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动机探析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5:23:13 195 人看过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种现象对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都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基于对青少年犯罪动机的研究为目的,运用文献研究和和现存统计资料等的研究方法,试图针对青少年犯罪动机提出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青少年犯罪;犯罪动机

近些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美国于1899年第一个少年法庭在伊利诺伊州成立后,青少年学者运用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的方法对青少年的失范行为进行研究,同时社会控制理论(SocialControlTheory)、心理分析理论(Psychoanalysis)、以及差异交往理论(DifferentialAssociationTheory)在犯罪行为的研究方面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对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规定、阐释和研究。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指出:预防未成年犯罪应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心理矫治以预防犯罪的对策。

一、青少年犯罪动机的分析

中国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是指已年满十四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的人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到法律规定处罚的行为。按照中国法律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已满十八周岁的人为成年人。所以青少年犯罪既包括未成年人中的少年犯罪(已满十四周岁至未满十八周岁),也包括成年人的青年犯罪(已满十八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但中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主要是办理已满十四周岁至不满十八周岁的少年刑事案件的法律和制度,其中包括立案、侦探、强制措施、检控、审理、判处刑罚、矫正与康复等。

1.犯罪动机与犯罪心理

第一,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相互转化的过程。任何故意犯罪,都是一定的犯罪心理(其核心是犯罪动机)所支配。而犯罪心理的形成,是个体与外在不良因素的矛盾、斗争和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过程是由许多小的矛盾运动的累积而产生的一些小的品德和个性方面的质变,即犯罪心理的最终形成。如下图表示:

图1-犯罪心理形成过程示意图1

图2-犯罪心理形成过程示意图2

第二,犯罪心理结构。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和意志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和心理状态。简言之,心理结构就是人在某种状态下或从事某种活动中,各种心理成分之间以错综复杂的关系、多水平多层次的一种构成情况。人的心理具有意识性,即人的心理活动是自觉进行的。因此,人能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对行为进行自觉的支配和调节。犯罪行为是由犯罪人的心理直接支配的,青少年犯罪是因为长期处于外在不良因素的作用下,就会加强不良行为的个性定型,这就是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基础。

2.犯罪动机与犯罪人的需要结构

需要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有机体对客观事物的需求。从这一意义上讲,人与动物都有需要,因为有机体都需要生存与发展,但作为人的需要则表现出特有的目的性与多样性。西方心理学家对需要作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H.马斯洛(AbrahamH.Maslow),他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图3-马斯洛需要层次示意图

生理需要位于需要层次的最低层,主要指是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等的需要。生理需要之上是安全需要,它是人对安全、稳定、保障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表现为人渴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希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经常得到互助与友爱。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人尊重,满足自尊能增强自信,受人尊重表现为对名誉与声望的渴望与维护。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人追求自我完善化的倾向。

结合青少年犯罪动机中的需要结构,犯罪动机包括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两个方面引起的犯罪动机。生理性需要,一方面是为满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要而引起的犯罪动机。另一方面,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发育阶段,第二性征出现,存在一个性的需要引起的犯罪动机,即犯罪的实质是人的社会性与本能冲动的斗争。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些意志力薄弱、品格低下者,往往经不住来自外界或自己内部的刺激,不能抑制自己的邪恶冲动而形成犯罪动机。社会性需要引起的犯罪动机,一是爱的需要引起的犯罪动机。爱是一种深沉而强烈的特殊的感情,一旦处理不当,它就能起消极作用。二是友谊的需要引起的犯罪动机。友谊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社会需要,处理不当会引起心理上的过激行为,而出现杀人、抢劫等活动。

二、青少年犯罪动机的有效预防策略

1.加强生理、心理预防,建立生理、心理咨询机构

通过相关生理、心理咨询机构的建立,对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青少年进行咨询和帮助,最大限度地减少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尽量多做耐心、细致的说服、诱导工作,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使他们内心中偏离道德、法律的部分与社会正常的道德、法律规范趋于一致,以抑制其不合理的需要和犯罪动机。

2.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因素,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统一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只有把社会需要转化成个人需要时,才能与社会需要协调一致;如果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常处于对立的地位,个人的行为有可能违反社会规范的要求而同社会发生冲突。我们应尽力使青少年群体的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和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能够实现统一和协调。

3.制定《未成年人案件处理法》和《少年法庭法》

《未成年人案件处理法》的性质相当于程序法,规定公、检、法机关的权限和职责,规定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的权利等。为了建立一整套少年司法制度,有必要在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内设少年科或少年处,在各级法院设少年法庭,使少年案件从侦查、起诉到审理均有相应的少年司法组织负责处理,并且有可循的法律依据。

