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办人一般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明知存在非法集资,则可能构成非法集资的共犯承担相应的非法集资的责任。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1〕18号第三条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0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500人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0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特别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以行为人所吸收的资金全额计算。案发前后已归还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酌情考虑。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主要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及时清退所吸收资金,可以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的,不作为犯罪处理。
-
非法集资罪是什么,非法集资罪涉嫌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355人看过
-
非法集资中间人在非法集资案件中的刑事责任
421人看过
-
投资公司非法集资责任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50人看过
-
集资非法案件的法律责任追究
249人看过
-
非法集资定罪后谁负责清退资金?
68人看过
-
非法集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什么责任
106人看过
-
非法集资罪是什么,非法集资罪涉嫌的法律责任有哪些上海在线咨询 2021-11-09非法集资在实践中可能涉及两种犯罪,一种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另一种是集资诈骗。犯有非法集资罪的主要负责人应当承担主要法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犯集资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
-
什么是非法集资罪?什么是非法集资罪?如何追究责任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08非法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应理解为“非法所有”。非法集资罪构成要件包括:一、客体要件本形式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在现代社会,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而生产者、形式经营者自有
-
非法集资的责任是归谁?是非法集资中的经办人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4-09-02首先,要明确你朋友对公司非法集资是否知情,如果知情,涉嫌为非法集资的共同犯罪;如果不知情,那么就是为一种正常的工作行为,是不用负法律责任的。 其次,对于知情不知情,其主张的义务在于检察院,你不用为此举证,但也有权利提出相关证据证明自己不知情,你朋友把自己的钱和朋友的钱投入进去就是很好的一个证据。 最后,对于非法集资的认定,主要是三点:一是非法占有为目的;二是以诈骗为手段;三是向不特定的公众。由于你
-
非法集资类犯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集资诈骗和非法集资的区别是什么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非法集资类犯罪主要涉及到三个罪名,即刑法第192条规定的集资诈骗罪、刑法第176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法第179条规定的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其中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发案较少。集资诈骗罪的主要特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此种犯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有着明显的区别。根据刑法第176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
-
非法集资罪法律责任和追究标准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28标准如下: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