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人员如何出庭作证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9 20:14:25 73 人看过

司法鉴定人员出庭作证时,需要拿出与鉴定有关的证据。鉴定人应具备的条件。一是鉴定人是否在下列四类鉴定业务范围内从事鉴定工作:法医类鉴定;物证类鉴定;声像资料鉴定;其他鉴定事项。二是资历、能力要求。这主要是审查鉴定人是否具备解决案件中专门问题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申请登记的鉴定机构应具备的条件。是否有明确的业务范围;是否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所必需的仪器、设备;是否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所必需的依法通过计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认可的检测实验室;是否每项司法鉴定业务有三名以上鉴定人。

鉴定人是否依法回避,鉴定活动是否受到不当干扰,是否仔细、认真,有无受到外界影响,有无徇私、受贿,或受到威胁、引诱、欺骗,而作虚假鉴定的情况

根据刑诉法和相关规定,鉴定人及其近亲属与本案有无利害关系,或有其他可能影响客观鉴定的情况,作为诉讼参与人的鉴定人应当遵守法律有关回避的规定,以确保鉴定人的中立客观,确保所作出的鉴定意见的真实性。对于鉴定人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一、鉴定人无法出庭的情形没有规定

有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对证人无法出庭可准许不出庭的情形有明文规定,但对鉴定人却没有相关规定。比如,《解释》第二百零六条规定:证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无法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其不出庭:

(1)在庭审期间身患严重疾病或者行动极为不便的;

(2)居所远离开庭地点且交通极为不便的;

(3)身处国外短期无法回国的;

