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借人的风险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出借人只要当头抽走利息,在诉讼中法院都会以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当然实践中为了规避法律,出借人会想出种种办法,这里讲两个对出借人不利的做法。一种是预先扣除了利息,但是这部分利息没有在借款合同、借款凭证中作为借款体现。另一种是大额借款仅有借条或者收条,没有相关证据佐证。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建议在借款之前咨询律师,提前防范法律风险。
案例:A公司从B公司借款2300万,A公司为此出具2张收条,以表明收到B公司300万现金和2000万代偿款(代为偿还A公司欠银行的贷款)。诉讼**公司提出300万为提前扣除的利息,因这笔款项是现金交付,B公司无法提供款项交付凭证,也不能准确陈述这一大额现金交付的时间、地点及款项来源等情况。同时作为企业法人,这笔款项也没有账册凭证。因此B公司不能证明已经交付300万的事实,那么法院只能认定这300万没有实际交付,这样A公司也就不需要偿还这300万了。(见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10(浙商外终字第78号)民事判决书)
2.借款人的风险
虽然民法典有明确规定,但是前面也提到了出借人仍然可以采取一些办法规避法律。这里要讲一种出借人规避法律的有效办法。比如出借人甲借给乙20万,双方约定提前扣除利息5万元。那么这个时候甲可以先将20万通过银行转给乙,然后乙再归还5万元现金给甲,也就是说实际借款只有15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乙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他给了甲5万元利息,那么法院只能认定甲实际借款20万元给乙。司法审判这么做的理由是:合法的民间借贷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双方都应当按照借款合同(可以是规范或者简单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见(2011)浙台商终字第308号民事判决书)
作为律师我经常会问当事人你有没有证据、有什么证据,不是不信任他们,而是因为“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法谚有云:“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建议各位在重大交易之前一定要咨询律师。防范法律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提前收集和留存对自己有利的证据。
-
是否可以提前将借款利息扣除在本金中?
305人看过
-
提前扣除利息如何计算本息
218人看过
-
贷款本金中利息的提前预扣问题
415人看过
-
借款时先扣除利息可以吗,借款先扣利息本金怎么算
435人看过
-
是否可以提前扣除个人借款的利息?
228人看过
-
借款本金中预扣利息如何还款
403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
借款如何约定利息,借款利息能否预先从本金中扣除?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6一、借款如何约定利息利率要符合规则。官方借贷利率可恰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越银行同类存款利率的四倍(含利率本数)。否则,超越局部的本钱不受维护。借贷分为有息借贷和无息借贷两种,其中公民之间的消费运营性借贷的利率,可以恰当高于生活性借贷利率。《合同法》规则:“天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商定领取本钱时,借款的利率不得违背国度相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则。”目前,国度规则官方借存款利率最多为银行同类存款利率的
-
借款合同利息可以直接扣除本金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17借款合同中,不能直接在本金中扣除利息。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
借款只留利息不把本金扣除可以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09利息不能预先扣除。 借款合同中借款人的主要权利就是通过借款得到约定的本金,出借人在出借时就将利息在本金中预先扣除无疑是损害了借款人的利益。 对于预扣利息的行为,我国法律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以扣除利息后的本金作为借款本金。
-
利息在本金中扣除返还实际借款数额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07月26日,江苏省启东市人民法院对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作了判决,被告施某归还原告杨某本金27000元。2004年12月28日,施某向杨某借款30000元,并出具借条一份,约定6个月后返还。杨某在给付施某该款时,扣除了借款6个月的利息3000元。借款期限到期后,杨某向施某催要30000元,无果。法院审理认为,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