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精神病患者的法规保障有哪些
关于精神病患者的法规保障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本法是为了发展精神卫生事业,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一条,为了发展精神卫生事业,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维护和增进公民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精神障碍、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精神卫生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精神障碍患者的教育、劳动、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姓名、肖像、住址、工作单位、病历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身份的信息予以保密;但是,依法履行职责需要公开的除外。
第五条,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
二、医院怎么鉴定精神病患者
医院的精神鉴定主要通过以下方法确定精神病:
1.搜集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由有资质的精神科医生完成;
2.进行相关检查:包括头部磁共振、脑电图等,排除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
3.做情绪方面的量表:如宗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问卷、人格测验等;
4.专业医生的精神检查:看是否存在幻觉、妄想或社会功能受损,发病期是否存在明显精神病性症状。
注:精神鉴定主要用于确定重型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
三、精神病患者享受的国家福利有哪些
精神病患者享受的国家福利是可享受残疾人待遇,个人营业或家人经商可免税;家庭贫困户可以享受低保,特困家庭可享受民政的困难补助;办理相关手续后,可免费服用常规的抗精神病类药物。
1.精神病患者待遇包括对没有生活来源,没有劳动能力及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应按当地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全额补贴;对还有一定收入的精神病人,应按当地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差额补贴。
2.精神病人享受的低保补助包括低保补贴金、新农合缴费补贴、发病救助补贴、住房及教育补贴。
3.部分严重的需要长期监护人看管的精神病患者,由家属向管理当地医疗机构的部门提出申请,若申请成功后,携带文件去当地医疗机构可以领用免费的精神药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四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五条
-
精神病患者法律保障的重要规定
154人看过
-
保障患者合法权益,防止“被精神病”
98人看过
-
谁有资格送精神障碍患者到精神病院?
390人看过
-
社保政策对精神病患者的保障程度
163人看过
-
强制医疗精神病患者权益保障
452人看过
-
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患者
268人看过
-
国家对精神病患者的救助政策,法律对精神病患者有哪些优惠政策保障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8一、贫困精神病患者生活和医疗救助对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民政部门按程序应保尽保,按城市低保保障标准全额发放城市低保金,并视困难程度予以分类施保救助。对享受了城市低保的精神病患者,可从城市医疗救助金中解决一定金额的医前救助卡,用于平时购药维持治疗;对严重精神病患者入院治疗的,按城市医疗救助政策,一年可予以最高限额的住院救助。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精神病患者要纳入农村低保。纳入农村低保的可按农村低保补差标
-
精神病患者在离婚时的权益保障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18在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条中规定,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并且有负担能力,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则由人民法院判决。
-
精神病杀人判多少年?刑法对精神病患者有哪些规定?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26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老x患精神病离婚有保障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3-03-23可以离婚,但是必须经过法院诉讼程序,由法院依法判决,在诉讼过程中可以由其法定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 1.《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办理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 所以朋友的父母亲离婚是不能在婚姻登记机关签字办理的,姨妈签字是无效的。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中指出“婚前隐瞒了精神病,
-
精神病患者后,精神病患者需要支付子女的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5不能实际抚养与是否要支付抚养费是不同的,支付抚养费是基于父母子女的关系,所以即使是精神病人也要支付子女抚养费。具体操作上可以从其收入中扣除,对一方无经济收入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