(4)有其他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出庭的。具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作证。建议参照上述规定,规定准许鉴定人不出庭的情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1: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司法鉴定人相关文章
  • 司法鉴定最新规定:是否必须出庭作证?
    不是一定要出庭作证。如果是诉讼需要而必须由鉴定人亲自讲解已得出的鉴定结论是可以通过申请或者由法官要求出庭的,因为鉴定机构的设立就是为了帮助审判过程中的专业性疑难问题的解决。法律依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四十三条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司法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回答与鉴定事项有关的问题。法院司法鉴定要多久这个一般为15天到一个月,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你先提出申请,然后法院通知各方来做笔录,选择鉴定所(或摇号选择),然后进入鉴定环节,这个环节需要你的伤情达到司法鉴定状态(病情稳定),故需要大约2个月左右的时间,或更长。什么是司法鉴定1、司法鉴定的含义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为查明案件事实,人民法院依据职权,或者应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申请,指派或委托具有专门知识人,对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评定的活动。(1)广义上讲,法院委托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也属于司法鉴定的范畴;(2)狭义上讲,法院委
    2023-07-05
    227人看过
  • 鉴定意见出具的鉴定人是否必须出庭,鉴定人不出庭作证怎么办
    如若你方对对方的鉴定意见有异议或法院认为有必要,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否则不得作为定案根据。保障鉴定意见的准确性、公正性关系到能否还原事实,保证公平正义。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如果当事人或人民法院认为鉴定意见需要进一步证明,作出该鉴定意见的鉴定人必须出庭作证。如果不出庭作证,会导致两种结果:法庭不采信该鉴定意见,返还鉴定费用。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第七十八条
    2024-04-22
    94人看过
  • 如何成为司法鉴定人员
    法律综合知识
    一、如何成为司法鉴定人员成为司法鉴定人员的条件是:1.具有和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具有和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的专业执业资格,或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五年以上;3.具有和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工作10年以上经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二、司法鉴定的原则包括哪些司法鉴定的原则包括:司法鉴定合法性原则;司法鉴定独立性原则;司法鉴定客观性原则;司法鉴定公正性原则。《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四条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尊重科学,遵守技术操作规范。第五条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司法鉴定人应当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鉴定,并对自己作出的鉴定意见负责。司法鉴定人不得违反规定会见诉讼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三、司法鉴定对象的种类与范围司法鉴定对象的种类包括传统的痕迹鉴定、笔迹鉴定和
    2023-07-08
    494人看过
  • 鉴定人员不出庭法律后果
    一、鉴定人员不出庭法律后果鉴定意见是对民事诉讼中涉及的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形成的意见,属于证据的一种,对于案件的定性有直接影响,有必要进行质证。鉴定人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发问,回答有关鉴定争议的问题,并说明鉴定的过程、依据等,是鉴定人的义务,也是保证鉴定意见真实性、合法性和证明力的重要形式。但原民事诉讼法对鉴定人出庭作证规定得过于原则,导致司法审判中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比例普遍不高。因此,针对鉴定人出庭作证的问题,专门规定了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的情形及其应当出庭而不出庭的后果。根据新法的规定,鉴定人出庭作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鉴定人提出书面鉴定意见后,法院应当将鉴定意见发送双方当事人,双方当事人均对鉴定意见表示没有异议的,可以在开庭时不再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直接认可鉴定意见的证明力。如果双方当事人或者一方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提出异议,则需要在开庭时对鉴定意见
    2023-06-06
    451人看过
  • 关于鉴定人出庭作证的问题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鉴定人向法庭提交书面意见,而不出庭接受询问的现象相当普遍。这其中既有长期以来鉴定人因其专业优势而视为科学的法官的原因,也有现实环境中鉴定人人身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原因。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三款明确: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这一规定确立了刑事诉讼鉴定人必须出庭作证的基本证据规则,商业秘密刑事案件自不例外。然而,商业秘密刑事案件技术问题通常是由三名以上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鉴定的,《刑事诉讼法》及《刑诉法解释》均未明确鉴定人出庭是指全部鉴定人出庭还是鉴定人代表出庭。实践中,较为常见的是鉴定人代表出庭,并接受控辩双方交叉询问。这一方式的优势在于技术观点相对集中,意见表达较为清晰,便于法庭把握控辩双方技术争议焦
    2023-02-20
    342人看过
  • 鉴定人出庭质证的工作基础
    科学而准确的进行鉴定活动是作好出庭的工作基础。鉴定人从受理案件起在思想上就应当树立接受法庭审查的意识,以此要求自己在检验和鉴定时把工作做细致全面,使鉴定结论更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为要做到这一点,鉴定人必须在实施鉴定时,首先要求委托机关或当事人提供充分的资料,鉴定人进行详细审查,吃透检材,运用必要的仪器进行检测,并客观分析,科学论证,使作出的鉴定结论有根有据。其次鉴定人要虚心听取有关人员对鉴定工作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及时会同相关部门或有关人员联合攻关。检案中一定不能嫌麻烦、爱面子,或采取推诿、应付的态度。否则,由于工作中的不慎或疏忽,很可能成为出庭质证时的症结,以致影响质证效果。这就要求每一个鉴定人对于受理的每一件鉴定案件都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出具的鉴定书必须符合文书的要求。第三鉴定在质证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沉着应对来自法庭各方的询问,在熟悉、掌握大量客观资
    2023-06-06
    200人看过
  • 律师是否还能够担任司法鉴定人和出庭作证?
    律师不能做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司法鉴定人主要是从事着司法鉴定的工作,他们通过运用科技或相关知识对于诉讼涉及的问题进行判断与鉴别,并会给出鉴定的意见。而律师作为辩护人只能提供犯罪嫌疑人无罪、最轻或者从轻处罚的辩护意见,无权作为鉴定人对专业领域进行作证。司法鉴定人的权利人执业,享有下列权利:(一)查阅与鉴定有关的案卷材料,询问与鉴定事项有关的当事人、证人等;(二)应邀参与、协助委托人勘验、检查和模拟实验:(三)要求委托人补充鉴定材料;(四)委托人提供虚假情况或拒不提供鉴定所需材料的,有权拒绝鉴定;(五)拒绝解决、回答与鉴定无关的问题;(六)与其他司法鉴定人意见不一致时,有权保留意见;、(七)获得执业报酬;.(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第十二条个人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品行良好的公民;(二)具有相关
    2023-07-16
    134人看过
  • 司法鉴定人员管理办法将会对工作人员作出处罚吗?
    司法鉴定人员管理办法将对工作人员作出处罚的。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司法鉴定的工作人员在鉴定的过程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违反司法鉴定流程的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或者说,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由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法定鉴定单位,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鉴别和判断的一种活动。一、司法鉴定人的违法责任如何规定?1、司法鉴定人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情形的,由执业证书颁发机关给予警告,同时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的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人民币3万元。2、对司法鉴定人实施相关法律所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由执业证书颁发机关根据法律、法规及规章实施。3、司法鉴定人违法执业或因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司法鉴定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司法鉴定机构赔偿后,可以向有故
    2023-06-20
    473人看过
  • 鉴定人出庭质证的法律依据与作用