4.突出学校育人的作用,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要针对青少年的思想情况安排具体时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二要在学校中加大力度进行德育的教育;三要加强青少年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教育,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进一步增强正确判断和自我保护能力;四要注意遵循青少年的在成长过程中的叛逆心理,针对学生的个性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19日 17: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动机相关文章
  • 【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环境因素
    青少年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因此社会环境因素的优劣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活动。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指出,犯罪是社会不协调的产物,而非仅仅教育导致的结果。社会上的负面影响,会使所有正面的教育功亏一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52=0现象(5天学校教育后,学生在社会上受2天的影响,学校正面教育就等于零)。因此,劣质的社会环境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1.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影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的现象,同时社会发展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矛盾也日渐显露出来。目前,我国的社会产业结构和财富分配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致使社会成员贫富差距逐渐扩大,这种变化给社会成员尤其是给尚处于半成熟期的青少年的价值观带来重大影响。致使部分青少年无视道德与法律的存在,一切向钱看、拜金现象的存在;致使部分贫寒家庭的学
    2023-06-11
    319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多少钱定罪
    青少年犯罪多少钱定罪无具体规定,依据实际罪名而定。未满12周岁的青少年无需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的青少年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刑法八类罪的青少年应当承担刑事责任。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从生理上看,其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各种心理活动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盲目性。一般来说,青少年思维相对简单,自控能力较差,情绪不很稳定,易感情用事,一旦受到某种诱惑和刺激,容易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同时,青少年明辩是非的能力较成人低,好奇心和模仿性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侵蚀而发生心理畸变。法制意识淡薄。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也是评判是非曲直的重要标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少青少年不学法,不懂法,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基本的分辨能力,以致于在不知不觉中走上犯罪道路。《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
    2023-08-13
    95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也是犯罪
    青少年犯罪
    日前高等法院出台的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中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另外还有一些规定,例如不满16岁的不判无期徒刑,16到18岁犯有情节轻微的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可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等等。这一司法解释有些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例如所谓的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这种偶尔是多少次,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又是什么程度?最后解释说这种行为不认为是犯罪更令人不解,与没有自主能力的幼女发生性关系,如果是引诱或者逼迫的,会给幼女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成为一生无法消除的心灵创伤,这样的行为怎么能说不是犯罪呢?将未成年人的司法责任与成年人的司法责任有所区别,这是完全有必要的,世界各国也都采取这样的措施。不过任何刑法首先还是要分清犯罪和无罪。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人,犯罪的定
    2023-06-11
    450人看过
  • 如何预防青少年性犯罪,怎样防范青少年性犯罪
    青少年性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和预防,最大限度地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1、要进一步净化社会大环境。各级政府的工商、公安、文化各职能部门,应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建立健全经常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大对歌舞厅、音像制品销售租赁店铺、网吧、游戏室、个体书摊、美容美发厅,按摩桑拿中心等文化娱乐场所和特种行业的督促检查,对非法网站,制作销售黄色书刊和影视作品以及提供色情服务的要坚决依法查处,从源头上予以堵截。要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健康高尚的文化娱乐形式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充实农村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免疫能力。2、强化学校管理。学校是对青少年实施全面教育的重要场所,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应全面准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抓分数抓升学,也抓思想抓品德,实现
    2023-04-28
    156人看过
  • 青少年法律探讨
    单亲家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青少年犯罪的形成原因1、家庭结构残缺,缺乏父爱或母爱导致的孤僻、脆弱、自卑或过强的自尊心理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直线上升,伴随而来的是单亲家庭少年成员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概率增大。如钱某故意杀人(未遂)案,在对其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访谈时,他对自己作生活自理能力、自我认识能力、有效交流能力、处理情绪能力、和谐关系能力等9项能力的自我评价时,所打的分数偏低,可以看出他的自卑心理。2、心理脆弱、偏执、逆反心理重家庭结构健全而教育方法不当,导致青少年存在不良心理。(1)父母的纵容溺爱使子女容易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专横霸道,缺乏责任感,社交协调能力差等心理
    2023-07-07
    129人看过
  • 青少年信用卡犯罪
    信用卡犯罪信用卡犯罪,是指使用信用卡诈骗、盗窃财物的犯罪活动。信用卡是一种信用工具,持卡人可在指定的场所购物、住宿、用餐,无需支付现金,定期结算即可。犯罪分子利用拾得、窃取、涂改、伪造的信用卡进行诈骗,还有持卡人和业务员相勾结诈骗和编造假姓名、地址申请信用卡进行诈骗等手法。大多数持卡人不在乎单据,也不会保留,大多随手丢弃,这是十分不好的习惯。实际上,保留刷卡凭证不仅便于每月总结消费记进而分析并优化消费习惯,有助于提高刷卡消费的合理性和透明度,做到明明白白刷卡。并且很多人的信用卡不设置密码,随意丢弃刷卡凭证可能导致信用卡被盗。信用卡诈骗罪根据刑法第196条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用伪造的、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方法进行诈骗活动。信用卡诈骗罪是诈骗犯罪的一种,该罪和诈
    2023-06-12
    263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什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什么?1、不良动机是产生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凡违背禁止性规范的动机均为不良动机,它可以诱发很多犯罪,成为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内在动力,如经不住金钱诱惑的拜金主义会产生贪污、贿赂等犯罪,不劳而获、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的享乐主义可以诱惑青少年去盗窃、抢劫,同态复仇的报复心理可以导致去杀害、伤害别人,不良气习如赌博、吸毒等均可以引发大量刑事案件的发生。2、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涉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3、文化糟粕的影响。一些“黄色”书刊的毒害,一些新闻媒体播放的暴力等影视制品的影响,也使得一些青少年效仿而犯罪。4、婚姻、家庭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因恋爱、婚姻的不成功,造成与恋人或夫妻反目为仇,进行凶杀强奸等报
