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应强制离婚父母也“常回家看看”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7:35:49 158 人看过

大二在读的贵州贵阳望谟县19岁男生小韦,因生活费和学费拮据,向当地法院起诉生父。由于小韦已成年,法院驳回起诉。调解后,父子双方达成谅解。10月24日,记者从望谟县法院了解到,因小韦已年满18岁,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其诉讼要求在法律上没有依据,被法院驳回。

有人在谴责孩子不顾亲情的时候,不能脱离环境来看问题。小韦生活在一个离异家庭,他从四岁的时候就跟随母亲生活,如其说他是为了生活费去告亲爹,倒不如说他想在公堂上要回应该有的父爱。

在起诉书上,小韦告状的理由是生活费、学费拮据。但是,我们需要读懂孩子索要生活费和学费的深层含义。他期待的是有和别人一样的父爱。这从此案被驳回后,儿子在和父亲见面后迅速原谅了父亲就可以看出孩子期盼的是什么。也许这父子和好的场景小韦已经在梦里见到了许许多多次。告亲爹,为的真的不见得就是钱,这和空巢老人告子女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亲情,为了让孩子常回家看看,小韦期待的同样会是父亲的常看看。

根据离婚协议,小韦一直跟随母亲生活。按照眼下的习惯,离了婚父母就是陌路人了,离婚后的父母为了孩子能够和平相处的不多,而且是在一个小县城,离异后的夫妻绝对会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的。在这种情况下,18岁的小韦想必早就久违了温暖的父爱,在和母亲相依为命中,尽管在同一片天空下生活,也许对父亲的记忆或许只是儿时的欢乐时光,更或许父亲的影子已经模糊不清了,他需要父爱。

当然,小韦的父亲也不是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他每月支付了300元抚养费给孩子。这钱虽然对于父亲来说也很艰难,但是这也是责任。在给了孩子抚养费的同时,不知道这位父亲还给了孩子什么?

数据显示,近年来,问题孩子上升,这其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占了不小的比例,有的甚至成为很多不法案件发生的主要因素。不仅仅如此,在发现的心理疾病案例中,单亲孩子所占比例也在上升。面对小韦告亲爹,我们都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离异后的家庭父母双方在分道扬镳之后,除了给孩子抚养费之外的法定义务之外,能不能将给予孩子父爱和母爱也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做个强行规定!