    鉴定结论作为一种法定证据,同其他形式的证据一样,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方可成为定案的依据,这是证据法的基本要求。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鉴定人出庭作证已有明确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154条、156条、157条,《民事诉讼法》第124条、第125条,《行政诉讼法》第47条对鉴定人出庭作了原则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规定》中对鉴定人出庭作了具体规定。按照现代诉讼理念,双方当事人(包括控辩双方)的诉讼地位是平等的,因此,鉴定人应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一样出庭作证并接受双方当事人、律师以及法官、检察官的询问。其作用一方面通过对鉴定人进行询问,帮助法官解决专门性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当事人明白鉴定结论的形成过程,从而使诉讼双方对鉴定结论产生信任感。然而,司法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和条件限制,鉴定人出庭质证的比例极低,即使出庭,也因为当事人及其代理
    2023-06-06
    410人看过
  • 刑诉法鉴定人出庭作证是必须的吗?
    鉴定人是有出庭作证的义务,没有强制出庭的规定。鉴定人出庭是对鉴定意见的科学价值及证据价值的审查和判断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审判方、公诉方、辩护方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客观公正认知鉴定意见,还原案件事实,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维护司法的公平正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适用前款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第一百八十八条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
    2023-06-03
    306人看过
  • 执法人员是否可以作证人出庭?
    一、执法人员是否可以作证人出庭?要看具体情况而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办案人员包括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人员和公安机构、检察机构的侦查人员,对于上述人员适用回避制度如果上述办案人员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这种情况主要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本人就是本案的当事人,包括是案件中的被害人、自诉案件中的自诉人、刑事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或者是这些当事人的近亲属。有这种情况的案件显然是不能再由他们办理。因为无论作出怎样的判决,其公正性都将会受到质疑,同样也不会让人信服。对于刑事案件中的办案人员,理论上是不得作为见证人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相关规定: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具有相应辨别能力或者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以及行使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等刑事诉讼职权的公安、司法机构
    2024-01-10
    426人看过
  • 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鉴定意见有效吗
    1、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2、鉴定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无法出庭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况决定延期审理或者重新鉴定。3、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九十九条一、鉴定人出庭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新民诉法明确规定了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法律条件及后果,该规定的出台必将大大增加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比例,有利于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二、当事人对笔迹鉴定不服咋办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提出合理理由、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把收集到和笔迹相关的材料证据送到上级鉴定部门。重新鉴定的次数没有限制,只要当事人不服都可以提出。为了保障鉴定结果客观
    2023-03-15
    464人看过
  • 证人出庭作证证人可以不去吗,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律规定
    证人出庭作证证人可以不去,但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经法院两次传票传唤拒不到庭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拘传。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律规定是经过质证的证言才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证人作证要遵守诚信等原则。一、证人出庭作证证人可以不去吗证人出庭作证证人可以不去,但有一定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民事诉讼法》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所以,你拒绝出庭,即是属于你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包括应诉、举证、质证、辩论、陈述等在内的诉讼权利的放弃,所以,你是有权力拒绝出庭的。当然,《民事
    2022-06-12
    82人看过
  • 如何限定鉴定人出庭问题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人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司法行政机关是主管鉴定人和鉴定机关登记管理的惟一国家机构,负责确定鉴定人和鉴定机机构的从业条件,并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进行登记、名册编制和定期公告。同时,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不再设立司法鉴定机构,公安和检察机关尽管可以保留现有的司法鉴定机构,但不得在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营利性司法鉴定业务,而只能将其鉴定活动服务于侦查工作的需要。很显然,包括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所属的鉴定机构在内,所有从事法医、物证、声像及其他法定鉴定事务的敬鉴定机构,都要接受司法行政机关在资格登记、名册编制和公告方面的统一管理;司法鉴定人无论是来自侦查机关内设的鉴定机构,还是来自依法设立的社会鉴定机构,也都要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统一管理。这就意味着我国在司法鉴定制度的社会化、统一化和专业化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发展,过去长期存在的那种由公检法三机关各自对
    2023-06-06
    85人看过
换一批
#司法鉴定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司法鉴定人是指取得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在司法鉴定机构中执业,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诉讼、仲裁等活动中涉及的专门性技术问题进行科学鉴别和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 更多>

    #司法鉴定人
    相关咨询
    • 拒不出庭作证和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有何法律后果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17
      伪证后果,如果因伪证拒出庭的可以接受批评教育,并处予警告。危及他人名誉权的可以处予十五天拘留或一年有期徒刑
    • 被邀请出庭作证,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问题是什么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07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第六十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第六十一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
    • 有律师执业证可以做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1-11-06
      律师不能作为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司法鉴定人主要从事司法鉴定工作。他们科学技术或相关知识判断和识别诉讼中涉及的问题,并给出鉴定意见。律师作为辩护人,只能提供犯罪嫌疑人无罪、最轻或从轻处罚的辩护意见,无权作为鉴定人证明专业领域。
    • 刑事案件证人不出庭作证该如何在法庭作证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05
      刑事案件中,控辩审三方都认为没有必要出庭的证人可以不出庭,经辩护律师申请人民法院通知的证人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出庭。刑事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可以拒绝包括法院要求的出庭请求。
    • 作司法鉴定必须要出庭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1-12-21
      不一定。如果需要诉讼,评估人必须亲自解释评估结论可以通过申请或法官的要求出庭,因为评估机构的建立是为了帮助解决审判过程中的专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