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犯罪怎样可以免于刑事处罚
1、未成年人是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出现以下情形的,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二、未成年人犯罪会留下案底吗
1、未成年犯罪是会有案底,不过未成年人的犯罪资料非司法机关办案不得调阅。
2、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款规定的报告义务。
3、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应当予以封存。
4、我国《刑法》的规定,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任何单位、组织、个人都不能调查18岁以前判刑5年以下的犯罪记录。
5、我国《未成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未成年人是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有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等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
-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可免于拘留?
480人看过
-
犯罪缓刑的条件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怎么处罚
88人看过
-
对法定刑在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未成年人犯罪可适用免予刑事处罚
89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怎么处罚,未成年人犯罪能适用缓刑吗
413人看过
-
未成年犯罪什么情况可免予刑罚
383人看过
-
未成年人刑事处罚可以参军吗
410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受人引诱犯罪,未成年人免于刑事处罚可以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9那要看具体情况,《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免于刑事处
-
青少年犯罪判刑,未成年人怎么免于刑事处罚,未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09刑法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处罚规定如下:《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
哪些情况下可以免于刑事处罚未成年人如何免于刑事处罚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0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法院量刑时“应当”宣告缓刑的情形,“如果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其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应当宣告缓刑:初次犯罪;积极退赃或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具备监护、帮教条件。”未成年罪犯具6种情形或免刑,司法解释规定,未成年罪犯根据其所犯罪行,可能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悔罪表现好,并具有下列6种情形之一的,应
-
-
未成年人犯罪可能判处三年以上的是否可以免于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09是有可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未成年罪犯根据其所犯罪行,可能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悔罪表现好,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免予刑事处罚:(一)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二)防卫过当或者避险过当;(三)犯罪预备、中止或者未遂;(四)共同犯罪中从犯、胁从犯;(五)犯罪后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六)其他犯罪情节轻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