我们也应将离异父母常回家看看入法,尽管这个家不是原来的那个家,但孩子永远是那个孩子。也理应用法律强制离异的父母多关爱自己的孩子,这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02: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离婚协议相关文章
  • 空巢老人需要关爱儿女应加强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
    日前,蚌埠市发生一起惨剧,一名六旬空巢老人独自死在家里,一周后才被邻居发现。据了解,老人有两名女儿,但都不在身边,老人嗜好养犬,家里曾养了近十条狗。媒体11月23日得知,老人死后,这些狗都已经被处理。家里养了近十条宠物狗家住在蚌埠市区的王师傅是一名退休职工,今年已经60多岁了,独自住在国强街的一幢居民楼的顶楼。平时很少来往,话都没说几句。住在楼下的马师傅在这幢楼也住了10多年,老王给他留下了深居简出、寡言少语的印象。四楼的一位老奶奶在这里也住了30来年,更是告诉媒体,没说过话,没什么印象。媒体在采访中了解到,老王早年离婚,独自将两个女儿抚养大,两名女儿都已嫁人,一人在外地,一人在蚌埠本地生活。不过老王给邻居们的最深印象是家里养了太多的狗。快有10条吧。马师傅告诉媒体,楼下一位常年在这里卖米的大妈也说,每天都能看到老王出来买狗粮。老王一般去附近屠宰的地方,收集一些零碎杂件,带回去给狗吃。都是
    2023-04-23
    171人看过
  • 不看望父母最新法律
    子女不看望年迈的父母,违反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是违法行为。对于该行为,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子女赡养老人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子女赡养老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父母在法律上不赡养子女怎么办1、《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2、对于不赡养老人的,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首先,《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七条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
    2023-03-23
    217人看过
  • 九旬老人告儿子要求常回家看看
    连江县一名年过九旬的老太太将其儿子告上法院,要求儿子支付10多年来未付的赡养费,并要求儿子每月回家看望她。近日,连江县法院一审此案,判老太太胜诉。魏老太已95岁高龄,育有三子六女,郭某某系其子。2000年以前,郭某某每月都有支付母亲赡养费300元,但2000年以后,他借故不履行赡养义务,不支付赡养费,也不回家看望原告。无奈之下,魏老太诉至法院,要求儿子支付十多年来未付的赡养费4万元,并从起诉之日起每月支付1000元赡养费及每月至少回家看望两次。通过调解,郭某某同意今后按目前国家标准支付赡养费,但仍不同意支付4万元赡养费。最后,法院作出判决,郭某某支付之前未付的赡养费4万元;从2014年2月起每月15日支付赡养费400元;每月回家看望魏老太两次。
    2023-04-23
    330人看过
  • “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1关键词:疾病风险据失能程度给补贴为有效应对老年人可能面临的失能风险,法律规定,国家逐步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法律还规定,国家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有关部门制定医疗保险办法,应当对老年人给予照顾。2关键词:养老机构设立须经行政许可法律明确规定,设立养老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登记。法律明确,设立养老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二)有与服务内容和规模相适应的资金;(三)有符合相关资格条件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四)有基本的生活用房、设施设备和活动场地;(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应当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2023-04-23
    117人看过
  • 杭州首例“常回家看看”官司调解成功
    婆媳关系不和,最出息的大儿子结婚后十多年没回家看一次。身体日渐老迈,疾病也越来越频繁地找上门。余杭一对老夫妻无奈之下,将昔日的宝贝儿子告上法院。他们在寻求经济赡养的同时,更是特别要求儿子一年至少回家两次。今年5月,江干法院开庭审理了这件常回家看看入法后的杭州首例精神赡养案。人的感情是很微妙的,一纸判决也许能有一个结果,但能真正解决问题吗?面对这件家务事,审理本案的韩法官选择了调解。多次背靠背调解两父子渐渐化开心结父亲以前有些事情做得不合适,妻子家庭这边意见比较大,弄得我的小家庭也不太平。儿子老实是老实,但是人没用。十年没来看过我们。一方面是不善言辞的儿子,一方面是心有怨气的老父。两方面只要一碰头,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不欢而散,调解自然也就进行不下去了。多次和这家人接触,韩法官也摸准了双方的性格特点,采取了背靠背的方式。两老都是农民,辛苦把你养大,还供你上大学。你现在能在杭州买房,这里面也有他们
    2023-04-23
    308人看过
  • 空巢老人能否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
    2013年9月,牛大爷将六个子女同时告上了法庭,当被问到为什么忍心把六个子女都告上法庭时,83岁已卧病在床的牛大爷眼含热泪,轻声说出了两个字寂寞。牛大爷自老伴去世后,一直一人单独居住,六个子女均在外地工作,牛大爷可以说是空巢老人,因位置偏远,牛大爷子女除过年外几乎从不看望牛大爷,牛大爷现起诉要求六名子女每人支付生活费,并每周至少探望一次。律师解答: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跟老人分开居住的子女,应当经常看望问候老年人,作为子女除应当照顾保障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外,还应当经常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除过年过节外,在平常日子也应当多回家看看,多尽孝道,常回家看看现已不仅仅是道德义务,还上升到法律义务层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
    2023-06-08
    347人看过
  • 常回家看看老年人劳动合同书怎么写
    赡养人除了提供经济支持和生活照顾外,还提供精神安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赡养人的重要法律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和忽视。与老年人分开生活的家庭成员应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家庭成员主要是指老年人的子女、孙子女和孙子女,应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看望老年人不仅是伦理道德要求,也是倡导和鼓励的法律义务。1981年,《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规定,未婚职工原则上每年休假一次,休假20天。如因工作需要,当年不能给假期,或员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可两年给假期一次,假期四十五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予一次假期,假期20天。除员工探亲假外,国务院还制定了《员工带薪年假条例》、《国务院关于员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全国年节和纪念日假期办法》,规定员工带薪年假、周休息日、法定节假日等假期,
    2023-08-08
    137人看过
  • “常回家看看”入法一年精神赡养纠纷不断增多
    尊老爱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子女对父母并不尽到赡养义务,有的甚至把赡养父母看作额外负担,拒绝赡养老人。去年7月,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特别是常回家看看入法,释放出以法治孝的善意。一年过去了,效果如何?分布在变:案件数量城市减农村增今年我们法院单独起诉赡养类纠纷案件还没有,而去年有11起,下降趋势非常明显。合肥市蜀山区法院研究室江主任告诉记者。无独有偶,庐阳区法院、高新区两家法院今年上半年受理的赡养类纠纷案件也比去年同期少。瑶海区法院统计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只受理了5起,和去年持平。与此不同的是,庐江法院的数据显示,2012年该院审结涉老赡养案件25件,2013年审结26件,今年上半年受理此类案件超过了去年同期。其他多家县法院也表示,赡养类纠纷案件在增长。合肥市中院研究室的赵X介绍,2013年,她曾专门做过一次调研,结果显示,农村的赡养纠纷远多于城区。这与农
