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执行有效期为多长时间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五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注意:起算点是从裁判文书生效后开始,即一审的民事裁判文书需要过15天的上诉期,二审的从送达之日起生效。
申请执行后,从法律规定上说,有期限,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107条:人民法院执行生效法律文书,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行结案,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二、民事执行程序有哪些步骤
1、人民法院执行综合组办理案件登记,经庭长审批后,交执行实施组执行。
2、执行综合组办理评估、审计、鉴定、拍卖和组织变卖工作,并对执行款物进行管理。
3、执行实施组接到案件之日起三日内送达执行通知书、财产申报表、第一次到庭传票。
4、执行实施组了解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等有关情况,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如搜查、查封、冻结、划拨等决定,需要处理被执行人财产的,将材料转综合组。
5、实施组报批执行申请费的减、缓、免手续。
6、对于需要作出裁决、决定的、提出执行异议的、申请听证的,法院执行实施组在二日内将案件移送裁决组。
7、裁决组对于执行异议的案件,在十五日内作出裁定,需要听证的组成合议庭举行听证会,会后七日内作出裁定。
8、裁决组将裁定书、决定书送达给被执行人。
9、当事人对裁定、决定未提出复议的,由裁决组再将案件移送执行实施组。案件执行完毕后,实施组将案件材料收集齐全后递交综合组。综合组整理案卷,报批后装卷归档。
10、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不服的,可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申请复议的案件,整理好材料三日内送上级法院。
三、民事执行申请书格式
申请执行人:xxxxx北京分公司
住所地:xxxxxx
负责人:xxx职务:xx电话:xxxxxxxx
被执行人:xxxxxx
住所地:xxxxx.
法定代表人:xxxx职务:xxx
案由:xxxxx纠纷
请求事项:
1、强制被执行人履行北京市顺义人民法院二oo七年九月三日作出的(XX)顺民初字第67xx号民事判决书,立即给付申请人货款五万九千八百元并支付利息损失--
2、由被执行人加倍支付迟延履行该判决确定义务期间的债务利息;
3、由被执行人承担本案申请执行费用。
事实与理由:
--
为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现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07条之规定提出以上请求,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被执行人履行生效的判决所确定的义务。
此致
xx法院
申请人:
xxxxxx公司
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两百零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两百一十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一百零七条
-
民事纠纷拘留期限为多长时间有效
472人看过
-
民事执行期限是多久民事案件执行要好长时间
452人看过
-
民事执行时间有效期是几年
152人看过
-
不执行民事判决书强制执行多长时间生效
148人看过
-
民间借贷的执行时间一般为多长
334人看过
-
报案多长时间为有效期
469人看过
-
民事纠纷拘留期限为多长时间有效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121、民事拘留的时间是:一般只有在行为比较严重的时候法院才会进行民事拘留,民事拘留的时间法律也有具体的规定,不得超过十五日,表现好的话也可以提前结束。 2、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3、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
民事判决执行部分上诉期限有多长时间?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29《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可撤销民事行为除斥期是多长时间湖北在线咨询 2022-12-04可撤销民事行为除斥期主要分为一年、九十日、以及五年三个期限。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合同撤销权行使期限是除斥期间,该期限不能中断、中止或者延长,权利人如果不及时行使,将丧失该项权利。
-
民法协议书未履行诉讼时效期间为多长时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29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