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完社保之后,工资没有达到最低工资标准的,是属于违法行为。
一、上海最低小时工资标准2020
目前上海市实施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根据2019年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关于调整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的规定。根据该规定,目前上海市月最低工资标准是2480元,上海市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是22元。2020年上海市并没有出新的规定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加班工资、岗位补贴以及其他补贴、个人缴纳的社保公积金部分是不纳入最低工资标准范围的。
二、公司交社保一人一半违规吗
我国的社保是由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这五
个保险组成,称为五险,其中养老、医疗、失业保险
的缴纳,职工需要承担部分费用,但仅仅是一小部
分。如果用人单位要求其员工承担一半的社保费用
这属于违法行为。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或以缴纳社保为由克扣员工工资的,可按《劳动合同
法》的相关规定申请劳动仲裁。
三、单位交社保和个人交社保的区别
单位交社保和个人交社保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单位交社保是强制性的,如果存在合法劳动关系但是单位没有按照规定给员工缴纳社保,那么属于违法行为,但是如果是自己缴纳社保,那么就没有强制性,参保人员可以自愿选择是否缴纳社保;
2、险种不同。单位所缴纳的社保包含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五个险种,而自己以灵活就业身份缴纳社保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险种;
3、缴费基数不同。单位交社保,缴费基数是根据职工上年度的平均工资计算的,而自己以灵活就业身份交社保,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缴费基数,缴费基数范围为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参保人员可以按照自己的经济负担能力选择适合的缴费档次;
4、缴费比例不同。单位缴纳社保,职工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为16%,个人缴费比例为8%,灵活就业人员自己缴纳社保,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为20%,其中12%的缴费进入到养老保险统筹账户,8%的缴费比例进入到个人账户。
5、缴费性质不同。单位缴社保是强制性的,在单位上班,就得缴纳,个人缴社保属于自愿参保,如果你觉得社保比较重要,并且能承担得起每个月的缴费金额,就可以自己缴纳,反之可以不缴。
-
病假要在最低工资里扣吗?
148人看过
-
医疗期工资按照最低工资80%可以吗
141人看过
-
最低扣税工资是多少
418人看过
-
取保候审可以发最低工资吗
356人看过
-
发放最低工资标准还会扣除社保吗,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怎么办
256人看过
-
合同工资是否可以低于最低基本工资?
339人看过
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雇主或用人单位支付的最低金额的劳动报酬。 最低工资制度是国家层面以法律形式干预工资分配并保障低收入劳动者基本生活的制度,也是政府调节经济活动、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工... 更多>
-
伙食费可以按最低工资扣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1员工伙食是不可以在最低工资扣的。用人单位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以及通过补贴伙食、住房支付或提供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收入,不得抵扣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个人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包含在最低工资标准之内。
-
就业单位将员工事假扣完可以低于最低工资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23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的最低工资标准。职工病事假期间,没有提供劳动,扣工资后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
社保最低工资可以低于单位要求的最低工资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02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不能支付给劳动者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加付赔偿金给劳动者。
-
工资低于最低工资可以转为可以包吃包住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04包吃包住后不可以低于最低工资。《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
最低工资是扣社保之后工资吗,低于最低工资了,该怎样办?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29尽管《最低工资规定》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但可从其计算方法推出最低工资是指扣社保之前的工资总额。 依据:《最低工资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2003】第21号) 第十二条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三)法律、法规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