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的法律效力根据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08:43:55 262 人看过

法律效力,是指主体的特定行为作出后对其本人及与其有关的法律关系主体所产生的法律权利义务的影响。自认的法律效力是自认制度理论中与司法实践联系最为直接、密切的部分。民事诉讼是由法院和双方当事人参与的以诉辩和审判等诉讼行为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场,当事人的任何诉讼行为都可能产生一定的法律效力。自认作为一种民事诉讼行为,其法律效力即其对法院、双方当事人诉讼权利及权力的产生或丧失,或者义务的设定或免除。自认所产生法律效力的根据,首先来源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在法律规定的空白处或相互冲突处,其效力还来源于自认制度本身的法理基础。

(一)法律规定明确无误的法律条文是自认制度的最直接的效力根据。

但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并没有专门规定自认制度,而是将自认纳入当事人的陈述中。并且,依该法第63条第2款规定,作为证据之一的当事人的陈述也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第71条第1款规定,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这说明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仅仅将自认作为当事人的陈述作为一般证据予以规定而未充分认识到或承认自认行为所具有的特殊性,也未基于此建立自认制度。这一立法的疏漏是随着审判实践的需要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而获得弥补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5条规定: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

(1)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和提出的诉讼请求,明确表示承认的;这是我国法律规定中首次出现的自认的雏形,比较粗疏,没有明确区分诉讼上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也缺乏更具可操作性的细致规定。

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规定》对于自认有了进一步的规定,第9条第2款规定:对当事人无争议的事实,无需举证、质证;第21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只有本人陈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关证据的,除对方当事人认可外,其主张不予支持;第22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对方当事人认可或者不予反驳的,可以确认其证明力。这二条规定,前一条可以说是确立了明示自认的效力,后一条实际是对默示自认效力的规定。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使自认制度在我国正式成形,初具大观。该规定第8条内容为: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但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除外。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既未表示承认也未表示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事实的承认。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的,代理人的承认视为当事人的承认,但未经特别授权的代理人对事实的承认直接导致承认对方诉讼请求的除外,当事人在场但对其代理人的承认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当事人的承认。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回承认并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承认行为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不能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第74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在起诉状、答辩状、陈述及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词中承认的对己方不利的事实和认可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确认,但当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这些法律条文的内容涉及了自认行为对双方当事人及法院诉讼权利(权力)义务的影响,构成了自认效力的直接根据。

(二)法理基础

关于自认制度的法理基础,学界认为其法理基础主要有以下三点:一为诚实信用原则,诚信原则作为一项民事诉讼原则要求当事人在实施诉讼行为时必须诚实和善意,不在民事诉讼中作虚假陈述,在承认对方的事实时应实事求是,不得作出虚假承认。当事人在实施一诉讼行为后,无正当理由不得实施否定或与前一行为相矛盾的诉讼行为,对当事人作出的自认禁止反言。[1]其次为诉讼经济原则,由于自认具有免证及拘束当事人、法院之效力,使得法官在诉讼中能够迅速地对当事人的争执之点进行清理,将无争议的事实确定下来,从而缩短诉讼周期,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2]另外即为处分权主义和辩论主义原则。处分权主义以私权自治原则为基础,要求在诉讼的提起、诉讼的内容、诉讼标的及请求的范围及有关程序与实体权利的让步与放弃等方面均由当事人决定,法院则处于被动地位。辩论主义基本内涵为:(1)法院不得将当事人没有主张的主要事实作为判决的资料或基础;

(2)对当事人之间没有争议的事实,法院不必调查其真伪,应直接作为判决的基础性资料;