    2023-04-23
    351人看过
  • 法律要求多久看望父母一次
    离婚后父母如何行使探望权由双方自行协商,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探望权的法律规定为。一、起诉离婚看孩子的探望权适用哪一种法律起诉离婚后看小孩探望权的法律规定具体如下:1、没有直接抚养孩子的当事人,依法享有探望孩子的权利;2、其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是依据双方协商约定或者法院判决而定的;3、如果探望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可以中止等。二、离婚了是否可以见孩子离婚后,可以见孩子。根据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未直接抚养的一方拥有法定的探望权,对于探望的方式和时间,可以由父母双方达成约定,父母双方对探望的方式和时间协商一致后,应当通过协议的方式确定下来,未取得抚养权的一方就可以按照协议的内容行使探望权;父母双方无法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探望权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探望权作出判决,人民法院审理后,会根据父母和孩子的具体情况,确定探望的方式和时
    2023-03-25
    448人看过
  • 法律角度看离婚
    离婚程序
    我国的民法典规定,离婚的法律知识有以下两点:1、法定的离婚程序只有协议离婚和判决离婚,并没有自动离婚。没有完成离婚程序的人,是不能再和别人以夫妻名义生活在一起的,哪怕没领证,也有可能构成重婚罪;2、抚养权、债权债务的约定虽可以体现双方那个的自由意志,但不能喝国家法律冲突。双方自行就子女抚养权、财产分配、债务分配等达成书面协议,交民政局备案后办的离婚手续。如何离婚陪嫁财产分配法律知识离婚时女方的嫁妆怎么处理取决于是否属于女方个人财产。如果是婚前获得的嫁妆,或者虽然是婚后获得,但赠与人明确表示只赠与女方,则该嫁妆属于女方个人财产,离婚时仍归女方;如果是婚后赠与,赠与人没有表示只赠与女方,则嫁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双方自行协商如何分割,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
    2023-07-01
    357人看过
  • 借钱给父母看病离婚怎么分割
    离婚时为父母看病的借款一般不算共同债务,因这并不是为夫妻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费用,应当由借钱的这一方个人偿还,但是如果另一方对这个债务进行签字确认的,可以视为夫妻共同债务。一、丈夫借钱妻子要还吗丈夫借钱的话,那么妻子一般是不需要还的。除非丈夫借钱时是与妻子一起借钱的,即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或者是其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才要一起偿还,法律对此的具体规定是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法律规定情形的除外。因此丈夫借钱一般妻子不用还,除非符合上述的法定情形。二、离婚时债务应该怎么处理?对于离婚时的债务,首先要确定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如果是个人债务,用个人财产偿还。夫妻共同债务的,应当共同偿还。夫妻共同债务包括:1、夫妻共同生活或履行赡养义务的债务;2、婚前一方借款购买的房屋等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的,视为夫妻共同债务。个人债务包
    2023-06-19
    383人看过
  • 父母离婚时,如何看待两个女儿?
    离婚两个女儿判定如下:1、两周岁以下的女儿,一般判给女方;2、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女儿,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的,由父母双方协商,无法协商的,由法院判决确定;3、八周岁以上孩子,应当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4、在有利于保护女儿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也可以协议轮流抚养女儿。一般情况下,法院对两个小孩会判决一人一个。离婚抚养权该如何判定离婚后,两岁以下的子女,以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父母双方未能就抚养问题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和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作出判决;如果孩子已满八岁,应尊重他们的真实意愿。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调解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进行调解;感情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
    2023-07-07
    443人看过
  • 王宝强离婚除了看热闹,还要知道这些法律常识
    一、离婚的法律生效要件王宝强在微博宣称已与妻子解除婚姻关系,这并无法律上的效力,法律上承认的离婚情形有以下4种:1、双方自愿离婚,到民政局办理离婚证。2、一方起诉离婚,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3、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4、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二、离婚财产分割1、离婚时,法律首先尊重双方意愿,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2、出轨不影响法定财产分配。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出轨不符合上述规定,如果王宝强与妻子没有财产协议,夫妻共同财产最后依然平分。三、离婚子女抚养权法律实践中,对子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权问题,主要考虑以下2个方面:
    2023-06-19
    394人看过
  • 如何看待强制隔离
    实际上,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采取严密措施,预防非典型肺炎的传入传播。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患者或疑似患者以及与他们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实行强制性的隔离治疗、隔离医学观察或隔离居家治理,以此切断非典疫情的传播途径。有的国家对脱离隔离的非典患者甚至采取巨额罚款、拘役等惩罚措施。因此,抗击非典的隔离措施是一项防治传染病的国际通用措施。当今各国在注重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人权的同时,大都制定有国家和社会危机时期的相关法律,如《紧急状态法》等。这些法律规定,当整个国家或局部地区发生战争、叛乱、骚乱、地震、瘟疫等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时,有关国家权力机关可发布战争状态、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决定戒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等。在这种状态下,公民的一系列自由和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都将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国宪法在赋予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同时,规定所有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
    2023-06-04
    235人看过
换一批
#离婚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离婚协议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准备。男女双方选择协议离婚的,应当共同签订书面的离婚协议,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并且民政局会提供简单的离婚协议书,男女之间的情况不复杂的,... 更多>

