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网络诽谤司法解释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9 17:03:42 228 人看过

一、利用信息网络诽谤司法解释

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规定,对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第四条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第五条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第六条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第七条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数额达到前款规定的数额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第八条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九条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犯罪,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的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的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十条本解释所称信息网络,包括以计算机、电视机、固定电话机、移动电话机等电子设备为终端的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以及向公众开放的局域网络。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4日 04: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共同犯罪相关文章
  • 在我国法律,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怎样才构成诽谤罪
    首先,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诽谤罪】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一)利用信息网络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情形:1、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2、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3、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二)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的情形: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2023-08-10
    224人看过
  •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转发多少次犯法
    一、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转发多少次犯法根据我国相应司法解释所明确,同一诽谤性信息如果切实地被点击及浏览次数累计超过五千次以上,抑或其转发次数也达到了五百次之上,那么便可以视为构成了诽谤罪。诽谤罪则通常指那些故意捏造并传播虚假不实之言论,这些言论足够有能力贬低和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并且还实施了破坏他人声誉的行为,情节严重者,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利用信用卡套现诈骗罪判几年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信用卡套现属于非法范畴。(1)若该项罪行情节较为严重,触犯者将面临判处五年以下的有
    2024-07-25
    472人看过
  • 什么是网络造谣诽谤和网络诽谤罪
    网络造谣诽谤是指借助网络等现代传播信息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网络造谣诽谤与传统诽谤相比,有其更为鲜明的特性,因为对网络诽谤的管制更容易产生公民言论自由和公民名誉权的价值冲突。网络造谣诽谤造成严重后果的会构成网络诽谤罪。网络诽谤罪是指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并且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诽谤事件日益增多,因此网络诽谤罪也因此孕育而生。网络诽谤严重扰乱了正常网络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网民的思维习惯。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明确网络诽谤入罪标准,即谣言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明知诽谤仍提供帮助以共同犯罪论处。一、网络诽谤罪的主体认定1、网络诽谤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一样,凡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2023-04-03
    322人看过
  • 网络信息造谣司法解释
    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第三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
    2023-04-25
    152人看过
  • 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的诽谤罪问题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根据该解释,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或者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为“情节严重”。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
    2023-07-10
    118人看过
  •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应该如何认定?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在当代的社会,目前如果有人造谣的话,那么将按照我国刑事法律规定来进行一定的处罚的。根据我国《刑法》第291条第1款当中规定,如果编造虚
    2024-01-04
    332人看过
  • 2020年网络诽谤司法解释重点内容:诽谤构成要件与认定
    网络诽谤司法解释内容:1、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侮辱、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外,前款罪只告知处理。第一款规定的行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受害人告诉人民法院,但提供证据确实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网络诽谤罪如何判罚网络诽谤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情况。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区别是什么1、客体要件不同。诬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诽谤罪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誉;2、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诽谤罪的目的是破坏他人名誉;3、客观行为不同。诬告陷害罪
    2023-07-12
    170人看过
  • 利用网络诽谤多少钱构成诽谤罪?
    诽谤罪并不以违法所得的多少作为认定标准,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此外,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一、诽谤罪怎么处罚?1、公然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2、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3、如果诽谤他人造成严重后果,将构成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
    2023-06-27
    68人看过
  • 什么是网络诽谤网路诽谤的特点是什么
    一、网络诽谤的含义网络诽谤是指借助网络等现代传播信息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网络与传统诽谤相比,有其更为鲜明的特性,因为对网络诽谤的管制更容易产生公民言论自由和公民名誉权的价值冲突。司法实践中,如何在打击网络诽谤的同时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以衡平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题。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明确“网络诽谤”入罪标准,即谣言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明知诽谤仍提供帮助以共同犯罪论处。二、网络诽谤的产生背景网络诽谤随着网络的普及,利用互联网发布公民隐私、欠文明甚至诽谤色彩言论的网络诽谤行为时有发生,统一论坛人身攻击现象甚嚣尘上,或政治攻击,或无中生有,或秽语谩骂,完全无视法律,将论坛搞的乌烟瘴气,有些人身攻击大有文革遗风,以政治帽子和污蔑替代说理,肆无忌惮,霸道蛮横,令人憎恶。2009年新伊始,国新办等部门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活动
    2023-06-18
    493人看过
  • 关于办理网络诽谤案件的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诽谤是通过传播不良非事实的行为,对他人的名誉、信誉造成损害为目的的。网络诽谤是诽谤行为的一种,网咯只是实施此类行为的一个平台。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故而此类证据是比较难以收集的,司法机关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一直是难点问题,故而相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办理网络诽谤案件的司法解释。关于办理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全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全文内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3年9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9次会议、2013年9月2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13年9月6日法释〔2013〕21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
    2023-04-29
    79人看过
  • 在我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几次判刑
    一、在我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几次判刑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若有人通过信息网络恶意诽谤他人,则当同一诽谤信息的点击量或阅读次数累计达到或超过五千次,或是转发数量达到或超过五百次时,便应视为情节较为严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此类行为依法构成诽谤罪。2.此案属于典型的自诉案件。对于情节恶劣者,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其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甚至剥夺政治权利等刑事处罚。3.诽谤罪系指蓄意捏造并传播虚假事实,意图贬低他人人格尊严,对他人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情节尤其严重的违法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假如犯罪嫌疑人能够主动退回赃款或者向公安机关缴纳相应款项作为保证,他们成功获得取保候审的可能性仍然相当高。在收到取保候审请求之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必须在七个工作日内做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如数返还给犯罪
    2024-07-20
    122人看过
  • 用信息网络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构成的诽谤罪
    利用信息网络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只有在情节严重的情形下才会构成诽谤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或者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为“情节严重”。几次以上构成诽谤罪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立案标准如下: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诽谤罪。犯诽谤罪的量刑如下:1、犯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犯诽谤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
    2023-08-03
    318人看过
  • 2022最新两高关于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司法解释全文是什么
    最新两高关于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司法解释全文是什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9年6月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71次会议、2019年9月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19年10月21日法释〔2019〕15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9年6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71次会议、2019年9月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自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为依法惩治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
    2022-09-24
    190人看过
  • 利用网络诽谤别人罪多少
    行为人利用网络诽谤他人的,可能会触犯诽谤罪。诽谤罪的法定量刑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该罪属于亲告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一、诽谤罪是什么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事实,公然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是指故意捏造事实,并且进行散播。捏造事实,就是无中生有,凭空制造虚假的事实,而且这些内容已经或足以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损害。诽谤除捏造事实外还要将该捏造的事实进行散播,捏造事实的行为与散播行为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本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
    2023-06-21
    6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共同犯罪
    相关咨询
    • 利用信息网络捏造虚假信息诽谤他人, 什么是利用信息网络捏造信息罪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8
      第一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第二条
    • 网络信息诽谤罪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2-17
      犯罪行为人在网络上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其量刑标准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网络诽谤诽谤信息要承担什么责任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25
      当事人对于网上诽谤,可以起诉对方,要求对方停止侵害,并且赔偿损失,根据《刑法》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赔偿损失;(八)支付违约金;(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
    • 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问题怎么解决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18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3年9月9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诽谤信息解释》)。同一被认定为诽谤信息的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可定罪。这部司法解释于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
    • 利用信息网络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犯法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11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根据该解释,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或者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为“情节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