(3)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事实,法院只能以当事人声明和提出的证据予以调查和认定。[3]处分权主义和辩论主义原则与我国当前构建的当事人主义民事诉讼模式正相契合。而从我国自认制度建立的背景和历程来看,处分权主义和辩论主义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裁判理念中的确立则直接影响和决定了自认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发展。在实践与研讨中,诚信原则与诉讼经济原则与处分权主义和辩论主义原则共同作为自认制度的法理基础在我国也被广泛接受。这些法理基础成为了我国自认制度的间接效力渊源。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22: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举证责任相关文章
  •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无效由法院认定么?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无效由法院认定,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因为当事人自己向法院来提起诉讼。合同的无效会引起很多法律后果,因此合同的无效是由法院来认定的,如果合同中约定了仲裁的,那么仲裁机关可以认定合同的效力。一、无效合同如何认定?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合同或者合同条款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一般属于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但是如果还损害了国家利益,则属于无效合同。(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3)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5)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6)对于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免责的合同条款。(7)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另外,根据《民法典
    2023-06-24
    79人看过
  • 执行根据的效力范围
    执行根据的法律效力,是指执行根据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域、对什么人、对什么事发生作用,通常被称为执行根据的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对人效力和对事效力。对执行根据的法律效力,应当把握以下内容:一是执行根据的时间效力。执行根据的时间效力,就是执行根据在什么时间内具有法律效力,就是债权人在什么时间范围内可以依执行根据请求执行机关采取强制执行实现债权。二是执行根据的空间效力。执行根据的空间效力也称地域效力,是指执行根据在什么土地范围内有效。空间效力一般分为域内效力和域外效力,执行根据的域内效力是由国家主权所决定的,具体表现为对一国领域内的空间,具体为领土、领水和领海具有法律效力。域外效力是执行根据的效力及于一国领域之外他国的领域、公海和公共空间。各国对执行根据域外效力立法通常的做法为,对本国执行根据的域外效力不作明确规定,而对外国执行根据在本国的效力进行明确规定。三是执行根据的对人效力。也称执行根据效力的
    2023-06-06
    409人看过
  • 根据民法典合同效力多久失效
    一、根据民法典合同效力多久失效合同丧失法律效力的情形是比较多的,不同的情形失效时间不同,例如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第一百六十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二、合同的效力类型有哪些1.有效合同,是具备合同生效要件,能够产生合同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合同;2.无效合同,是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赋予其法律效力;3.效力待定的合同,是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法律有关生效要件的规定,因此其发生效力与否尚
    2023-07-20
    311人看过
  • 根据我国借款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符合下列条件的借款合同有法律效力:1、主体适格,即各方主体要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2、各方主体意思表示真实有效;3、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4、形式合法。一、合同具备什么条件生效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缔约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合同主体。若主体不合格,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往往难以从其外部判断,法律对此一般不主动干预。缺乏意思表示真实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实,并不绝对导致合同一律无效。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合同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合同的内容合法,即合同条款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及其指向的对象即标的等,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
    2023-03-13
    457人看过
  • 房屋认购书法律效力,法律依据是什么
    律师解答房屋认购书为预约合同。如果违反了合同认购书的约定,同样应承担违约责任。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五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合同的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等,构成预约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预约合同约定的订立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商品房的认购、订购、预订等协议具备《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并且出卖人已经按照约定收受购房款的,该协议应当认定为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五条当事人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合同的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等,构成预约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预约合同约定的订立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
