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经营如何预防和处置纠纷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4 20:21:08 338 人看过

合伙开饭店、合伙办旅馆、合伙设事务所,合伙企业一直是苏州私营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由于有些合伙投资经营者彼此信任,不注重法律规范,当企业出现经营风险或是内部出现纠纷时,会面临更多的法律问题。而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外部大环

境也影响到一些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应当如何避免法律风险,当合伙人之间出现纠纷时又该怎样合法解决?昨天,两位法律人士做客晚报96466政法热线,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专业的咨询解答。

热线摘录

合伙人私人欠外债合伙企业要负责吗

方先生:去年朋友张某借了我5万元钱,张某是一家小饭店的合伙人,而同时我也欠该饭店2万元的债务。张某在该合伙企业中有8万元的财产份额。请问,我欠张某所在合伙企业的钱及张某欠我的钱可以相互抵消吗?如张某没钱还我可以主张其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吗?

刘长伟律师:据《合伙企业法》第41条的规定,合伙人发生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相关债权人不得以其债权抵消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也不得代位行使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根据《合伙企业法》第42条第1款的规定,如果张某在合伙企业之外的财产不足清偿对你的债务时,你还可以主张将张某在合伙企业应当获得的收益用于债务清偿;你也可以向法院请求强制执行张某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

合伙人拒绝出资我该怎么办

钱先生:年初我和朋友王某、刘某签订了合伙协议,大家一起投资开个浴室,协议中约定刘某在浴室成立后3个月内出资50万元,但浴室成立以后,刘某却说因为与亲戚发生债务纠纷拒绝出资,请问我和王某该怎么办?

刘长伟律师:根据《合伙企业法》的相关规定,你和王某可以要求刘某承担违约责任、你们也可以经一致同意,将刘某除名。如果给您造成损失,还可以要求他承担赔偿责任。

合伙人意外身故家属能否继承其资格

陈先生:三年前我和同村人李某共同开办了一合伙企业,年初李某因交通意外过世了,李某的妻子丁某和10岁的儿子是他的合法继承人,请问,他们母子能继承李某的合伙人资格吗?

刘长伟律师:可以的,根据《合伙企业法》第50条第1款的规定,合伙人死亡,对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享有合法继承权的继承人,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从继承开始之日起,取得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第50条第3款规定,合伙人的继承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成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业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企业。全体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的,合伙企业应当将被继承合伙人的财产份额退还该继承人。

越权或过失造成损失合伙人是否要担责

周先生:我和吴某、郑某、王某、曹某合伙成立了一服装厂,我们大家一致决定委托郑某和吴某执行合伙企业事务,在这期间王某擅自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给企业造成了损失。郑某代表企业与另一家公司签订服装买卖时,因其有重大过失行为,给企业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请问,我们可以追究他们的个人责任吗?

刘长伟律师:可以的,根据《合伙企业法》第98条规定,不具有事务执行权的合伙人,擅自执行合伙企业的事务,给合伙企业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依法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合伙企业法》第57条第1款规定,由于一个合伙人或者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据此你们可以追究王某、郑某的责任。

不经其他合伙人同意能否转让合伙份额

马先生:我和余某、杨某三人签订合伙协议,设立一个普通合伙企业,约定我用现金5万元出资,余某用专利权出资,作价10万元,杨某用劳务出资,作价5万元。我们约定聘请刘某担任合伙企业的经理。当初的合伙协议对合伙人转让出资问题没有约定。请问:现在我可不可以不经过他们的同意,直接把我的合伙份额转让给别人?

王炳玉律师:不可以,根据《合伙企业法》第22条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嘉宾访谈

减少合伙纠纷需重法律规范

合伙企业往往都是基于朋友之间的信任,共同开展经营活动。由于信任和对法律认识的缺失,对合伙协议不重视、签订的内容也非常简单,从而存在很多隐患,合伙纠纷案件也非常多,朋友关系也因此而受损。为避免以后发生纠纷,刘长伟律师建议在签订合伙协议应尽量完备,必要时聘请专业人士协助完成。合伙协议一般应载明以下事项;

1、合伙企业的名称和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

2、合伙目的和合伙经营范围;

3、合伙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4、合伙人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

5、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方式;

6、合伙事务的执行;

7、入伙与退伙;

8、争议解决办法;

