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需要按照《刑事诉讼法》执行相关的刑事诉讼程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各种职业、年龄、身份的人都可能实施网络犯罪。在网络犯罪中,特别是黑客中,青少年的比例相当大。
一、网络犯罪的特点是什么?
1、犯罪方式智能化、专业化。
网络犯罪是一种高技术的智能犯罪,犯罪分子主要是一些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专业研究人员或对计算机有特殊兴趣并掌握网络技术的人员,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既熟悉计算机及网络的功能与特性,又洞悉计算机及网络的缺陷与漏洞。只有他们能够借助本身技术优势对系统网络发动攻击,对网络信息进行侵犯,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2、犯罪对象的广泛性。
随着社会的网络化,网络犯罪的对象从个人隐私到国家安全,从信用卡密码到军事的机密,无所不包。
3、犯罪手段的多样化。
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为各种网络犯罪分子提供了日新月异的多样化,高技术的作案手段,诸如窃取秘密、调拨资金、金融投机、剽窃软件、偷漏税款、发布虚假信息、入侵网络等网络犯罪活动层出不穷,花样繁多。
4、犯罪的互动性、隐蔽性高。
网络发展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电脑空间,既消除了国境线,也打破了社会和空间界限,使得双向性、多向性交流传播成为可能。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超越时空性等特点,使得网络犯罪具有极高的隐蔽性,增加了网络犯罪案件的侦破难度。
-
关于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办理走私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通知
454人看过
-
网络商标侵权案件的诉讼程序
79人看过
-
网络犯罪案件适用的最新解读
351人看过
-
处理刑事诉讼上诉案件的程序
479人看过
-
非讼案件适用特别程序吗
318人看过
-
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什么诉讼程序?
424人看过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 网络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客体是为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网络犯罪所侵犯的一切社会关系,网络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 更多>
-
小额诉讼程序适用于哪些案件,哪些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审理程序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05根据2015年2月4日正式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下列金钱给付的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 (一)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纠纷; (二)身份关系清楚,仅在给付的数额、时间、方式上存在争议的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纠纷; (三)责任明确,仅在给付的数额、时间、方式上存在争议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和其他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四)供用水、电、气、热力合同纠纷; (五)银行
-
刑事案件的网络诽谤刑事案件要办理什么程序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1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
-
哪些民事案件可以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哪些民事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04根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操作指引》第1条的规定,小额诉讼程序的使用范围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当事人争议不大,案件标的额为立案时上一年度广东省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下列民事案件,可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 (1)借款、买卖、租赁、借用、承揽、农村土地承包、储蓄存款和服务合同等合同纠纷案件; (2)身份关系明确的继承纠纷、不涉及子女抚养的离婚后财产纠
-
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适用速裁程序的公诉案件福建在线咨询 2023-01-15一、嫌疑人认罪认罚适用速裁程序案件多久提起公诉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时建议适用速裁程序办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后八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提起公诉的决定;对于公安机关未建议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定适用速裁程序办理的案件,应当在决定之日起八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提起公诉的决定。人民法院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一般应当在受理后七个工作日内审结。 二、速裁程序是什么意思 速裁程序是指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
刑事案件中不适用刑事诉讼程序的情形包括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5-01-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十五日内对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人民法院应决定立案,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或者代为告诉人。 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人民法院应说服自诉人撤回起诉: 1. 不属于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案件; 2. 缺乏罪证; 3.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4. 被告人死亡; 5. 被告人下落不明; 6. 自诉人在撤诉后,就同一事实再次告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