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第220条第二款规定:“公示期间,转让票据权利的行为无效”。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在公示期间,转让票据权利的行为是绝对无效的。即使背书是连续的,持票人也不能因善意取得而取得汇票的权利。法律解释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公示期满前转让票据权利行为和除权判决的效力。公告权和折扣权判决期满前,应当发出公告权,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4条明确规定:“公示期间,票据以公示方式质押或者贴现,人民法院不支持因质押或者贴现而接受票据的持票人的主张。但是,公示期间届满后,人民法院在作出除权判决前,不得取得票据。”。由此可见,上述司法解释明确了票据质押、贴现在公示期满前有效,并作出除权判决。与票据转让一样,票据质押也是一种票据行为,是对票据权利的处分。从票据权利处分的角度来看,通过质押背书设定质押权的行为与转让背书权的行为本质相同。票据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为满足融资需要,在票据到期前支付一定利息,将票据出售给银行的行为。它本身就是票据权利的特殊转让。因此,根据法律类推,转让票据权利的行为应当在公示期满前生效,并作出除权判决,确定公示期间:
公示程序是票据灭失后宣告票据无效的特殊程序。一旦法院做出除权判决,它将产生法律效力。银行按照除权判决支付票据后,票据的法律关系自动终止。虽然持票人可以以票据侵权为由请求公告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往往是由于公告的时间,致使利害关系人不能及时申报其权利,导致不必要的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19条:人民法院决定受理申请时,应当同时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并在三日内公告,督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催告期限由人民法院根据情况决定,但不得少于六十日该条款没有规定具体的公告期限,法院通常采用60天的公告期限来缩短截止时间。公告期确定为60天。一旦公告到期,而票据尚未达到到期日或即期付款日,持票人往往无法及时声明其权利,法院将作出无权判决,并因没有声明而宣布票据无效。持票人只能通过单独诉讼维护其合法权益。为了防止当事人提起诉讼,笔者认为,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示催告案件公示期不少于60天的前提下,建议将公示催告案件的公示期延长至汇票到期日或提示付款日后15天,使当事人有足够的时间了解所持票据的状况,及时申报权利,维护其合法权益,防止当事人恶意申请公示损害合法持有人的合法权益,减少票据纠纷
-
公示催告期间转让票据权利的行为无效吗
328人看过
-
票据行为效力的有效前提有什么
88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规定公示催告期间转让票据权利有效吗
429人看过
-
公示催告期间转让汇票是否有效
397人看过
-
在公告期间,票据权利的转让是否无效
207人看过
-
票据权利移转的效力
269人看过
票据行为是指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进行,以发生、变更和消灭票据关系,确定和实现票据上的权利和义务为目的的法律行为。 票据行为一般包括出票行为、背书行为、承兑行为、保证行为和付款行为。在票据行为中,有关当事人应当在票据上签章,并按照票据所记载... 更多>
-
-
票据行为效力标准海南在线咨询 2023-03-23票据行为成立的有效条件 1.行为人必须具有从事票据行为的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注意】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票据上签章的,其签章无效,不影响其他签章的效力。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或无缺陷。 【注意】以欺诈、偷盗、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3.票据行为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
股权转让以什么方式生效,股权转让以什么方式公示股权变动的效力?山西在线咨询 2022-02-15股权转让发生股权变动的效力,股权变动以交付为公示方法。 理由如下: 其一,所谓股权变动即指股权易主,出让股东丧失股权,受让人取得股权。股权易主的直接表现在于受让人能够行使、支配股权。要达到如此效果,只需出让股东的交付行为即可实现,而无须公司内部登记甚至工商登记,受让人可凭借出资证明书等证明文件行使股东权利,要求公司和工商行政机关履行登记义务。正如有学者认为:“尽管公司没有给予实际所有人以所有权,但
-
期房转让时公示的财产约定有法律效力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18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具备以下要件就是有效的: 1、转让协议当事人具有相应的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转让协议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转让协议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期房协议是指签了房屋预购合同的协议,可以经出卖人同意并办理一定的手续后转让。
-
借钱不还,欠条作为票据,票据行为效力的有效条件是啥?浙江在线咨询 2023-07-161、行为人必须具有从事票据行为的能力。在票据行为中,在票据上签章的自然人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否则该签章不具有任何效力,签章者并不因此成为票据上的债务人,其他票据当事人也不得据此签章向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主张任何票据债权。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或无缺陷。鉴于票据行为的特殊性,应该更注重的是票据行为的外在表示形式,即形式上的合法性。但是,我国《票据法》第12条第一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