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精神病人的犯罪行为,需要分别评估其责任能力。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需承担刑事责任,但需要接受家属或监护人的看管和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需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也需负刑事责任。
对于精神病人的犯罪行为,需要分别评估其责任能力。对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法院免除了其刑事处罚。需要强调一点,对于这类案件,原、被告要求进行精神病鉴定的,必须向司法机关递交鉴定申请或重新鉴定的申请,是否同意鉴定由司法机关决定。《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精神病人在哪些情况下不负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第十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另外,《刑法》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第十一条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综上,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精神病患者被打后如何量刑
274人看过
-
强奸精神病患者?
101人看过
-
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何被判无罪或减轻罪行?
295人看过
-
精神病患持刀行凶杀人怎样处罚
490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或可享受的福利政策
391人看过
-
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患者
268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行凶行为的法律责任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06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精神病人是在发病期间犯下杀人罪,那么他们可能会被裁定无罪,不负刑事责任,不会被判刑。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精神病人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时,不能仅限于罪的客观方面,而应该结合其犯罪的主观方面的特征进行客观的综合性评价。仅从客观方面来看,精神病人实施的犯罪多是杀人、伤害、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而且犯罪手段残酷,造成的危害后果严重。但这种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只是表面现象,其后起支配作用
-
持刀行凶的精神病患者属于数罪宁夏在线咨询 2021-11-04精神病人持刀杀人的处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在此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精神病患者行凶行为是否可以受到刑罚惩罚?上海在线咨询 2024-12-09精神病杀人能否被判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判断。若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杀人,则不负刑事责任;而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则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并在必要时由政府提供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然而,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
-
安排的劳动者患精神病或精神分裂能被辞退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3-08-22对劳动者明知自己有精神病,或用人单位已明确要求劳动者告知是否有精神病史,但劳动者隐瞒病情,构成欺诈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无效的规定,依法与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患精神病,用人单位可以依据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该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其他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