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房产为共同共有,实际为一方出资购买的,分割时一般情况下应以房产证上记载的内容确定其权属性质。
同时还应综合考量当事人之间的特殊约定、当事人实际出资情况、尽量体现公平原则等例外情形,综合判断不动产的归属。
(1)恋爱时由一方出资购买,应视为对另一方的赠与,房产仍应该属于两人共有,原则上是各占50%进行分配。
(2)如果双方关于份额有特别约定或者达成一致协议的,比如有书面协议或产权登记时明确受赠方的份额,分割时应遵循意思自治原则,按双方约定执行。
(3)如果权利关系人提供足够证据证实不动产登记的权利状况与实际状况不相符时,贡献大小是考量不动产分配的重要因素;
而共有财产的贡献大小,主要考虑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投资多少,即实际出资情况酌情按份分配,依法确认不动产物权的真正归属。
(4)双方没有协议约定的,考虑未出资人对共有财产的贡献大小以及照顾一方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等情形,一般在10%到30%的范围内合理确定未出资方的份额。
同居财产分割的范围
(1)按财产与人身关系的联系性划分,可分为:
因人身关系取得的财产
如赔偿金、劳保待遇、怃恤金、转业安置费、医疗费、保险费、救济金等。
非人身关系财产
如劳动创造的产品、工资、产权收益等。
(2)按财产取得方式划分,可分为:
原始取得
如生产创造的财富、劳动所得、孳息。
继受取得的财产
如买卖所得、博彩所得、受赠财产、继承财产。
(3)按财产取得时间划分,可分为:
同居前取得的财产
同居后取得的财产
同居后取得的财产又分为共同生活期间取得的财产和分居期间取得的财产。
《民法典》第三百零四条:共有人可以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分割且不会因分割减损价值的,应当对实物予以分割;
难以分割或者因分割会减损价值的,应当对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取得的价款予以分割。共有人分割所得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有瑕疵的,其他共有人应当分担损失。
-
哪些财产可以在解除同居关系时进行分割
407人看过
-
同居关系的双方可以向法院起诉分割财产吗
318人看过
-
同居关系解除是否可以进行公证
64人看过
-
同居财产分割与同居关系解除
327人看过
-
如何认定同居关系财产,同居关系中的财产怎样分割
339人看过
-
同居关系财产分割怎么办,同居关系财产分割的诉讼时效
297人看过
同居关系的定义在我国法律中并无明确规定。同居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同居双方为异性,即我们这里所说的同居关系只产生在男女之间; 第二,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这是同居关系与婚姻关系的本质区别,如果双方办理了合法的婚姻登记手续,那么双方便属... 更多>
-
同居关系解除同居期间取得的财产在分割时能否按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12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第8条:“人民法院审理非法同居关系的案件,如涉及非婚生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应一并予以解决。具体分割财产时,应照顾妇女、儿童的利益,考虑财产的实际情况和双方的过错程度,妥善分割。”和第10条:“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的规定,本案双方当事人确属同居关系,其同居期间取
-
同居财产分割可否就非法同居关系宁夏在线咨询 2021-11-01非法同居财产是可以分割的共同财产的,按照双方所占的财产份额分割。同居期间双方共同收入和购买的财产属于共同财产,可以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判决。如果个人财产归该所有人,则不分。
-
如何进行同居关系分割财产?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12如何进行同居关系分割财产是很多人面临的问题,同居虽然没有得到法律的承认,但是在一些法规中有明确的规定,同居虽然没有结婚,但他人认为已是夫妻关系,同居期间取得财产应按共同财产分割。对全部财产进行清点和估算。先确定哪些是属于私人财产,哪些是属于共同财产。然后估算出共同财产的价值,并经双方认可。
-
同居关系的双方可以向法院起诉分割财产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14同居关系的双方可以向法院起诉分割财产。只要符合以下条件即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民法典规定同居关系中,如何进行财产分割,同居期间共同财产怎么分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08(一)协议分割同居关系共同财产的分割应当由夫妻协商解决。协商解决是承认和尊得共有人的财产共有权的必然结果,也是意思自治原则的具体体现。协议分割,便于财产的归属落实,有利于同居纠纷的解决。因此,只要共同财产的分割协议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内容合法,并未损害子女利益,即应承认其效力。 (二)判决分割在解除同居关系时,对同居期间共同财产的分割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只能求助法律、诉到法院,由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