    #离婚协议
    相关咨询
    • “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有老人不希望儿女常回家看看该怎样办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9-14
      “常回家看看”的规定,深得老年人的赞许。《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唱出了老年人的心声。然而,有些子女却唱走了“调”、变了“味”,他们不是回家“看看”,而是回家“吃吃”、回家“要要”、回家“拿拿”;他们回家不是看父母,而是回家当“上帝”、做“客人”,甚至有的子女把老人当成了他们的“炊事员”、“采购员”,把老人的家当成自己的“老饭店”、“老银行”……
    • 法律上规定了“常回家看看”的说法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2-16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由此可见,常回家看看,不再停留在道德要求的层面,它已经是法律的要求。作为子女,一定要认真对待和履行法律的这项义务;作为单位,一定要依法保障家有老人的子女探亲休假的权利;而作为老年人,对顽
    • 儿女是否有“常回家看看”的法律义务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14
      1、有这样的义务。 2、《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3、《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七十四条还规定了救济措施,即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扶养或者住房、财产等发生纠纷,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其他有关组织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 如果是赡养人应当常回家看看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09
      “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是法律的一大进步,体现了法律的人性化,但是现实的困难很可能让这一愿景成为期盼,能否实现还得看法律的执行是否到位,看企业、用人单位是否配合,看整个社会大环境是否改变。4很多市民表示,一边是工作,一边是亲情,很多子女无法常回家看望父母都是出于无奈。尤其对一些农民工来说,回家实在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他们都认为很好,均表示如果能不影响工作会尽量回家的。7
    • 常回家看看需要子女休假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9-02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4条规定探亲假期分为以下几种——1、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一次,30天。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两年给假一次,45天。3、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一次,20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4、凡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例如学校的教职工),应该在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