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一般又被称为嫌疑犯,是指侦查机关的初步怀疑人员或者是侦查对象,被法院公诉之后,又被称为是刑事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只是因为正在被调查或者被羁押,短时间内失去了部分公民权利、无法进行自由的活动或者履行公民义务,但并不是指其丧失了公民的身份。另外,我国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所以,并不能否定犯罪嫌疑人的公民身份。
公民的遗产范围是什么
详解公民的遗产范围是: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
犯罪是否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公民身份?
168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公民是否具有扭送权
93人看过
-
派出所是否能够逮捕犯罪嫌疑人?
346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会见亲属权能否予以保护
236人看过
-
20年后是否能够起诉犯罪嫌疑人
366人看过
-
取保候审能否保证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
192人看过
遗产的范围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合法个人财产。具体包括以下财产: 1、公民的收入; 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 更多>
-
原谅了犯罪嫌疑人是否能够轻判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5可以酌情减轻处罚。 1、刑事谅解书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案件结果达成和解,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书面文件。 2、属于刑法规定中的酌定情节,而不是法定情节,因此,一般的情况,如果受害者家属不是反映很强烈而且得到谅解的话,法院是可以从轻处罚的,但是不是必须从轻处罚。 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内对行为人适用较轻种类或者较小幅度的处罚,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的最轻处罚种类和最小处罚幅度
-
-
2022年犯罪嫌疑人是公民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21犯罪嫌疑人是公民,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是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宪法》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刑法》第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
-
犯罪嫌疑人被羁押时,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呢重庆在线咨询 2022-01-20犯罪嫌疑人被羁押时的诉讼权利。 (1)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 (2)委托辩护人的权利。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内,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有权与辩护人会见和通信。 (3)申请回避的权利。对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或
-
不知道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怎么判刑澳门在线咨询 2022-02-03一般需要明知是幼女,如果确实不知道的话比如女生长得很成熟,没办法看出不满14周岁,这样一般是不构成犯罪的。量刑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建议尽快在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只有律师可以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最大的帮助。事实告诉我们,越早委托律师对犯罪嫌疑人越有利,律师能综合考虑到各种有利因素,为犯罪嫌疑人争取从轻、减轻处罚,甚至争取缓刑。 本人有多年办理刑事案件的经验,有信心也有能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