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有期限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7 03:38:14
360 人看过
是的,您说得没错,民事诉讼时效这一概念是指在特定时期内,权利人若未通过法定方式行使自己的相关权益,则他们基于此项权利所享有之起诉权将会依据法律程序予以消除。
通常情况下,普通公民向人民法院申请保护其民事权益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然而根据具体情况,法律可能会对这一时间作出另行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民事上诉期限的民事上诉案件审理期限有哪些
293人看过
-
案件民事诉讼起诉期限
131人看过
-
简易民事案件的特点,简易民事案件审理期限
248人看过
-
民事、刑事案件审理期限汇总
64人看过
-
民事案件中财产保全不该“有期限”
500人看过
-
民事案件上诉费由谁承担,民事案件上诉审理期限
177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民事诉讼法关于案件审理期限有限制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2-11提问者应该清楚一点,关于案件的审理期限,是有法律依据的。如果法院没有按照规定执行,当事人可以到当地检察院,政法委反应相关情况。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根据
-
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了最长有效期限是好多年?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05民事案件的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刑事案件的追溯时效二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
-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重审案件时效期限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07发回原一审审理或另行指定法院按一审程序审理,审理期限原则不超过三个月,最长在六个月内结案。一审生效后,当事人包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均可提出上诉,检察院也可提起抗诉。
-
事件立案后,有追诉期限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1-11-24治安案件立案,无追诉时效。治安案件立案前,有追究时效期。也就是说,公安机关在六个月内没有发现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不能再对违法者进行治安处罚。
-
民事诉讼中,保全期限过了案件还有效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29诉讼中财产保全的是冻结了对方的银行账户,期限是6个月,现在到期了,但我没有申请续封,对方财产转移了,那只有自己承担责任,法院没有责任;1、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冻结银行存款及