9、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10、违约责任。

由于受到目前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合伙企业如果经营不下去,应当及时协商对合伙企业进行清算。必要时要进行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避免个别合伙人擅自处理合伙财产给其他合伙人造成经济损失。目前已经发生数起这方面的纠纷,提醒合伙人引起重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3日 18: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继承人相关文章
  • 如何提前预防合同纠纷
    (一)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二)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履约能力等状况。订立合同之前事先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资信状况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欺诈纠纷和违约纠纷。(三)精心准备合同条款。合同条款是当事人履行合同的依据。为避免因条款的不完备或歧义而引起合同纠纷,当事人应精心准备合同条款。除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外,其他合同条款都可以在协商一致基础上进行约定。(四)及时、依法办理法律规定的批准、登记等手续,办理合同公证。有些合同,如技术引进合同等,法律规定必须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后才生效。当事人应当及时将此类合同依法办理手续,以免因此而产生合同无效纠纷。一、产生房地产交易合同纠纷如何解决首先,签订合同前,要严格审查售房的主体资格。房屋买卖纠纷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对售房者的资格或者资信情况不了解而产生的。要避免和减少纠纷的发生,在签订正式房屋买卖合同前,包括签订意向书或缴纳定
    2023-03-05
    56人看过
  • 如何预防合同效力纠纷?
    合同效力纠纷
    (一)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二)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履约能力等状况。订立合同之前事先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资信状况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欺诈纠纷和违约纠纷。(三)精心准备合同条款。合同条款是当事人履行合同的依据。为避免因条款的不完备或歧义而引起合同纠纷,当事人应精心准备合同条款。除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外,其他合同条款都可以在协商一致基础上进行约定。(四)及时、依法办理法律规定的批准、登记等手续,办理合同公证。有些合同,如技术引进合同等,法律规定必须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后才生效。当事人应当及时将此类合同依法办理手续,以免因此而产生合同无效纠纷。一、合同订立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合同订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1、对对方的信用审查。主要审查对方的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履约能力等信息;2、选择书面形式签订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等形式的当事人订立合同。但是,为避免履约
    2023-03-08
    103人看过
  • 如何预防医疗纠纷
    预防医疗纠纷的方法如下: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2、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4、重视医疗以外的其他安全问题,减少非医疗因素引发的医疗纠纷。一、如何来认定误诊的医疗事故认定误诊的医疗事故的依据有医生诊疗过程中是否有违法律、法规及诊疗常规的行为;是否造成对患者的人身损害。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二、医疗事故鉴定书包括哪些内容z医疗事故鉴定书包括以下内容:1、对鉴定过程的说明;2、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3、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4、医疗事故等级等其他内容。三
    2023-03-20
    236人看过
  • 如何预防医疗纠纷?
    预防医疗纠纷的方法如下: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2、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4、重视医疗以外的其他安全问题,减少非医疗因素引发的医疗纠纷。一、医疗事故如何界定医疗事故界定: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二、医疗事故的赔偿与什么因素有关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一)医疗事故等级;(二)医
    2023-04-06
    280人看过
  • 如何预防欠款纠纷?
    欠款预防机制应当贯串始终,而不应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企业可以做到:1、掌握合同起草权,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前提下,预置利己条款;2、争取担保,欠款不能清偿时,由保证人承担清偿责任,或拍卖、变卖抵押物优先受偿;3、尽量采取先款后货方式或者先定金后发货的交易方式,必须采用先货后款方式的,应当固定和保存交接手续;4、有证据证实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丧失商业信誉时,应当中止履行,要求对方提供担保;5、关注债务人财产状况与变动,为诉前财产保全和强制执行奠定基础。一、担保债务履行的方式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可以采用下列方式担保债务的履行:(一)保证人向债权人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按照约定由保证人履行或者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人履行债务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以抵押物折
    2023-03-07
    413人看过
  • 合同纠纷如何预防合同纠纷怎么写
    1、依法严格签定合同。从法律意义上讲,合同分有效、无效、效力待定三种情形,而法律对有效合同的保护最为严格,因此,依法签订有效合同是预防合同纠纷的根本。2、认真审查对方主体资格和资信能力,防止“钓鱼合同”出现。签订合同时,要防止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别人名义的公司与自己签订合同。3、预防合同中出现“陷阱条款”。签订合同要坚持权利义务平等,对于已方的履约能力要有正确的估计。若对方一谓加大别人的合同义务,而自己却不承担任何实质性义务或责任,就应谨慎与之签订合同。因为一旦出现合同问题,本方将会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4、坚持书面合同形式,杜绝“口头君子协议”,重视“示范合同”的运用。5、充分重视合同或法律专业人员的利用。一、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是否有效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外,该代表行为有效,订立的合同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因此,法定代表人超
    2023-03-14
    52人看过
换一批
#遗产继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继承人
    词条

    继承人是指依法继承财产的人,分为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 法定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立遗嘱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遗嘱的内容要求,确定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及各继承人应继... 更多>

    #继承人
    相关咨询
    • 合伙经营如何处理经济纠纷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19
      合伙经济纠纷是指合伙人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争议。解决当事人争议的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诉讼、行事复议与行政诉讼,但适用的范围不同。如果涉及争议引起治安纠纷或者民事纠纷的话也是可以报警处理的。 作为平等民事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适用仲裁或者民事诉讼方式解决;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可采取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仲裁实
    • 如何预防和减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24
      1、加强法律和政策的宣传。2、加强管理和指导。3、司法部门加强对土地承包关系的法律调整。4、乡镇政府要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规范农村土地承包行为。5、乡镇干部的观念要逐步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
    • 劳动纠纷如何预防和处理?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1-07
      一般我们可以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环节对风险进行分类,如招聘风险、绩效考评风险、工作评估风险、薪金管理风险、员工培训风险、员工管理风险等等。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讲,招聘风险、绩效考评风险、薪金管理风险、员工管理风险等显得更为重要。另外我们也可从已知风险、可预知风险、不可预知风险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对于已知风险和可预知风险我们要采取积极地措施进行防范。
    • 合伙经营债务纠纷应该如何处理?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4-08
      合伙经营期间帐目的核实,应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举证,在受理案件前尽可能要求当事人清算。在诉讼中核实合伙帐目,可采取以下方式: 1、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由各方当事人对所提供帐目单据逐一审核。 2、法院将当事人提供的帐目单据委托审计部门进行审核。 3、当事人自行委托审计机关对帐目进行审核。 法院对当事人自己或者审计机关对帐目的审核结果应进行审查。当事人对审核结果无异议的
    • 如何预防合同纠纷?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10
      预防合同纠纷的办法有,明确地在合同中约定标的、价款、履行方式、违约责任等重要的条款;及时调查对方当事人是否具有缔约能力;以及积极协商、沟通、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