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房的处理方法:1、协商后,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另一方放弃的,评估机构会按市场价评估房屋价值,取得所有权的一方,要补偿对方;2、房屋增值后,双方都想获得房产但协商不一致的,那可竞价拍卖,出价高的获得房屋所有权,并补偿未能获得房产的另一方;3、双方都想放弃该房屋所有权的,可以先评估拍卖,再分割款项。
离婚房子按揭贷款如何分割?
1、婚后按揭买的房,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怎么分割,先由双方协议处理,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只要内容不违法,不侵害他人利益,法院可以予以确认。
其次,夫妻双方无法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并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准许;
(二)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由评估机构按市场价格对房屋作出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三)双方均不主张房屋所有权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拍卖、变卖房屋,就所得价款进行分割。
2、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房屋登记在支付首付一方名下,婚后双方共同还贷的,离婚时首先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法院可以判决该房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房产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由房产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3、如果离婚时夫妻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
当事人取得完全所有权后,对房屋分割有争议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
解决离婚分配问题的按揭房应对策略
103人看过
-
离婚后婚前按揭贷款买房怎样分配?
445人看过
-
离婚后夫妻共同贷款的解决途径
298人看过
-
分析贷款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
273人看过
-
解决离婚中财产隐瞒的有效途径
119人看过
-
夫妻买房离婚的解决途径
105人看过
在双方结为夫妻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领取的工资、奖金;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得到的财产;知识产权的收益;通过继承或赠与得到的财产,如房屋等;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更多>
-
房子是按揭还款的,离婚房子按揭分配怎么分?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22婚后贷,买房离婚怎么分配房子的产权认定以签订合同时为准,不以获得房产证的时间为准。 1.首先确定房子是婚前还是婚后购买,婚前,就是一方个人的婚前个人财产,另一方无权分配。若是婚前一方买的,但婚前或婚后加了另一方的名字,则是双方的共同财产。 2.房子若婚后购得,如若双方对房产没有特别约定,即使是只有一个人的名字,也是你们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平分。 3.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购买,若一起还贷款了,婚后共同还
-
离婚后怎样分割按揭贷款的房子广西在线咨询 2021-06-011.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按揭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产权登记在自己名下,婚后双方共同还贷的房屋的分割:根据《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由于房产证是婚前取得的,所以该房屋属于婚前个人
-
信用卡贷款无法按时还款的解决途径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18如果您需要更多宽限期以减轻短期还款压力,可以联系银行,并向其提出请求。不过,银行不会轻易同意延期。因此,您需要准备好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还款意愿的证明,表现出良好的态度,以争取银行的宽限期。如果您不知道如何与银行协商,可以与我联系,我将提供更多细节。
-
婚前按揭的房子,离婚房子归一方贷款债务要怎么解决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251.若按《》第17条的规定,该房产为,由于贷款尚未还清,未还清部分为双方共同债务。基于不动产特性,只有一方能获得房屋所有权。因此,获得房产一方应对另一方补偿。一般原则为,获得房产的一方向另一方支付首付和按揭贷款的一半,剩余贷款部分,由新的房产所有人独立偿还。
-
婚后按揭的房子,贷款还没还完,离婚时候怎么分配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13贷款属于共同债务,共同承担。房子属于共同财产,平均分割。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判决。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