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标法禁止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等领域公众人物”的姓名,以会让消费者对产品来源、品质或特征产生误解的方式用到商标中。我之前在西安智师兄申请商标时,看到有人想要注册喜剧演员贾玲,估计也很难通过。
一、应对措施
对国内的商标被国外或其它地区抢注的,被抢注的企业一定要积极应对。首先了解所在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企业应尽快查清楚自己的商标被抢注的实际情况,并尽早考虑在抢注国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准备对抢注商标提出异议。当然,依据国际惯例及绝大多数国家的规定,异议应当是在该抢注商标取得公告以后才能正式提交。即使没能在异议期内提出异议,这些企业也可在该商标被注册后,向注册机构或当地的法院申请救济(依据各国法律的规定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再通过法律程序最终判定该商标注册是否有效。
目前世界上有两大商标授权原则,一是以英美法系为代表的商标使用在先原则;二是以中国大陆法系为代表的商标申请在先原则。在了解了一些抢注国法律的基础知识之后,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此外,这些企业还应该在成功阻止抢注商标注册以后,提交自己的商标注册申请。相关企业应当尽早收集自己的商标在注册国的使用证据,以及自己的商标已经驰名的相关证据,和能够证明对方恶意抢注的有关证据,为进行司法救济进行准备。
在了解了抢注的动机以后,如果抢注者的目的是前面分析的第一种情形的话,在准备法定程序进行救济的同时,要积极和抢注者进行协商,通过和解的方式支付一定的费用后把商标要回来。西门子公司在德国抢注海信的商标最终就是以这种方式处理的。对于抢注者的动机在于制造贸易壁垒者,除了以上的两种方式以外应当考虑联合作战,就中国企业目前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来说,还不适合单兵作战。在海信与西门子的案件中,政府和媒体在其中的力量自然不言而喻,商务部的斡旋,欧盟驻华机构的介入,当时那场声势浩大的“中国商标海外维权研讨会”上,商务部、工商局、商标局等部门代表的出席,以及在海信启动的强大舆论攻势下,唤起的中国消费者对海信的巨大同情和对西门子的反感,这些因数组合起来,最终让西门子公司放弃海信的商标,虽然这样的方式并不是对所有的企业都有效,但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在处理商标抢注中是有效的方法之一。福建的许多服装品牌在澳门被抢注后,福建的服装企业集合各方面的力量最终也要回了被抢注的商标,也是成功的例子之一。
在近几年中,社会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起来,那么企业的经营者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注册公司商标,在注册商标时也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去执行,不能出现违反商标法规定的行为,同时当出现他人违规抢注他人商标的行为后,也是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的申请。
-
名人姓名商标抢注可以吗?
62人看过
-
名人姓名商标抢注问题的困境有哪些?
123人看过
-
淘宝店抢注了名人的姓名是不是商标侵权
222人看过
-
法律规定抢注商标名人可以吗?
210人看过
-
名人姓名恶意抢注商标的法律规定是怎么样的
280人看过
-
姓名可不可以当商标
90人看过
商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牌子,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商标的本质作用是区别商品的来源或服务的提供者。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 更多>
-
名人姓名可以抢注商标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3-01-15名人名字被抢注商标属于侵权。姓名商标具有商标的区别作用。但公众人物的姓名作商标则涉及是否违背商标法的禁用条款:是否易造成产源误认,是否易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等相关问题。当代公众人物则因他们的言行举动而引起社会关注,牵动社会舆论,产生社会影响。公众人物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承担着当今的社会责任,理所当然会引起更高的社会关注,产生更强的社会影响。
-
拼多多抢注可以用到名人姓名做商标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28不能抢注名人的姓名作为商标。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的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 我国《商标法》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申请注册商标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姓名权属于基本人权,如果侵犯他人基本权利的商标会被审核驳回。
-
抢注名人姓名作为商标属于侵权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3-12-18抢注名人姓名作为商标的,有可能构成侵权,可能侵犯到他人的姓名权或名称权。如果违法行为严重的,还会受到法律的处理。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名称。
-
名人姓名商标抢注问题的困境有哪些?澳门在线咨询 2023-11-29名人姓名商标抢注问题的困境:法律制度之缺失―对抢注名人姓名谐音商标的规制;抢注行为之滥觞―遏制名人姓名商标抢注之行为。虽然名人姓名遭商标抢注可依据“不良影响”条款和“在先权利”条款加以规制,但二者的保护范围及保护程度已无法应对花样翻新、愈演愈烈的侵权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