    2024-04-28
    350人看过
  • 代书遗嘱的效力认定有何法律依据?
    代书遗嘱符合下列条件则具备效力:1、代书遗嘱必须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遗嘱人签名。2、见证人有两人以上。3、见证人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须与继承遗产及遗产继承人均无利害关系。4、遗嘱内容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等等。代书遗嘱如何写才有法律效力代书遗嘱只要书写的内容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符合以下条件,就是有效的:必须有两个以上见证人;见证人需在场见证;由一个见证人代为书写,并由立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字,并注明年月日。见证人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是继承人、受遗赠人,不是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
    2023-07-02
    207人看过
  • 出轨的证据 法律效力
    收集对方出轨起诉离婚要提供证据有以下内容:第一,“保证书”、“悔过书”等书面证据,由于一方的婚外情突然被发现,出轨一方无奈之下写下保证书、悔过书等表示悔改,这是婚外情的关键证据二,嫖娼事件等,通常嫖娼事件会有警方介入,警方的在派出所所做的笔录将会成为重要证据三,单位查实职工的婚外情后,对其生活作风问题作出处理的书面材料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四,出轨方与他(她)人来往的书信、短信、电子邮件等,此类证据除书面证据外,短信、电子邮件等建议应先予以公证,再提交法院为宜五,照片、录音录像等。一、婚外情的证据怎么找1、保证书、道歉书等,婚外情突然被曝光,一方情急之下写下保证书等表示悔改,这是婚外情的关键证据;2、嫖娼事件等,通常有警方介入,有警方的笔录;3、单位查实职工的婚外情后,有时会对其生活作风问题作出处理;4、双方来往的书信、短信、电子邮件等,此类证据除书面证据外,短信、电子邮件等均应先做一公证,再
    2023-03-12
    394人看过
  • 诉讼代理人对事实自认的法律效力
    张永泉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离婚案件,即使有委托诉讼代理人,除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当事人本人也应当出庭,而对于其他民事经济案件,民事诉讼法并未规定当事人必须出庭。因此,在审判实践中,大量的民事经济案件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后,往往不出庭参加诉讼。开庭审理时,对案件事实的陈述和自认、法庭调查中对证据的质证、法庭辩论等均由诉讼代理人进行,审判中时常遇到诉讼代理人就不利于被代理人的事实进行自认的问题,由于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尚未就诉讼代理人对事实自认的问题作出规定,1因而在审判实践中,诉讼代理人是否有权代当事人对案件事实进行陈述和自认?如何认定其法律效力?就成为一个非常复杂和困惑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亟待解决的。本文将结合我国的审判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肤浅看法。所谓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于他方当事人所主张不利己的事实,在诉讼中自认为真实的一种陈述。一方当事人
    2023-04-29
    253人看过
  • 邮件证据的法律效力
    法律综合知识
    电子邮件可以作为法律证据。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2024-05-05
    349人看过
  • 证实法律效力的证据?
    民事诉讼证据
    证明有法律效力。但是传真属于原件还是复印件,目前还争论不一。如果订立的传真合同会正常履行,那么就有法律效力。但是如果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就传真件到底是原件还是复印件就难以确定,影响审判结果。传真件缺乏证据效力。只有同时具备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的证据才有证据效力。因此法院在认定传真件的证据效力时,通常考虑诸多因素。医生诊断证明有法律效力吗医生诊断证明有法律效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可以作为公安机关认定人身伤害程度的依据,诊断证明书是患者到医院就诊后,医院所要出具的就诊证明,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情、病史、目前症状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一条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2023-07-08
    107人看过
  • 根据法律规定自首要去哪里自首?
    一、根据法律规定自首要去哪里自首?根据法律规定自首要去公安机关或者派出所自首。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二、法律规定内容是什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第四条2011年4月30日以前犯罪,虽不具有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适用修正后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第五条2011年4月30日以前犯罪,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适用修正前刑法第六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2023-06-03
    408人看过
  • 根据规定,集体合同的内容和法律效力是什么