    2023-03-17
    396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成因论的趋势——科际整合
    有关青少年犯罪成因的探讨,不同学科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遗传和生物学从遗传、体格类型、荷尔蒙或生物化学成分失调、脑部受损或脑功能失调、染色体异常等观点来解释。而社会学则强调人的行为的本质是社会性,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并用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观点来解释犯罪行为。还有一些学者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例如本能论(Fred,1923,1939)、社会学习理论(Bandra,1971)、同一性理论(Erikson,1950)、道德发展论(HainsMiller,1980)、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SampsonLab,1993)、青少年危险模式(ResnickBrr,1996),等等[71181191。而纵观近百年的青少年犯罪成因的理论成果,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意识到,对于青少年犯罪这一复杂的现象,若不采取“科际整合(TheoreticalIntegr
    2023-06-11
    108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犯罪变量模型: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范式
    【青少年犯罪】犯罪变量模型: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一种范式库恩曾经把科学家们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做的潜在知识假设称为范式。[10]那么,将青少年犯罪原因作为研究主题,从“移植”和“整合”控制理论的视角出发,我们会发现,青少年犯罪原因是受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既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阶级的,也有经济的,既有必然的,也有偶然的,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道德、家庭等各方面,是一种“社会综合症”。那么,对青少年犯罪原因这一研究主题做“潜在知识假设”既是十分复杂的,但又是开展青少年犯罪原因主题研究的必要前提。笔者认为应当“移植”和“整合”控制理论,并尝试建构“三层面八因素”犯罪变量模型,把它作为我国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一种“范式”。1、社会结构变迁。根据帕森斯的理论,我们对社会系统的分析应从社会结构入手。我国社会学教授孙立平认为,我国过去的金字塔式社会结
    2023-06-11
    136人看过
  • 青少年强奸罪审判标准探讨
    青少年犯抢劫罪的如果是已满十四周岁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存在更恶劣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从重处罚。但由于是未成年人,量刑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新刑法强奸罪既遂怎么判强奸罪是指违背被害人的意愿,使用暴力、威胁或伤害等手段,强迫被害人进行性行为而依法判定的罪名。犯本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1、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3、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奸淫幼女的;(四)二人以上轮奸的;(五)奸淫不满十周岁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伤害的;(六)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刑法》第236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
    2023-07-20
    351人看过
  • 青少年为何易性犯罪
    青春期性教育:青少年为何易性犯罪。最近,安徽省界首市检察院起诉部门对1996至1999年间已满14岁未满18岁青少年性罪错案件进行调查,调查显示:性罪错案件占青少年涉嫌犯罪案件的585%,青少年性罪错案件比例增加,年龄趋于低龄化。笔者就此采访了部分政法工作者、教育界人士和青少年问题专家,对青少年性罪错进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青少年性罪错在性教育环节上有以下主要弊端:一、性心理教育迟缓有关资料说明,目前,我国青少年的性早熟期与五十年代相比要提前1至2岁。一般说来,十三、四岁的少女和十五、六岁的少男,都相继进入了性成熟期。这期间,他们还没有形成独立和健全的人格,缺乏驾驭和评判自己性行为是否合乎社会主义性道德与性法制要求的能力,特别是性心理教育相对迟缓,各种青春期问题,得不到及时足够的帮助和疏导,因此,性教育也就错过了阻止青少年性犯罪种子的萌芽期。二、性规范教育滞后的后果性道德观念错位。不少青少
    2023-06-11
    124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屡增不减
    青少年犯罪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逐年增多,其特点:一是暴力犯罪多,该类案件占50%。由于青少年的不健全人格,在作案过程中不顾及后果,手段野蛮、残忍,趋向暴力性及恶性化,所犯罪行严重,社会危害性大,且影响恶劣。二是偶发性强。青少年年轻幼稚,心理不成熟,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一时冲动,甚至对自己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比如,对某人或某种社会现象看不惯,思想偏执,实施犯罪,表现出无目的性。三是团伙犯罪增多。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作案手段、心理方面都存在不成熟的一面,需要结合一个团伙来寻求心理上的寄托,结伙行动、互相壮胆,具有纠合性的特点。四是逐步智能化。以往青少年犯罪者大都文化素质不高,大部分为中、低等文化程度,许多人小学期间就辍学。当前,受过一定高等教育的知识型青少年罪犯的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如信用卡、网络盗窃等智能化案件,涉及这类犯罪的青少年将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犯罪活动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桐柏县法院对2
    2023-06-11
    197人看过
  • 哪些属于青少年犯罪?
    1、从属性犯罪。青少年由于思维尚不成熟及社会经验的不丰富,容易成为成人犯罪时控制的对象,并且青少年由于对奸坏的识别能力差,在作案时处于一种死心塌地的从属地位。2、团伙性犯罪。青少年以一定的特征如地域、性格、年龄、同学等形式一个个的团伙,经常聚在一起,形成一附和,或碍于情面不好推辞共同作案。3、报复型犯罪。有些青少年在受到不公正待遇后,或因处理不及时,或因对处理结果不能理解,就采取同样的手段去对付别人,从而走上犯罪道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有哪些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有:1、自身预防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应该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2、家庭预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应从家庭抓起;3、学校预防学校作为家庭的延伸,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社会预防社会预防,主要是指净化社会环境,给青少年创造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良
    2023-07-11
    288人看过
  • 我国的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
    一、概念青少年这个概念在犯罪学中一般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人。青少年犯罪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青少年犯罪是指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概念所下的定义。它一般是指14—25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我国采纳的是狭义青少年犯罪。二、特点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犯罪的严峻态势并不奇怪。我们对待青少年犯罪亦是如此。除了前述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外,与青少年自身存在的普遍生理、心理特点(如机体需要增多、性早熟,和心理不成熟、容易感情冲动、模仿某人、猎奇新事物等),以及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总体上偏年轻的客观情况,使得我国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案件中所占的比率较高。我们应针对这一犯罪现象,探讨、总结青少年犯罪有以下这些特点:1、共同犯罪、结伙作案多,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亦有增加趋势。2、严重犯罪较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后
    2023-04-14
    269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和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驱力。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 更多>

