460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假想防卫与偶然防卫的区别假想防卫和偶然防卫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09根据《刑法》的规定,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因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而误认为存在违法侵权,实施防卫结果而造成损害的行为。意外防卫是指客观上,肇事者正在或即将对被告人或他人进行非法侵权,但被告人主观上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为了非法侵权,肇事者使用了武力,客观上起到了人身防卫的作用。
-
偶然防卫算不算是正当防卫?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21意外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制止非法侵害,对非法侵害人造成一定的损害。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现实中存在违法侵害; (2)正在进行非法侵害; (3)防卫意识,防卫人员有保护合法权益的动机。 (4)防卫侵害人; (5)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所以,偶然防卫因缺乏防
-
对己的偶然防卫成立犯罪未遂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20根据刑法规定,对于一切犯罪行为都要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等追究刑事责任;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量刑标准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未遂的类型有两种:一是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二是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前者以犯罪实施行为是否实行终了为标准,后者以行为的实行能否实际构成犯罪既遂为标准。
-
偶然防卫不可能构成犯罪未遂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12总体上可以把偶然防卫分为两种类型: (一)保护他人利益的偶然防卫 即偶然防卫在客观上产生了保护他人利益的效果。例如,甲正准备枪杀乙时,丙在后面对甲先开了一枪,将其打死。而丙在开枪时并不知道甲正准备杀乙,纯粹是出于报复泄愤的目的杀甲,结果却起到了保护乙的生命的作用。 (二)保护本人利益的偶然防卫 也就是偶然防卫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本人利益的作用。这又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误以为他人的非法行为是合法执行公
-
偶然防卫怎么判?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07法律上没有偶然防卫的概念,只要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应该认定为正当防卫。《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