    1、集体合同的内容:根据劳动部颁布的《集体合同规定》第8条,集体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劳动报酬,包括水平、工资分配方式和支付方式2。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包括每日工作时间和每周工作日、年假和其他休息假。福利:包括养老金、医疗、死亡治疗、员工住房、生活用品、医疗保健、文化体育设施等。劳动安全与健康:包括工作条件、安全设施、防护用品、员工健康检查等。合同期限。变更、解除和终止集体合同的协商程序。双方履行集体合同的权利和义务。集体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的协商解决协议。违反集体协议的责任。双方协商一致的其他内容II。集体合同的效力:符合法律规定的集体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集体合同对人的法律效力:集体合同对人的法律效力是指集体合同对谁具有法律约束力。根据中国劳动法的规定,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及其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体现在:集体合同双
    2023-05-07
    298人看过
  • 票据效力的认定
    票据效力
    出让人行使票据权利必须以持有效的票据为条件,无效票据自然不能存在票据权利,这一点票据法和司法解释规定包括这么几个方面:第一,票据格式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第二,票据出票人的签章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就票据行为的形式要件来看,票据签章是确定票据行为的意思表示存在的根本依据,票据签章是票据行为确定参加票据关系,决定承担票据债务这一主观意思的外在表现,行为人依据票据签章加入票据关系,成为票据的义务人,票据行为人即为票据义务人。尽管票据行为的内容不同,但签章是法律对每一种票据行为所作的强制性的要求,不是可有可无的,是必须要有的,而且要符合操作规范的要求。关于签章的方式,票据法和相应的法律法规都有详细规定。票据法第7条规定,票据上的签章为签名、盖章或者签名加盖章。这是按照授权来做的。较为规范的是签名加盖章,可以由当事人来选择。法人或者其他使用票据的单位在票据上签章为该法人或者该单位的盖章,加其法定代
    2023-06-06
    128人看过
  • 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买房子
    理性规划的消费是购房的前提。避免冲动购房所带来的后果,买房前购房者必须知道:为什么要买房?想购什么样的房子?弄清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对购房者都有所帮助。买房前准备的资金,决定购房中的一切重要行为。初次置业者多数是8090后,刚工作不久,积蓄不多,因此在购房应该量力而行,一味图大追求豪华,以免给自己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好好规划一下,其实能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就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额外负担,而培养有梯度的消费观很重要。一、不要被房价数字忽悠现在,买的卖的都几近“疯狂”了。越是疯狂的时候越要冷静,尤其是价格,决定了你目前的开支,后续的月供,还有装修等。开发商给出的价格,往往不外采取先加价后优惠、直接限定房源的优惠、抽奖或赠送优惠、全屋提供一定装修标准的赠送式销售,这些成本,开发商都已经计入到房价中。所以对于成交价,才是你关心的重点,既要作横向比较,看看其他类似楼盘价格如何,再就
    2023-04-05
    480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举证责任
    相关咨询
    • 根据法律规定自立遗嘱的效力如何计算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4-09
      ①遗嘱人书写遗嘱内容。遗嘱人应亲自书写遗嘱全文,这样既可以真实表达遗嘱人的意志,又可防止他人伪造、篡改、添加遗嘱内容。 ②遗嘱人在自己书写的遗嘱上写明书写的年、月、日和地点。订立遗嘱的时间对遗嘱的效力有一定的影响,如不同书面遗嘱内容相矛盾时,应以时间在后的书面遗嘱为准。同时,订立遗嘱的时间有时也可证明遗嘱内容的真伪。 ③遗嘱人亲笔签名。 ④自书遗嘱中如需涂改、增删,应当在涂改、增删内容的旁边注明涂
    • 根据怎么认定遗嘱的效力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20
      遗嘱如果满足这些条件,可以认定其有效: 1、遗嘱不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 2、遗嘱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没有受到胁迫、欺诈; 3、处分的财产都是遗嘱人有权处分的财产; 4、遗嘱不是伪造也不没有被篡改。
    • 根据民法典,合同的法律效力有多久?
      宁夏在线咨询 2021-11-23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购房合同的法律效力,一般取决于当事人是否约定了合同的生效和终止时间,合同的权利义务是否仍然存在。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约定合同的终止时间,一般意义上的合同终止时间通常是合同约定的合同义务履行时;合同终止后,权利义务也将终止。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九条,有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身利益不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成就;不正当地
    • 商品房认购书的效力有何根据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05
      商品房认购书属于预约合同,当具备合同的生效要件时,是具备法律效力的。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五条,当事人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合同的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等,构成预约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预约合同约定的订立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商品房的认购、订购、预订等协议具备《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六
    • 如何根据遗赠抚养协议的法律效力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3
      遗赠的效力及于主物的从物及自遗嘱生效时起由遗赠物所生的孳息,但不影响遗嘱生效时已经存在于遗赠标的上的权利。 遗赠协议与遗赠的区别在于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法律行为,而遗赠是单方法律行为;遗赠扶养协议是死后生效行为与生前生效行为的结合,而遗赠属于死后生效的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赠的区别。 遗赠指人用遗嘱的方式将其的一部分或全部,于死后赠给国家、集体和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