    #犯罪动机
    相关咨询
    • 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往事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03
      现在的青少年犯罪案例是越来越多了,青少年犯罪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的手段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接下来我们根据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一下。 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 犯罪嫌疑人刘某(男,16岁,湖北省仙桃人),2005年10月20日凌晨2时许,伙同夏某、陈某、黄某等人经过事先预谋,由陈某携带一把西瓜刀,四人窜至厦门湖里某处的路面,寻找作案目标,准备实施抢劫时,被治安巡逻
    • 青少年网络犯罪分析具体有什么?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8
      与现实生活不同,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人与人之间很难像现实生活中那样面对面地认识对方,而且网络犯罪是通过操作程序等实施的,参与者的身份被虚拟化为一个个的数字,时间和空间范围都难以限制,工作人员很难取证把握住罪证事实。这些都给公安机关破案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并且其中有一部分这样的人,自己的权益在网络上受到了侵害,他们自身就认为侦破难度大,破案无望,因此也不报警,因此让一些网络犯罪活动成为漏网之鱼。
    • 青少年犯罪怎么判分析是怎么解决的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30
      (1)家庭因素。 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有的家庭不合,父母离异,在得不到父爱、母爱基本温暖的情况下,幼小的心灵被人为地扭曲,报复社会,而走上犯罪道路;有的是因为家庭过分溺爱,形成孩子任性、霸道的坏性格,一旦受挫折或受批评就难以接受;有的家长以打骂代替教育,孩子犯一点小错,或学习成绩不好,就不敢回家,在外流浪,甚至离家出走,碰上坏人教唆,极易走上犯罪道路;有的是没有时间教
    • 青少年犯罪既遂犯罪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6-28
      关于青少年犯罪既遂与未遂的意思:未遂,是犯罪事实未成立,没有产生犯罪结果.青少年犯罪即遂,是犯罪事实成立,已经产生犯罪结果。
    • 青少年盗窃罪犯罪年龄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30
      我国在刑法上只区分14岁以下,14至16岁,以及16岁以上。14岁以下的对于盗窃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可能会有其他的处罚方式;14至16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16岁以上需要负刑事责任。至于盗窃的具体数额,要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论,全国各地的标准不尽相同,但是普遍为500元以上。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