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员工的劳动关系依法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必须在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的三个工作日内一次付清员工工资。如果支付周期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可以与员工协商约定支付日期。员工工资应当从用人单位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计发至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之日。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时,员工月度奖、季度奖、年终奖等支付周期未满的工资,按照员工实际工作时间折算计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与员工的劳动关系依法解除或终止,用人单位必须在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的三个工作日内一次付清员工工资。如果支付周期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可以与员工协商约定支付日期。员工工资应当从用人单位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计发至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之日。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时,员工月度奖、季度奖、年终奖等支付周期未满的工资,按照员工实际工作时间折算计发。
劳 动 关 系 解 除 或 终 止 后 , 员 工 工 资 如 何 计 算 ?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员工工资的计算方式有以下几种情况:
1.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 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计算;
3. 如果劳动者月工资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倍的,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6倍的数额支付,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计算。
另外,《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劳动者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平均月工资。因此,在计算员工工资时,应按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平均月工资来确定。
总之,在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并按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平均月工资来计算员工工资。
总之,在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并按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平均月工资来计算员工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三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
裁员是否要立即支付工资
499人看过
-
离职后是否可要求立即支付工资
183人看过
-
你是否需要提供工资单来支付农民工
105人看过
-
员工被辞退后一定要立即支付工资吗?
223人看过
-
被解聘员工工资是否应当立即支付
216人看过
-
公司不支付工资是否能立即解雇员工
159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
-
拖欠农民工工资是否需要立案?海南在线咨询 2021-11-16一般来说,拖欠农民工工资没有刑事责任。这是劳动争议,最多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和赔偿责任。但是,如果有通过转移财产、逃避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行为,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仍不支付,则违反刑法规定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此时需要根据犯罪情节追究刑事责任。
-
计件工资制中是否需要支付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8一、计件工资制中是否需要支付加班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计件工资制的加班工资的计算比例同于计时工资制的加班工资。但计件工资制并不是所有在法定工作时间外工作或超额工作都有加班工资。具体分为三种情形: 1、
-
员工犯错被辞退后,是否需要支付工资?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07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公司因为员工在工作中犯下的错误行为而决定解雇,该员工仍然有资格获得应得的薪资和报酬。 假如员工的工作失误导致了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的条款向其要求相应的赔偿。这可以参考《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至于经济损失的赔偿方式,用人单位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