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如果出现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权利人被义务人或其他人控制或其他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的障碍,诉讼时效将会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如果出现以下障碍,导致无法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将会中止:(一)不可抗力;(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其他人控制;(五)其他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的障碍。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 民 法 典 】 诉 讼 时 效 中 止 规 定
民法典诉讼时效中止规定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诉讼时效期间出现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的情况,从而使诉讼时效期间暂停计算。这一规定有利于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维护了法律的公平性和稳定性。
在民法典中,诉讼时效期间分为诉讼时效普通期间和诉讼时效延长期间。诉讼时效普通期间为3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而诉讼时效延长期间,则适用于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情形。
在诉讼时效中止期间,权利人可以暂停诉讼时效的计算,但并不免除其承担诉讼时效期间的法律后果。也就是说,权利人应当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尽快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否则将承担诉讼时效期间的法律后果。
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和中断。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情形,导致诉讼时效期间暂停计算。而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则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权利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确有证据证明权利受到侵害或者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导致诉讼时效期间暂停计算。
总之,民法典诉讼时效中止规定是为了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维护了法律的公平性和稳定性。在实际操作中,权利人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尽快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以避免承担诉讼时效期间的法律后果。
诉讼时效中止是民法典中的一项重要规定,旨在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公平性和稳定性。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如果出现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将会中止。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将届满。因此,权利人应当尽快行使诉讼权利,避免承担诉讼时效期间的法律后果。同时,民法典还规定了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以帮助权利人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九十四条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保证人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消灭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
民法典中关于规避风险损失责任的规定
419人看过
-
民法典中关于人身损伤侵权诉讼时效的规定是多久?
242人看过
-
民法典保证责任是否发生中止
264人看过
-
该如何理解民法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呢
69人看过
-
关于诉讼时效中止怎样算
354人看过
-
民法典明确保证人责任的相关规定
306人看过
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采取保证的这种担保方式的情况比较常见,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如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贷款时,既... 更多>
-
关于民法典中的连带责任保证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29连带责任保证要免除,可以与债权人协商让其同意免除连带责任保证人的责任,或者是在保证期间,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没有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则保证人也不再承担其责任。
-
诉讼因为时间问题想中止,民法典中的诉讼时效中止规定有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1-02一、民法典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
-
民法典也规定保证责任中止没过多久无效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3-03-181、保证期间不可以中止、中断。 2、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保证期间】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
-
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对于保证责任的影响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09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2月8日以法释[2000]44号作出的《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同时中止。如有疑问欢迎追问,满意请采纳
-
民法典中关于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的规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05首先,不当得利请求权属于债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适用民事法律行为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 其次,民事法律行为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再次,不当得利是指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最后,诉讼时效期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